德国传教士在枣庄街西南建立教堂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唯一号: 151032020220003356
事件名称: 德国传教士在枣庄街西南建立教堂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22/001
起始页: 0942.pdf
事件类型: 社会事件
起始时间: 1928年

事件描述

时有中兴煤矿德籍矿师柯礼克帮助在中兴公司筹到砖瓦木料,建房20余间。教堂为德国式二层门楼,楼顶呈锥形,嵌“十字架”。礼拜堂内供奉天主、圣母像,设弥撒台。教堂附设客厅、寝室、洗澡间、厨房、仓库。周围高墙大院,雇有门卫、佣人。神甫、修女传教、医病兼行,盛时城乡信徒150余人。1938年3月日军占领枣庄,部分市民逃入教堂避难。1945年日军投降后,境内战事频繁,教堂被战火毁坏,神甫、修女离去。1948年,德籍修女兼西医唐振贞,从济宁天主堂来枣庄天主堂开设医院(1951年在工商联枣庄分会登记,唐时年49岁,所称她于1937年始来中国充州天主堂医院)。1950年,教堂人员共18人,其中神甫一人,传教员一人,医院院长、医生、助手6人,勤杂人员10人。作礼拜信徒有50余人。

知识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包括市区及周围11个乡镇,总面积375平方公里,1985年人口32.8万人。市中区地处苏鲁豫皖之间,淮海地区中心地带,自古即为战略要地,“北负蒙峰,南控江淮,西走梁宋固济,充之屏障而东省之襟喉也”,实扼山东之南大门。枣庄市区屏障一北郊卓山姊妹峰,石壁削立,为震旦纪砂岩,南处北山大断层,与石炭纪煤系接触。卓山两峰,犹如一对忠诚的卫士,守卫着亿吨储量的鲁南煤城。卓山以南盆地藏煤炭,以东岗丘藏铁石,以北以西坡麓梨、枣、樱、植闻名遐迩。素以“质优色美”称著的枣庄煤炭,经百多年的大量采掘,至21世纪初其资源即近枯竭,但石灰石、铁矿石、铝矾土、焦宝石、白云岩等矿产藏量丰富,多为大中型矿床,发展建材、冶金、陶瓷工业具有巨大潜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