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党组织遭受挫折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鲁南革命史》
唯一号: 151032020220000727
事件名称: 临沂党组织遭受挫折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T00107_00.pdf
事件类型: 历史事件
起始时间: 1932年7月
结束时间: 1933年9月
发生地点: 临沂三乡师

事件描述

1932年7月,因中共临郯县委的孙镇国等被捕,很快波及到临沂五中党组织的安危。中共山东省委立即派巡视员徐森到临沂五中和其他学校,布置应变计划,安排已暴露身份的党员王孝先、戚铭离开学校到沂水南乡苏村一带开展活动。在苏村发展了王光伟、李子仲等入党,建立了苏村交通点。他们经常来往于临沂、沂水之间从事党的活动。调刘盛华、周素芬等去济南,准备送江西苏区学习。临沂五中的中共党组织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1932年10月,展书堂的两个连突然包围了临沂五中,捕去了共产党员刘向正和进步学生陈希洵。王孝先、威铭、何秀芝因事先离校幸免。顿时白色恐怖笼罩全校,大批学生离校出走,五中党的活动转入低潮。 1932年6月,赵昭因参加郯马暴动暴露身份,被迫离校,鲁先潮接任书记,陈向道、主继先为委员。1933年9月18日,国民党反动当局突然包围了三乡师,幸亏支部成员均在校外,敌人没有抓到。事后,校方将鲁先潮、主继先、陈向道、张百川、马培卿等30余名学生以“危险分子”的罪名开除了学籍,党的组织在三乡师的活动又一次受到挫折。

知识出处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记述的是鲁南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即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为使读者明了鲁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因和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故先追溯一下鲁南的古代文化、五四运动之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状况。

阅读

重要人物

孙镇国
相关
徐森
相关
王孝先
相关
戚铭
相关
王光伟
相关
李子仲
相关
陈希洵
相关
刘向正
相关

相关地名

临沂三乡师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