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剑秋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唯一号: 151030020220000565
人物姓名: 邵剑秋
人物异名: 邵世澄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T00257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10年
籍贯: 山东省麥庄市

传略

邵剑秋邵剑秋原名邵世澄,运河支队支队长。山东省麥庄市薛城区周营镇湾槐树村人。1910年生于地主家庭,9岁进私塾,后上小学。1931年高小毕业,考+育英中学。 邵剑秋积极探求救国真理。“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主义,东北沦陷,华北告急,蒋介石的卖国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各地学生纷纷组织抗日救国会。北平、上海等地学生,陆续去南京请愿。邵剑秋基于爱国热情,参加济南学生南下请愿团,到南京示威游行,最后遭到反动军警镇压,被武装押送回济。.第二年,家庭忽遭变故,父亲被诬,遭韩复榘杀害。这个沉重打击,使邵剑秋思想骤起变化,深刻认识到旧社会的黑暗。他中学尚未毕业,于1933年春弃学从军,到张家口参加抗日同盟军,在干部学校学习马列主义书籍,接受革命教育。同年冬,同盟军失败,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返回峄县原籍。 1934年,邵剑秋得到同学的帮助,考入梁漱溟办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1935年初放寒假在家,国民党峄县县长刘化庭,指使联庄会长带人到湾槐树村,以清乡为名,逮捕群众。他带领村民,打了联庄会。峄县县长怀疑他是共产党,下命令捉拿他。他逃至徐州,未能逃脱,遭到逮捕,押在铜山县。因两省提解犯人得由省政府公函,在此空间,他得到同族人帮助,取保听候传讯。等到峄县带省政府公文到徐州提解他时,他已逃离徐州,返回乡村建设研究院。1935年,他在研究院毕业,先后在城武县苟村集、部县香城乡农学校,担任教员和教育主任。第二年初夏,在济宁与参加教育人员轮训班的共产党员朱道南相识。事前,曾有同学从中介绍,两人相互慕名,邂逅相遇,一见如故。1937年,他调到禹城第八区乡农学校任教育主任。“七•七”事变,平津沦陷,日寇进入山东,形势紧张,他于1〇月从禹城返回家乡。 邵剑秋回到家时,适逢峄县第四区封建地主的两派争夺区联庄会长。第四区乡农学校设在湾槐树村,邵剑秋靠着地利人和的条件,积极支持其中的许鲁阳派。经过他的多方活动,使许派获胜,因此他受到这一派的信任和拥护。12月中旬,济南告急,全省进入战争状态,他下决心就地组织抗日武装。经过一番活动,得到联庄会一部分中层人士的支持,也得到一些小学教员的支持。但是,在当时如果没有合法名义,是难以组织抗曰武装的。曹庄的孙又然是他同乡,受战区特种工作团第三总团第二分团长陆仰山的派遣,在运河北岸发展武装。邵剑秋急忙找他联系,接受了一个“第五大队长”的委任。顺利地组建了抗日武装。 1938年3月,日军占领临城、枣庄、峄城。他们提出“日军来了,国破家亡!每个中国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拿起武器打鬼子”的口号,很快就在牛山后和杨庄集中了近三百人的队伍,在峄西举起了抗日义旗。队伍集中后,正值台儿庄会战。他们主动配合中央军一一◦师张轸部作战,在峄县城以西活动,侧击从峄城去台儿庄的敌人。台儿庄会战结束,中央军全部撤退。日军占领铁路沿线城镇,广大农村形成无政府状态。 5月,他率部队配合孙伯龙部,在周营以北地区坚持抗曰活动。6月中旬,他率精干分队百人,在西杨庄伏击曰军汽车。打死了车上的日军,缴获了汽车、枪支和战刀,在峄西地区打响了抗日的第一枪。 1938年6月下旬,中共鲁南特委派共产党员朱道南,带领抗曰义勇队一部,来到山外。在白楼村会见邵剑秋,提出联合抗日。邵剑秋要求派共产党员到他的部队工作。接着,“山外抗曰军联合委员会”宣告成立,他是委员。共产党员文立正来到他们部队,以政治教官名义开展工作,开办抗日青年训练班,培养干部。1939年春,东北军三、四两个师从津浦路西到运河南岸,北过运河,前往抱犊崮山区。在大明山、官山口与曰军作战。邵剑秋收容部分东北军失散士兵和枪支弹药。牛山后大绅士许鲁阳拾得两挺轻机枪,也送给邵剑秋。由于东北军过境,并和日军打了一仗,使运北地区抗日形势又有好转。 1939年初夏,邵剑秋访问了共产党鲁南特委,接受张里元直属第七团团长的委任。同年7月,他指挥部队配合孙伯龙部,在曹家埠歼灭日军一个小队,在韩家洼、叉河子击溃日军的进攻。 1939年秋,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鲁南,邵剑秋主动提出参加八路军。年底,一一五师公布组建运河支队的命令,他任副支队长。1940年,他参与组织指挥杜庄、常埠桥、利国驿、塘湖等战斗,打垮韩治隆、梁继璐反共联军的进攻。同年秋末冬初,在反“扫荡”中,他带一中队坚守湾槐树取得了胜利。部队进山休整,他受命担任运河支队支队长。年底,“运支”主力编入教导二旅五团。第二年二月,他率部回师运河南,恢复黄邱套根据地,重新发展武装,取得多次反“扫荡”胜利。1942年6月,他由纪华、朱道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部队内部团结的增强,他们胜利渡过了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后来,他参与建立了华中经“运支”活动地区和微山湖,去延安交通线的各项工作。陈毅军长过境,他是主要护送者之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邵剑秋调到鲁南行政公署任民政科长。1947年被抽调,南下大别山。后留在豫皖苏第四军分区,任土改工作队组长。1948年秋,任颖阜县副县长。新中国建立后,任颖阜县县长和淮河剿匪前委书记。邵剑秋抗战八年,身经百战,解放战争南下开辟新区,在临泉、颖阜两次被围,经过艰苦的战斗而脱险。建国初期,积极组织和参加剿匪“反霸”土改、治淮等各项工作。后调到阜阳地区治淮指挥部和水利、民政等部门以及阜阳地委统战部,担任领导工作。1983年10月离休,离休前任阜阳行政公署顾问。现在,年事已高,但仍然关心国家的改革开放大业发挥着余热。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枣庄名人》

出版者:苑继平

枣庄名人,人物传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