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广松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唯一号: 151030020220000568
人物姓名: 徐广松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T00265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12年
卒年: 1943年
籍贯: 山东省枣庄市
亲属: 徐传喜;徐广林;徐广田

传略

徐广才(1919至1944年)、徐广松(1912至1943年)弟兄,是鲁南铁道大队早期队员、当年“列车英雄”徐广田的弟兄、鲁南铁道大队“徐半班”的主要成员。山东省枣庄市人。 其父徐传喜忠厚老实,在中兴煤矿公司的窑户铺里以卖粥、卖煎饼谋生。徐广才在兄弟姐妹七人中,年龄最小,徐广松排行老三。因家贫,兄弟姐妹中惟有老大徐广林读过几年书,其余都未进过学校。徐广才自幼聪明伶俐,尊敬长辈,深得父母的喜爱。他6岁就随兄长们沿街捡破烂,到矿区拣煤拾炭,生活过得很苦。哥哥们相继当上矿工后,他又协助父亲卖食品、做小生意。20世纪20年代,枣庄地区兵荒马乱,军阀混战,土匪横行,民不聊生。为了养家糊口,他十多岁便同枣庄的穷孩子们一起,爬上中兴公司的运煤列车扒炭,开始和火车打上了交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爬车的本领越来越高。徐广松长得比较瘦弱,但个头高,眼睛格外有神。他平时沉默寡言,却爱思考,善于钻研,一旦对某件事认定,总是干到底。他在枣庄矿东大井当了几年矿工,因身体虚弱,加之不满封建把头的剥削,毅然弃工不干了。回家和弟弟一起拾煤拣炭,维持生计。 1938年春,枣庄被日军侵占。同年秋,洪振海、王志胜在枣庄建立了抗日情报站,从事抗日活动。徐广才、徐广松都是外围情报人员,按照洪振海、王志胜二人的指示,在枣庄矿区积极搜集日军情报。第二年秋天,徐广才的四哥徐广田,秘密参加了枣庄铁道队,很快成为这支抗日武装的骨干。在他的影响下徐广才、徐广松及大哥徐广林都相继参加了这支抗日队伍。“徐半班”的称号,由此得来。 1940年7月,枣庄铁道队与活动在临城一带的两支铁道队合编为鲁南铁道大队。徐广才,徐广松都被分到短枪队当队员。他们先后参加了打洋行、截票车、袭临城、打布车、解放微山岛、彭口闸突围等数十次战斗。兄弟俩和胞兄徐广田等都立下战功。他们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作战机智勇敢,在临枣铁路支线和鲁南一带的津浦铁路上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伪军,使敌人闻风丧胆。 1943年7月,日本侵略军疯狂地“围剿”和“扫荡”铁道大队驻地,战斗十分频繁和激烈。在一次执行战斗任务中徐广松因患急症,不幸身亡。 1944年9月的一天晚上,徐广才因患感冒卧床休息。通讯员跑来通知他有战斗任务。徐广才立即起床,奔向大队部,向刘金山大队长领受了率领一个班在二中队的配合下突袭临城伪区公所的任务。这时,通讯员报告大队长说,徐广才正在感冒发烧,又是刚结婚不到一个月的新郎,建议不要让他去。徐广才听了非常生气,几乎与通讯员动了拳头。最终经过他四哥、中队长徐广田说情,大队长才同意他去。天黑之前,徐广才等人化装混入了敌人戒备森严的临城,分头隐蔽在情报人员的家中。待一切都准备就绪后,向城外接应部队发出了信号。城内外统一行动,一举将伪区公所内的敌人全歼。俘敌12人,缴获步枪16支和子弹126发。随即,他们押着俘虏,带着战利品撤离战场。徐广才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一名队员。他本着对战友高度负责的精神,命令其他队员继续撤离,自己立即返回寻找。很快将迷失的队员找到。当他们快要赶上自己的部队时,二中队执行接应任务的一名新队员,误认为是敌人追击,遂开枪射击。徐广才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5岁。 徐广才牺牲后,铁道大队全体官兵及亲属都非常悲痛。他们召开军民大会,悼念烈士。号召大家学习烈士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英勇杀敌,打击日本侵略者。会后,将烈士的遗体安葬在薛城附近的西小庄。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枣庄名人》

出版者:苑继平

枣庄名人,人物传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