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盛美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人物》
唯一号: 151030020220000049
人物姓名: 张盛美
人物异名: 字:元纲;号:澹居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064.pdf
性别:
时代:

传略

张盛美,字元纲,号澹居,明末进士,百姓称颂的清官.今滕州城关人。 张盛美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考取进士第七名。他博学善诗文,古奥离奇,名冠海岱。初授凤阳府节推。 张盛美为官“执法如山,一以严明"。当时朝政黑暗,宦官魏忠贤专权,自内阁六部至四方督抚,遍置死党,残害忠良,气焰极为嚣张。张盛美上任后不久,即受理凤阳皇陵宦官欺压百姓违法作歹一案。他把守护皇陵的宦官所犯罪行,一一公布于众,罪大恶极的严惩不贷,魏忠贤闻之大怒,派人暗中罗织张盛美罪名,寻找机会借口加害,欲置张于死地。天启帝死后由崇祯帝继位,下旨逮捕魏忠贤入狱,张盛美才免遭迫害。 上司知道张盛美很有才华,敢于坚持正义,就让他到宿州代理知州。未到任,就听说宿州有很多穷人聚众“闹事",急忙连夜赶去。"起事者”看到新来的知州不辞劳苦,不畏艰险,诚心诚意来解决困难,格外高兴:“上官不怀疑我们谋反,我们的生活有望了。张盛美了解了水旱灾情,告诉大家不追查这次起事的原因,百姓慢慢安定下来。上任之后,他集中精力处理积压的冤假错案,接着又下令停止征粮征钱,裁汰冗吏,派人丈量土地,计算田赋,铲除了大量的弊规。他还极力向皇帝陈情,豁免了宿州上年所欠“八百余石耗米”,消除了漕运中的弊端,为宿州人民节省"浮费数千金”,宿民如去汤火”。从此,张盛美获"张青天”之称。他在宿州大胆改革,推行均田,奖励农桑,休养民生,不敛财贿,为民不畏强暴,不怕诽旁,不避艰险。 崇祯五年(1632年),张盛美升为贵州道监察御史,他“慷慨论天下事,弹劾不避权贵,痛诋吋政之病国病竞者,二年章凡百余上,名重京师”,其中“刑官纵奸玩的奪章影响最大。太仆寺少卿顾际明之子顾朝衡无恶不作,初与叶邓生图谋不轨,顾际明发觉制止,他竟要杀父灭口,后被知县林先春逮捕入狱。顾朝衡行贿越狱窜入京师,改名顾舞光,继续作恶,企图冒名入仕为官,被御史冯明玢识破,他为此怀恨在心,计划杀害冯明玢„ 张盛美即于崇祯八年(1635年)三月十七日向羞帝上疏依法严惩。三月二十日,崇祯帝下旨命刑部提问,刑部接旨后拖延不办。四月一日,张盛美再上疏,弹劾刑部“纵千玩旨”。三天之后,崇祯帝批准奏疏,查处刑部办案人员受贿纵奸之罪,并责令捉拿逃犯顾朝衡。 当年,张盛美升任钦差江南巡按,还未出京,因奸臣从中作梗,而改任河南怀庆道。怀庆是明朝皇帝宗室郑王的封地,藩王府就在怀庆城内。“郑藩专擅无人臣礼,侵夺民声舍子女。”张盛美到任后,即“以法绳之。”郑王世子朱翊钟几次请求张盛美“隐饰”,都遭到拒绝。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初,皇帝下旨查郑王府,赐世子朱翊钟死。张盛美虽为怀庆人民除了一害,却因此得罪了皇室王府,“从此亦不能安其位矣。”不久,张盛美改任河北道参议。在他离开怀庆那天,“百姓焚香哭送百里不绝。” 任河北道不久就辞归滕县老家闲居.闲居期间,他“优游园林,诗酒自娱”,着手整理文集《邹鲁心传》、《壁经正宗》、《署甬罪言》、《覃怀纪略》和诗集《戊己》、《咽鹤》、《凌虚》等,“卒年四十九”。张盛美平生“疾恶如仇,莅官多惠政,虽屡挫于权耍,亦未尝少降意,京师因有张舍命之谣”,是一位值得人民怀念的淸宫。

知识出处

枣庄人物

《枣庄人物》

《枣庄人物》,它立足枣庄,纵观古今,记述了古代、近代、现代及当代在枣庄土地上出生、生活工作的172位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书中写史考证有据,记事准确翔实,又颇具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它的问世,对我们了解枣庄历史,熟悉先辈业绩,继往开来,振兴枣庄,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