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公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人物》
唯一号: 151030020220000033
人物姓名: 滕文公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027.pdf
性别:
时代: 战国中期
国别: 滕国
亲属: 滕定公

传略

滕文公,战国中期滕国(今滕州市)国君,滕定公之子。 周显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滕文公以太子身分出使楚国,听说孟子正在宋国,在途经宋国时,两次拜见孟子,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孟子很详细地给他讲了儒家的政治哲学观点,最后鼓励他说:“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文公受到孟子的教诲,增强了将滕国治理为善国的信心。滕定公死后,丧礼久废,文公派然友到邹向孟子请教治丧之礼。孟子教以行"三年之丧”,但因丧礼久废,遭到父兄百官反对。滕文公复派然友问孟子,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 于是,滕文公居庐尽哀,吊丧者大悦。从此,滕文公的名声在诸侯中大震。 滕文公做国君后,又礼聘孟子,"孟子来滕,馆于上宫。” 滕文公问孟子如何治国,孟子告以"分田制,禄之法,滕之所以得为善国者。"根据孟子的意见,滕文公在国内推行仁政,,实行礼制,兴办学校,改革赋税制度等。不久,滕文公名声大震,远近都称文公为“贤君”,谓“滕行圣人之政”,自愿来滕定居者络绎不绝。楚人许行听说滕文公实行仁政,来滕做百姓,并带来数十人,有会做鞋的,有会编席的。宋国的陈相与其弟陈率听说滕国实行井田制,携带耒耜等农具,来到滕国安家落户。数年后。滕国人丁兴旺,国富、民强、贤君,善国之名远扬。

知识出处

枣庄人物

《枣庄人物》

《枣庄人物》,它立足枣庄,纵观古今,记述了古代、近代、现代及当代在枣庄土地上出生、生活工作的172位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书中写史考证有据,记事准确翔实,又颇具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它的问世,对我们了解枣庄历史,熟悉先辈业绩,继往开来,振兴枣庄,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阅读

相关专题

国君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