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继璐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人物》
唯一号: 151030020220000193
人物姓名: 梁继璐
人物异名: 字:佩璋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326.pdf
性别:
出生年: 1896年
卒年: 1983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枣庄市市中区孟庄乡峨山口村

传略

梁继璐(1896〜I983),字佩璋,国民党第五战区游击总指挥部第三支队司令,枣庄市市中区孟庄乡峨山口村人。梁家祖籍莱羌县,清朝末年迁居峨山口村,后与峄县崔、宋、黄三姓富豪并列,成为峄县四大家族之一。梁氏家族独霸峄县北部山区,人称“县北梁”。民国初年,梁氏族长梁步海拥有民团武装,任过峄县民团总指挥。其父梁允明,为清朝太学生。 1907年,梁继璐入本村私塾,后来读中学。民国初年。他借梁氏家族势力进入政界。梁继璐经国民党峄县县党部书记长梁允棣介绍加入国民党,旋入蓝衣社,加入青帮。1934年任峄县"贫儿院”及“育幼院”院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梁继璐在第五战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处任游击第三支队司令,他以合法身分,借抗战之名,发展反动武装。1938年到1939年秋,他组织了三个团和一个特务营,总兵力约计千余人,并提出“战不能不抗,共不能不反”的口号。他的部队活动在峄县全境,有时进到滕县和邹县境。在两次反扫荡战斗中,梁部团长任振伦和连长张元京阵亡。此后,他的部队很少抗日,到处扰民害民。1939年7月,梁继璐趁鲁南特委领导的一支游击队在北庄与日军作战之际,派兵从侧翼偷袭抗日游击队,并俘去游击队战士17人,随后在黄龙洞将他们砸死。同年10月,他指挥部队在峄县一区,将一支小游击队包围缴械。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进入抱犊崮山区后,形势对其不利,他率部队从抱犊崮山区进到涧头集以南地区活动,不时向八路军十四区大队进行袭扰。12月,一一五师后方司令部司令胡大荣率主力一部进入运河南,配合十四区大队,对梁部展开反击,歼灭俘获一部,梁继璐向南溃逃。 1940年初夏,梁继璐率部活动在铜山县境内,他联合国民党铜山县长蓝伯华,向住在王庄一带的八路军运河支队展开进攻,遭到八路军苏鲁支队和运河支队的联合反击。同年8月,梁继璐不甘失败,又和徐州东北地区的苏鲁边游击司令韩治隆部,组织反共联军,进抵王庄、督公唐山东西一线,妄图将运河支队赶出运河南岸地区,但又以失败告终,继续向南溃逃。 1940年11月,梁继璐率部由不老河两岸转移到枣庄东北山区活动。不时袭扰临郯费峄四县边联解放区,八路军一一五师峄县支队在费县南部的木厂地区歼灭梁部200余人,致使梁继璐不能继续在抱犊崮以东地区立足。19利年冬,梁继璐率残部到滕县东部地区活动。1941年春,他率部南越陇海路到洪泽湖地区,适逢日军扫荡,又继续南移泰州。后部队溃散,梁继璐几经辗转带领数人逃到安徽省阜阳县国民党占领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梁继璐以坚持敌后抗日,反共有功为资本,竞选为国民党操纵的全国国民代表大会山东代表和山东省参议员。 解放战争期间,梁继璐在江苏省徐州地区。组织山东同乡会,网罗山东各县外逃的地主及各种反动人员,组织还乡团,向解放了的人民反攻倒算。山东同乡会并在南京、徐州和峄县涧头集等地设立办事处。 1948年,梁继璐以升学就业为诱饵,蛊惑峄县城、枣庄等地青年学生数百人随蒋军南逃。 1949年,蒋家王朝覆灭,梁继璐随蒋军逃往台湾。在台期间,他继续组织山东同乡会,为蒋军反攻大陆奔走呼号。1983年7月,病死于台湾。

知识出处

枣庄人物

《枣庄人物》

《枣庄人物》,它立足枣庄,纵观古今,记述了古代、近代、现代及当代在枣庄土地上出生、生活工作的172位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书中写史考证有据,记事准确翔实,又颇具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它的问世,对我们了解枣庄历史,熟悉先辈业绩,继往开来,振兴枣庄,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