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端品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人物》
唯一号: 151030020220000132
人物姓名: 卜端品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218.pdf
性别:
出生年: 1889年
卒年: 1969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微山县卜湾村

传略

卜端品(1889〜1969),著名民间艺人,原籍微山县卜湾村,后定居滕州市张汪镇渊子崖村。 卜端品聪颖过人,酷爱文艺。18岁时,为了维持家庭生活,白天给地主打工,晚上跟师傅袁玉美(张汪西周楼人)学唱柳琴戏。5年后出师,跟师傅搭班跑坡唱戏,义务效劳3年后,崭露头角,在鲁南一带颇有影响。1920年,开始招收学徒,单独领班。戏班声望越来越高,一时轰动苏北、鲁南地区,卜端品功底厚实,技艺精湛,口齿流利,吐字清晰,加上动作滑稽,演出时妙趣横生,有的观众常常背着行李,带着干粮跟着戏班听戏。卜端品擅长扮演丑角,上演主要剧目有《拦马》、《打千捧》、《老少换》、《七庄》、《冯毛变狗》、《卖线分》、《双钗记》等。在表演艺术上,卜端品独具一格。如他的“勾脚”,上身纹丝不动,两脚轻捷穿梭般地勾踢,观众无不眼花缭乱。他在《拦马》中演唱的“翻大殿”,全曲360句,全是绕口令台词,演唱起来句句清晰入耳,由轻到重,由慢渐快,赶板夺词,如同珠滚玉盘,一气呵成。加上逼真动作的配合,更是绘声绘色,维妙维肖。 解放后,柳琴戏有了较快的发展。1953年,以卜端品为首组织了“滕县新建柳琴剧团”,卜任团长,并用自己多年的积蓄,添置戏装、发电机、聚光灯等设备,使柳琴戏由原来的简易坐地演出成为正规的舞台艺术。 卜端品的创作不仅继承了过去优秀的传统剧目,自己还新创作了《烧香段》等新剧目。1956年,在全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时,卜端品荣获“老艺人奖”,他的部分唱段还被中国唱片社灌制了唱片,在群众中广为流传。1958年下半年,调济宁艺校任教,后因病离职,回滕县养病。1963年被选为县人大代表。1969年冬病故,享年81岁。

知识出处

枣庄人物

《枣庄人物》

《枣庄人物》,它立足枣庄,纵观古今,记述了古代、近代、现代及当代在枣庄土地上出生、生活工作的172位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书中写史考证有据,记事准确翔实,又颇具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它的问世,对我们了解枣庄历史,熟悉先辈业绩,继往开来,振兴枣庄,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