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县机关整编和区划调整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滕州党史大事记》
唯一号: 151032020210000633
事件名称: 滕县机关整编和区划调整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10000001/001
起始页: 0270.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1958年2月28日
发生地点: 滕县

事件描述

1958年2月机关整编和区划调整28日,县委在《关于县级机构设置和区、乡体制改变的方案》(草稿)中指出对机关整编的要求是:县、区党政群机关现有干部勤杂人员1067人,精简干、杂人员448人,占现有职工行政人员总数的41.9%;财贸系统现有干部职工24457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8%,在此基础上减到12%)干部、职工按17%减,可减少750人(其中干部280人);工业系统现有行政管理人员202人,要减到占职工总数的10%左右,约减少25人;农林水所属事业机构275人,可减少99人,占现有人数的36%;文教卫系统现有干部职工481人,按8%缩减,减少37人(其中干部23人)。这样全县党、政、群、企事业机关和区镇共有干部职工6482人,能精简1330人左右,占现有总人数的20.5%。 机构调整设置是:1、县委:撤销政法部、分管干部的工作交组织部管理,政法部门可成立一个党组,由县委书记或常委分工兼管政法工作;撤销文教部,工作并入宣传部;县委巡视组改为政策调査研究室;将农村工作队、整党、驻社干部名额纳入行政编制,不再保留名额。2、县人委:教育局与文化科分设;保留体育委员会的名义,撤其办公机构,体育工作和科普工作并入文化科管理,撤销税务.局并入财政局,在局内设税务组,一名副局长分工专管税务工作;撤销原财政局所属的串册室其工作由财政局直接管理;计划委员会与统计科合并为计划统计局;保留劳动科编制减少;工业局、手工业科和交通科合并成立工业交通局,转业建设委员会与民政科合并为民政局I农、林、水三局合并成立农林水利局,撤销油脂公司并入粮食局,实行政企合一;商业、服务、供销合作社的机构设置实行行政企业合一,由企业经费开支,行政名额收回,服务局、县供销社两个机构名义撒销,其业务工作并入商业局;增设监察室,其编制名额四人;房产管理科名义保留,改变为事业单位。 将全县15个区全部撤销,保留城关和临城镇,并将103个乡合并为62个乡,有些乡离县城太远,县直接领导有困难的在边远地区设办事处,党内设工委代表县委、县人委指导乡的工作,拟在山亭、冯卯、大坞、临城设立四个工委和办事处。 3月,27日,县委发出《关于撤销区级建制的通知》称:县委常委研究决定,各区一律于3月31日下午7时停止办公,即当日7时后一切工作问题均由新的单位接办。工委办事处于4月1日6时起正式办公。其所辖各乡镇与工委、办事处发生正常的工作关系;凡属县直接领导的乡镇,同时起与县直接发生正常工作关系。

知识出处

中共滕州党史大事记

《中共滕州党史大事记》

出版者:山东友谊出版社

《大事记》以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指导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大事突出,要事不漏”的编纂原则,以党组织活动为主体,力求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滕州党组织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同时反映在党的领导下,全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重大活动。

阅读

相关地名

滕县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