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尧卿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人物》
唯一号: 151030020220000142
人物姓名: 董尧卿
人物异名: 又名:董广勋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235.pdf
性别:
出生年: 1902年
卒年: 1975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

传略

董尧卿(1902〜1975),又名董广勋,原石油工业部办公厅副主任,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人。14岁到济南旧军第五师当帮夫,16岁在北洋军当炮兵。1920〜1924年先后任排长、中尉副官、炮兵连长、副营长。直奉战争,直军战败,奉军进关,他所在部队编入东北陆军炮兵第三旅,他任副营长、营长、副团长。1927年任团长,同年夏任东北军炮兵第三旅旅长。1929年蒋介石采取消灭杂牌军的政策,他被调十军军部当参议,1932年落伍还乡闲居。此时他四弟董一博在济南读中学,后转入滕文中学,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并接受革命思想,给尧卿带来《唯物辩证法入门》、《哲学入门》、《大众哲学》、《社会经济学》等书籍,在弟弟的帮助影响下,他开始懂得一些中国革命的道理。 1935年,董尧卿在家乡办曙光小学,自任校长。是年,得到米曙光的资助,继而办中学,此时思想有了很大进步,进而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后,全国处在抗日高潮之中,地方爱国青年团结在曙光学校的周围。一博根据党的指示,在家乡组织起鲁南抗日青年团。当时,在国民党地方政府统治下,董尧卿为了争取合法组织抗日武装,和米君韩商议,由他去山西找他熟悉的滕县人杨士元,争取杨的帮助。杨士元曾在阎锡山部任师长,因为杨士元的关系,得到国民党山东政府主席韩复集对组织抗日武装的认可。抗战爆发不久,遂在滕县发动组织鲁南抗日人民自卫军支队,杨士元任司令,以米君韩为首的滕文中学师生200余人参加自卫军,董一博也动员部分爱国青年参加,声势颇大。1937年春,董尧卿任自卫军的支队队长兼自卫军的招兵处长,米君韩任自卫军政训处主任,朱道南任政讥处副主任,纪华等人参加政训处工作。1937年10月董尧卿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他率部深入敌后泗水县境。时值川军邓拽侯部到达滕旲布防,他得到随川军之四川旅沪同乡会战时服务团李浩然等同志的帮助,配合川军反击日军于泗水县城及邹县田黄地区。 1938年初,日寇以优势兵力进攻滕县城,杨士元逃离滕县,萤尧卿根据特委的指示,接任自卫军司令,率部进到滕(县)峄(县)边境山区活动。部队虽系初建,无战斗经验,但在党的领导下,杀敌复仇士气高昂,董尧卿根据党的指示和日军进行游击战争,破坏敌人铁路交通,袭击车站,伏击敌人的运输队,并取得一些胜利,得到人民的拥护。部队得到了扩大,董尧卿在滕峄边境创建了游击根据地。 1938年4月董尧卿和董一博同去徐州,向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汇报请示工作。5丹徐州失守前,他俩随郭子化、张福林、周南。王永福、丛林等人经利国驿过微山湖,越津浦路到达峄县西部张庄地区。根据特委书记郭子化的指示,他和董一博率领鲁南抗日人民自卫军在滕南峄西地区坚持抗日斗争,前后数月之间,部队发展到500余人,机枪4挺、长短枪260余支,1938年6月下旬,滕县国民党反动派申宪武集结土顽2000人向义勇总队发动进攻,董尧卿带四个大队过临枣铁路北上参加反顽战斗。在反顽战斗结束之后,他率部仍回滕南峄西边境山区活动。同年秋,与主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合编为鲁南支队(东进支队),任副支队长。冬,董尧卿遂率部越过临枣路到达邹(县)滕(县)边境地区活动。一次在津浦路东侧之七里沟,伏击滕县敌人。给日军以严重打击,他也在战斗中负伤。 自卫军在邹滕边境地区活动时,为了应付当时的困境Tn发展武装,曾同邹滕地区坚持抗战、和共产党友好相处的第十集团军暂编第六师师长孔昭同合作,编为该部的第二旅,董尧卿任旅长。 1939年9月,八路军一五师师部前梯队到达抱犊崮山区,董尧卿和师部取得了联系。10月,一一五师师部应董尧卿之请,派周乐亭为二旅参谋长、曹正之为二旅政治部主任。11月董尧卿率部拔除文王峪反动地主武装的封建堡垒据点。12月消灭驻在东江的反共顽固派申宪武部的第四、五两个团。 1940年秋,董尧卿调山东抗协自卫军任参谋长。19422年,调徐州工委做地下工作,为工委委员。1943年舂,调山东军区参议室工作。同年冬回鲁南做联络工作。后任徐州办事处主任兼工委委员。 1945年4月董尧卿被选为鲁南区人民代表,赴延安参加会议。日军投降后,回鲁南区党委任联络部主任。后,调第三野战军炮兵司令部,任参谋长。1946年,调任第三野战军特种纵队副参谋长。1950年1月成立炮兵第三师,董尧卿任三师师长、党委书记。1953年,在锦州炮兵基地任司令员、党委书记。他在担任炮兵司令员工作数年中,对组建炮兵部队,。带领炮兵部队参加几次重大战役,都较好的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五十年代后期转业到地方工作,1960年,在国务院石油工业部任办公厅副主任,1975年病逝于北京市,享年73岁。

知识出处

枣庄人物

《枣庄人物》

《枣庄人物》,它立足枣庄,纵观古今,记述了古代、近代、现代及当代在枣庄土地上出生、生活工作的172位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书中写史考证有据,记事准确翔实,又颇具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它的问世,对我们了解枣庄历史,熟悉先辈业绩,继往开来,振兴枣庄,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