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铭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唯一号: 151030020220000527
人物姓名: 王鼎铭
人物异名: 王新之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T00119_00.pdf
性别:
时代: 清代
出生年: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卒年: 道光十二年(1832年)
籍贯: 枣庄市

传略

王鼎铭,字新之,号彝轩,峄县郭里集人(今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乡民主村)。生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卒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是清代著名的忠义之士。《清史稿•忠义传》 有其传略。 王鼎铭没有通过科举的正常仕进之路踏上仕途,而是贡生出身,后由捐纳入内阁为中书。道光九年(1829年)秋,王鼎铭被任命为湖南省新田县知县。上任伊始,王鼎铭就显露出自己的独特个性。他并不是前呼后拥地摆出官老爷的样子,而是微服出行,从桂阳州(今湖南桂阳)到了新田。上任后不直接进入县衙,而是在城隍庙住下。他对着城隍的神像发誓自己为官一定要为民作主,造福一方,做一个廉政爱民的好官,否则请神灵降罪于己。进入官衙后,即在大堂的偏僻处,搭建一个帐篷,作为自己的休憩之所。下属官吏不得随意进入;而平民百姓则可随意进入,伸冤鸣屈。 王鼎铭对接手的案件从不积压,并且事事亲躬,不让下属代劳,以免下属徇私舞弊。疲倦时就伏在书案上稍作休息,即使严寒酷暑也从不懈怠。遇到案件中的疑难问题,就微服私访,进行周密的调查取证,直到弄个水落石出。他每次到基层视察办事,从不摆县太爷的官架子,仅带一个仆人和一个差人。自己随身带着干粮,不麻烦百姓。自己买东西总是按照市场价格付钱,从不接受地方的馈赠,遑论下层的贿赂。遇到旱涝灾情,他遍行所辖各地,视察灾情,想尽一切办法解除灾情,为民解忧。道光十年(1830年)夏,新田一带久旱无雨,眼看庄稼颗粒无收。心急如焚的王鼎铭,一面组织百姓想尽一切办法抗旱,一面亲自到城隍庙求雨。为表示自己求雨的诚心,王鼎铭让人为自己带上刑具,暴晒于烈口之下,跪在地上求雨。他泪流满面,发誓宁愿牺牲自己而求得甘霖。天遂人愿,当晚,新田果然下起了大雨,解除了旱情。老胃姓欢呼雀跃,无不被王鼎铭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所感动,对他感恩戴德。 王鼎铭还非常重视当地教育的发展。虽然新田的经济条件很困难,但他首先拨款修缮学校,使县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大为改观。在县试录取的过程中,他秉公办事,执法严明,廉洁自清,当地士人都非常钦佩。为了教育百姓,他把皇帝的重要旨意、容易违反的法律条文以及当地的格言,编成小册子分发给百姓。使百姓知法懂法,不会因为无知而触犯刑律。由于王鼎铭忠心为国、赤心为民,仅任职两年,就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戴。人们把他的政绩编成歌谣,准备刊印后散发,使人人传颂。王鼎铭知道后坚决制止,并再三表明,他绝没有为自己攫取名利的想法。 道光十二年(1832年),一场兵乱降临到湖南的少数民族地区。二月,湖南江华县瑶族首领赵金龙•,因汉族官吏的歧视以及与天地会的矛;盾,率领瑶民起兵(关于赵金龙起兵的性质,不在本文范畴,详细经过可参看魏源《圣武记》),并迅速蔓延到宁远、蓝山、锦田、新田等地。当时朝廷正准备选任王鼎铭为陕西潞安知府,省巡抚将他召到省城商谈此事。但王鼎铭闻听此消息后,毅然赶回新田县,防止本地瑶族百姓跟随而起。他为了安抚本县的瑶民,顶风冒雪,逐个瑶寨地进行劝说诱导,使当地民心很快安定下来。回到衙门后,他又召集瑶族首领,晓以国法,赏赐酒食,给以身符,要求他们阻止瑶民参与兵变,更不要盲目跟从。这时,赵金龙的部队已进攻宁远、蓝山等地,逼近了新田。王鼎铭领导当地士绅,组织乡勇团练,修造器械,做好守城准备。二十日,战火燃到了新田县。王鼎铭拟前去与赵金龙谈判,被下属阻止。二十三日,乱军逼近县城,由于新田县城防较差,根本无法抵挡进攻。王鼎铭就让城内百姓和居民到城外躲避,而自己却穿好官服,端坐在大堂之上,静等敌军的到来。并在书案上大书:“仇我当杀我,勿伤我百姓。”甘愿以自己的生命换取百姓的安全。并指着准备好的绳索对属下说:“城亡,吾以此死。”表现了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他不顾属下及百姓的苦苦哀求,决心与城共存亡。正在此时,传来敌人驻扎在距县城不远的查林铺,不再前进的消息,局势才算稳定下来。 王鼎铭视死如归的举动感动了当地居民,第二天,附近百姓一万多人,会聚新田县城,请求王鼎铭率众抗敌。王鼎铭就将众人分为四路,合击查林铺的敌人。双方战斗了一整天,互有伤亡。二十五日,又有将近两万人赶来参战。王鼎铭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前头。敌军已事先有了准备,并通过威逼利诱的办法,从新田县的瑶民那儿,获得了大量的火药。在与义军作战之时,使用了猛烈的炮火。义军本来只是出于义愤来参战,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遇到这种情况,死伤很多,队伍随即溃败。王鼎铭亲自断后,掩护百姓撤退。敌军紧紧赶来,残酷杀戮百姓。王鼎铭悲愤异常,大呼:“奈何杀我百姓?”掉转马头杀向敌军。不料被敌军的炮火击中,受伤落马,遂被敌军擒获。但王鼎铭痛骂不止,敌军挖去了他的双眼,又割下他的首级,情景惨不忍睹。 二十七日,新田县城被攻破,三天后敌军撤走。百姓们打扫战场,在窝塘找到了王鼎铭的首级;在牯牛岗寻到了他的尸体;将它们缝合一处,抬回了城隍庙,焚香哭拜,以礼成敛。全县百姓无不痛哭。由于峄县距离新田县太遥远,王鼎铭的儿子无法及时赶去,由他在河南的外甥赶到新田,将灵柩迎回故乡安葬。

知识出处

枣庄名人

《枣庄名人》

出版者:苑继平

枣庄名人,人物传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