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县开展大炼钢铁运动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滕州党史大事记》
唯一号: 151032020210000655
事件名称: 滕县开展大炼钢铁运动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10000001/001
起始页: 0279.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1958年7月15日
发生地点: 滕县

事件描述

1958年7月全县开展大炼钢铁运动为了贯彻“以钢为纲”支援“钢帅升帐”,县委于15日,成立钢铁煤炭领导小组,由县委第一书记王吉德任组长,书记处书记孔良民任副组长,发动城乡开展大炼钢铁运动。至8月,滕县第一、第二钢铁厂和10个炼铁厂相继建成投产。8月底,县委根据“以钢为纲”的方针和省、地委指示,连续召开三次紧急会议,要求全党全民紧急动员起来,为钢铁而战,提出:钢铁生产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保证生产2200吨钢铁向国庆节献礼。9月6日,为了有力地领导钢铁生产,调动全党、全民大炼钢铁,县委决定:成立钢铁司令部,下设参谋、政治、后勤等三个处和采矿、焦炭、煤炭、交通运输、冶炼、机械电力、基本建设等七个团,县委第一书记任司令,第二书记任政委,县委委员及县级主要领导干部担任正副处长、团长和政委。县委除指定两三个委员负责农业生产外,其余委员全部参加钢铁生产的指挥主作。全县党政机关及各行各业干部职工、人民公社社员日夜奋战在“小高炉”旁,广大群众被迫将铁锅、鏊子、铲、勺等生产、生活用具,拿出并砸烂,支援大炼钢铁。全县除集中3000多辆排车外,还发动广大群众肩扛人担为大炼钢铁搞运输,货运任务总量达542,000吨。9月23日,县委召开广播大会,县委第一书记、县钢铁司令部司令员王吉德在广播大会上号召:全党全民立即行动起来,打一个大战钢铁的“淮海战役”,苦战五昼夜,日产千吨铁,大放“卫星”,向国庆节献礼。9月25日《大众日报》 报导,滕县45万人日夜奋战大战钢铁,建成1600多座小高炉,一颗5000吨的钢铁“大卫星”飞向天空,向国庆节献礼。10月11曰,县委召开扩大会议,布置“渡江战役”,进一步贯彻:“小(高炉)、土 (办法)、群(群众运动)”的方针,大搞群众运动,过好技术关,确保钢铁生产的“渡江战役”大放钢铁“卫星”。据12月上旬统计,全县共建炼铁炉829座(最多时达1600多座),炼铁5225吨,炼钢892吨,建小煤窑120个,采煤.3万吨,炼焦43万吨,采矿石64811吨,修建公路302公里,木轧道459华里,铁路15公里。大炼钢铁由于人为和技术上的原因,出了大量废品,造成极大浪费,“以钢为纲’’带动了各行各业一系列的“大办”,城乡都处于“大跃进”高潮中。使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知识出处

中共滕州党史大事记

《中共滕州党史大事记》

出版者:山东友谊出版社

《大事记》以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指导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大事突出,要事不漏”的编纂原则,以党组织活动为主体,力求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滕州党组织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同时反映在党的领导下,全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重大活动。

阅读

相关地名

滕县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