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河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唯一号: 151030020220000577
人物姓名: 陈金河
人物异名: 陈玉河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T00293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21年
卒年: 1945年
籍贯: 山东枣庄市

传略

陈金河(1921至1945年),原名陈玉河,山东枣庄滕州善庄人。1940年参加八路军,在鲁南军区第三分区五团一营当战士,是著名的战斗英雄。 陈金河5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了,全家靠乞讨度日。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给地主放牛干杂活。后来,当了铁匠。然而,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谁还顾得上打铁啊?陈金河就出家当了和尚。他无法忍受方丈肆无忌惮的虐待,便又逃出庙门,参加了八路军。后来,他成为刻苦学习、乐于助人的优秀战士。 陈金河政治上要求进步,生活非常简朴。部队发的衣服,他穿得十分俭省。在别人看来已破旧得不能再穿的衣服,他却想方设法补好了继续穿。在党的培养教育下,陈金河于1942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他工作勤恳、作战勇敢,不久又担任了党小组长和党支部委员。他积极主动地协助支部书记做好支部的政治思想工作,热情耐心地帮助后进战士,使他所在连队的政治工作搞得十分出色。 陈金河参加战斗表现得十分勇敢顽强。1945年3月,与国民党反动派在临沂地区的洞沟崖进行了一场历时十余天的激烈战斗。当时已担任机枪班班长的陈金河,始终以高昂的战斗激情,感染鼓舞战士。为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他总是恳切地向连长请求:“无论如何得叫我去!我们机枪班已经准备好了,完不成任务不回来! ”涧沟崖战斗打得十分艰苦,陈金河和他的机枪班,把枪筒子打得通红、烫人,坚持为部队冲锋扫清了前进的道路。后来,陈金河又主动请求爆破任务,他克服了重重困难,炸掉敌人的碉堡,每次都打得很出色。他所在的连队也接连取胜,得到领导的表彰。 1945年7月,临沂地区的王海子战斗打响了。陈金河所在的连队,接受了冲锋的任务。战斗中,敌人的火力十分猛烈, 突击部队冲锋受阻。他端着机枪不顾个人安危,向敌人奋力扫射,终于为突击部队杀开了一条通路。 1945年11月11日夜,部队在临城以西,对柏山日伪据点展开了激烈的攻势。为了拔掉柏山这颗钉子,全歼夏镇守敌,部队领导决定在临城和夏镇之间拦腰击断敌人的脊梁骨。因而,攻打柏山是关系到整个作战计划实现的关键性一仗。深夜11时,向柏山据点发起猛攻。经过4个多小时的攻击战,守山敌军大部被歼。剩下的七八十个残匪退缩到西南角一个大碉堡里,负隅顽抗,企图等待临城敌人增援。 当时,形势十分严峻。天亮前如果拿不下这个碉堡,增援的敌人一到,解放军就会腹背受敌,变主动为被动。各部队主动请战,最后消灭这股残匪的任务交给了陈金河所在的二连。陈金河机智敏捷地靠近敌人的碉堡,爬上碉鱼的台阶,跳进门楼。他用肩膀紧紧地把一颗手雷抵在碉堡壁上,高昂着胸膛,猛地一拉导火线。一道闪电似的火花撕裂长空,敌人的碉堡飞向了天空,浓烈的硝烟漫天翻滚,巨大的轰鸣声久久地回荡在柏山之巅。陈金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战斗的胜利开通了道路。敌人被全部歼灭了,柏山顶上插上了胜利的红旗。战士们默默地向陈金河致敬。华东军区领导机关追认他为战斗英雄和津浦前线第一爆破英雄。 为了纪念陈金河这位董存瑞式的英雄,临城县人民政府将柏山改名为“金河山”。部队上级党委决定,将陈金河生前所在的二连机枪班,命名为“金河班”。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在全军干部大会上高度赞扬了陈金河的献身精神,号召全军指战员向陈金河学习。他说:“陈金河是实际战争的领导者,彻头彻尾的共产主义英雄!”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枣庄名人》

出版者:苑继平

枣庄名人,人物传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