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公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人物》
唯一号: 151030020220000081
人物姓名: 于公
人物异名: 原名:袁永辉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121.pdf
性别:
出生年: 1911年
卒年: 1940年
籍贯: 贵州省修文县

传略

于公(1911〜1940),原名袁永辉,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队长,贵州省修文县人。自祖父定居北京。1930年考入北平辅仁大学,翌年转入清华大学历史系。1935年大学毕业,即受聘于天津南开中学任教,1936年进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供职。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于公毅然投笔从戎,于同年9月离津南下,几经辗转,被介绍到“山西五台八路军随营学校” 学习。是年底学习结业,即被派到徐州,参加了“平津流亡同学会”的活动。 1938年2月,受苏鲁豫皖特委书记郭子化的派遣随王见新来滕县,在“善崮抗日农民训练班”担任军事教员。滕县城沦陷后,在“训练班”的基础上建立了抗日武装,名为“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于公任队长。同年5月,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成立,于公任第二大队(滕县武装)大队长,渠玉柏任教导员。在于公、渠玉柏等的率领下,二大队先后在官桥袭击日军军车,在滕县城北炸铁桥,在夏镇叶家宅子捉汉奸,在峭村收服地痞流氓势力头目韩登丰,在羊庄打土顽申宪武,在东江围攻申宪武。刘广田部,屡建奇功,威震敌胆。 1938年,于公经郭子化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义勇总队改称为(国民党)鲁南专员直辖四团,他任该团二营营长。不久,进省委党校学习。12月,由童陆生推荐,担任山东纵队参谋作战科科长。1940年4月,于公在“肃托”中被错杀。 于公天资聪慧,学习勤奋,爱好广泛,文武兼备,在鲁南至今传颂着关于他的神奇故事。1935年1月,经山东省委批准,为于公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知识出处

枣庄人物

《枣庄人物》

《枣庄人物》,它立足枣庄,纵观古今,记述了古代、近代、现代及当代在枣庄土地上出生、生活工作的172位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书中写史考证有据,记事准确翔实,又颇具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它的问世,对我们了解枣庄历史,熟悉先辈业绩,继往开来,振兴枣庄,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