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挖大沙河的围城斗争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鲁南革命史》
唯一号: 151032020220000725
事件名称: 反抗挖大沙河的围城斗争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T00105_00.pdf
事件类型: 历史事件
起始时间: 1935年5月12日
发生地点: 沛县

事件描述

中共沛县县委因势利导,组织领导群众进行了反抗挖大沙河的围城斗争。12日,各乡群众代表集合于沛城开会研究抗工措施。国民党沛县县政府立即出动军警,荷枪实弹,无理逮捕了群众代表赵厚吉、封绪升、刘开业、王孝庄、李善林等,并准备解往徐州。消息传出后,全县人民无不愤慨。13日,各乡群众代表在沛城附近的三教堂村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采取果断行动营救被押代表。下午4时许,两万多名群众手持杈把、扫帚、扬场锨,从四面八方汇集于三教堂村举行大会,组织了纠察队,推举了赵剑卿为总指挥。农民队伍打着“大沙河停工请愿团”横幅标语,按照商定的围城范围,把沛城包围得水泄不通。围城群众自带干粮,风餐露宿,坚持斗争三天三夜,造成城内缺粮断水,一片混乱。国民党沛县县长苏民惊慌失措,忙下令严闭城门,急调各分局的警察前来镇压。前来救援的龙固集分局警察,途中被群众团团围住,收缴了枪支。从沛县到徐州的公路上,堆满了犁、耙、耩子、大车等障碍物。苏民被迫派人与农民代表谈判。在群众强大压力下,国民党县政府最后不得不答应释放被押的代表和停挖大沙河等项要求。接着,党组织又领导围城群众一面派代表去徐州专署请愿,一面上书国民党江苏省政府,告发苏民在沛县的种种罪行,致使苏民被迫调离沛县,使这次围城斗争取得了胜利。

知识出处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记述的是鲁南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即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为使读者明了鲁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因和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故先追溯一下鲁南的古代文化、五四运动之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状况。

阅读

重要人物

刘开业
相关
李善林
相关
王孝庄
相关
赵厚吉
相关
封绪升
相关
赵剑卿
相关

相关地名

沛县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