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昭同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人物》
唯一号: 151030020220000080
人物姓名: 孔昭同
人物异名: 字:从吾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119.pdf
性别:
出生年: 1880年
卒年: 1940年
亲属: 孔宪绍

传略

孔昭同(1880〜1940),字从吾,第十八集团军一一五师曲、泗、郞、滕、费五县游击司令,滕州电界河镇西柳泉庄人。出身于农民家庭,8岁入村塾就读,聪明好学。18岁中秀才,20岁考入江北陆军学校。毕业后,1913年任连长,去云南参加护国战争,兵败后归乡。不久,又南下投军,在孙桂芳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兼兴(化)泉(州)永(春)镇守使。1926年升任师长。1927年初,离闽回鲁,在滕县城开设药房,兴办学校。 “七•七”事变后,孔昭同号召社会各界及亲朋好友,组织抗曰武装,保卫家乡。当年11月,日军飞机频繁轰炸县城,长子孔宪尧、次子孔宪纲被炸死。孔昭同冒风雪在滕东城前一带奔走呼号,与杨士元等人组建起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简称自卫军),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2月,自卫军配合川军正面抗战,开赴敌后泗水县张家庄一带,遭到泗水县亲日派张显荣部袭击,损失惨重。后将家产变卖殆尽,再次组军。身披“上尽国忠,下报家仇”的黄带,披星戴月,跋山涉水,奔波于滕县东部、北部山区。4月,重新组成近百人的自卫军。 为了保存和发展武装力量,于1938年夏,接受了第十集团军的番号,任国民革命军第十集团军第一纵队游击司令。不久,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集团暂编第六师,任师长。 1939年春季,率军先后与日、伪军交战三四十次,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振奋了鲁南人民的抗日情绪,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同年7月,八路军东进支队到达滕峄地区,孔派员远道迎接,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在欢迎大会上说:“真正坚决抗日之八路军,为国家为民族远征千里,今日抵此,我等应表示热烈之欢迎。”并筹集大批慰劳品前往慰问,与八路军的关系曰益密切。后又多次主动配合八路军作战,要求接受共产党八路军的领导。1940年4月,孔昭同部正式加入八路军一一五师的序列,第十八集团军总部电委孔昭同为曲泗邹滕费五县游击司令。秋,奉命赴邹东地区开展地方工作,扩大抗日根据地。在邹东地区。战斗频繁,积劳成疾,又遭顽军申宪武部的突然袭击,他在担架上强支病体,指挥应战。血战两日,在一一五师主力部队的支援下,击溃了顽军申宪武部。 邹东战斗后,孔昭同病情恶化,被送到一一五师卫生部医院抢救。他自感病情沉重,随呼其子孔宪绍至病榻前,谆谆告诫要继承父之遗志,在共产党八路军领导下抗战杀敌,为国尽忠。并命人写下遗嘱:“前线全体同志公鉴:吾自抗战以来,将近三载,意欲上尽国忠,下报家仇,以成伟大之事业;不意我身染不治之病,危在旦夕,使我未成之业,中道而止,此乃吾终身之憾事也。犬子宪绍,年幼无知,恐亦难继吾志,惟望各位和衷共济,协助杀敌,吾在九泉亦瞑目矣!切切此嘱! ”嘱罢而逝,终年60岁。

知识出处

枣庄人物

《枣庄人物》

《枣庄人物》,它立足枣庄,纵观古今,记述了古代、近代、现代及当代在枣庄土地上出生、生活工作的172位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书中写史考证有据,记事准确翔实,又颇具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它的问世,对我们了解枣庄历史,熟悉先辈业绩,继往开来,振兴枣庄,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阅读

相关专题

游击司令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