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粮斗争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鲁南革命史》
唯一号: 151032020220000726
事件名称: 扒粮斗争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T00106_00.pdf
事件类型: 历史事件
起始时间: 1935年秋
发生地点: 沛县

事件描述

1935年秋,黄河在山东鄄城县决口。水势汹涌,直入微山湖,造成湖水上涨,沿湖周围一片汪洋,许多村庄墙倒屋塌,庄稼淹没,地主逼粮要债,受灾农民走投无路,纷纷外出讨荒要饭,甚至卖儿卖女。而不法商贩却不顾人民死活,套购大批粮食外运发财。临近年关,苏鲁边区临时特委派丛衍瑞到沛县巡视工作,调查了解灾情。沿湖一带党员纷纷反映缺粮农民非常痛恨地主和粮商的不法行为,坚决反对他们外运粮食,要求党组织领导他们把地主粮商囤积外运的粮食夺回来分给缺粮群众。丛衍瑞向郭子化汇报了这一情况,郭子化当即派他回沛县领导扒粮斗争,并指示沛县县委坚决支持群众的扒粮要求,无论如何不能让群众饿死。沛县县委根据特委的指示,先后两次领导群众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扒粮斗争,特别是第二次在大屯扒粮的规模更大。当时无锡大粮商与大屯村地主唐庆昌等勾结,收购了十几万斤粮食,装满了十几只大船,准备外运。因天寒封湖未能启程,停泊在苏北堤河的河沟里。沛县县委得悉后,决定发动群众截下这批粮食分给群众,并计划派县委委员王润生率领武装队,保护中心区委和大北区委发动群众。一切准备就绪后,按照预定的时间,男女老少数千人,携麻袋、口袋、箩筐等一齐涌向粮船,用肩扛,用担子挑,扒的扒,运的运,不一会就把十几只船上的粮食扒光运走。驻大屯的警察分局闻讯后前往镇压,预伏的特委武装队予以阻击,掩护扒粮农民安全转移,使这次扒粮斗争取得了胜利。

知识出处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记述的是鲁南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即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为使读者明了鲁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因和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故先追溯一下鲁南的古代文化、五四运动之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状况。

阅读

重要人物

丛衍瑞
相关
郭子化
相关

相关地名

沛县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