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庆友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天南地北滕州人》
唯一号: 151030020210000943
人物姓名: 高庆友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10000018/001
起始页: 0475.pdf
出生年: 1922年
卒年: 1952年8月17日
籍贯: 南沙河镇仓沟村

传略

高庆友,1922年出生在南沙河镇仓沟村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其父因家境贫寒饥病交加,过早离开了人世。青少年时代的他只好跟随他哥哥打丝线出售以此养家糊口。1943年成立区中队,队长徐坤峰见高庆友长得精明强悍,人又憨厚,遂推荐他参加了区中队。在这个半兵半民的队伍里,领导的教育、同志们的关怀,使他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并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1945年春,根据对敌斗争的需要,区中队升级到鲁南二军分区,高庆友被分配到警卫连机枪班当战士。此时的他激动万分,因为实现了梦寐以求当一名八路军战士的夙愿。自从到部队那天起,他就把部队当作 “家”,不论是站岗放哨,还是行军打仗,样样走在前面,深受战友们的好评。 同年夏日的一个夜晚,二军分区突袭了日军驻济宁的一个医院,缴获了成百担药物和医疗器械上交鲁南军区,以解决我军药物不足的困难。此举引起了驻济日军的恐慌与忌恨,遂调集日伪军对二军分区驻地两城进行“围剿”。为掩护军分区机关撤离,高庆友所在警卫连担任断后阻击敌人的任务。战斗打响后,高庆友英勇顽强,他手端机枪猛烈向敌人射击。敌弹击中了他的左臂,血流了出来,他全然不顾,硬是和全连坚持到天黑安全 撤离。战斗中仅他一人就打死打伤十余个敌人,战后他荣立二等功。在以后的战斗岁月里。他又先后参加了闫村、临城、淮海和渡江等多次战役、战斗,荣立一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经过血与火的考验,1946年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朝鲜战争爆发后,高庆友积极响应党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于1950年底随部队第二批入朝到西线参加作战,时任志愿军六十师一八0团一营三连一排排长。在朝鲜战场的日日夜夜里,他带领全排克服水土、生活、寒冷等方面的艰难困苦,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 1951年初,高庆友所在营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奉命守备一个高地。一天,两倍于我的美军向高地扑来,这是该营入朝来第二次与敌人交锋。一个营三个连各把一方,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接连打退敌人两次冲锋后,敌人调整了部署,以优势兵力向地势平缓的一连阵地返扑。一连的防线眼看着就要被敌人突破,在这关键时刻,营部下达增援一连的命令,三连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一排。高庆友受命后,二话没说,集合起全排冒着密集的枪弹疾速向一连阵地奔去。来到一连阵地时,发现已有少量敌人爬上来,高庆友指挥战士与一连同志一道用机枪扫射,手榴弹炸, 刺刀捅,把上来的敌人消灭,接着打了个冲锋,一鼓作气把将要上来的敌人赶到高地下面去。敌人进攻被打退后,一连长握着高庆友的手说:多亏你们来的及时,要不然我们的阵地就要保不住了。在战斗总结时,团给予高庆友排通令嘉奖。 在1951年夏季第五次战役之后,一营移兵大觉洞,承担守备和阻击敌人的任务。该地区山高路险,易守难攻,一营在此已坚持数月,与敌交火多少次,消灭多少敌人也记不清。 1952年8月17日,是雨后的艳阳天。高庆友一大早起来到各部位检查战斗准备工作,他告诫大家说:我们排是前沿阵地,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不能因几天无战斗而放松警惕。话音刚落,警报响了,大批敌人在炮火的掩护下向大觉洞一带进犯。高庆友一边指挥战斗,一边向连长报告敌情,此时其他各排各连也响起了枪声。战斗打得非常惨烈,全排已有七、八人伤亡。在全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个小时的战斗,才把敌人的第一次进攻打垮。不过一顿饭工夫,敌人第二次进攻又开始了,这次比上次来得更凶猛,先用炮轰,后用飞机狂轰滥炸,阵地哨烟弥漫,尘土飞扬。正当高庆友指挥大家进掩体隐蔽的时候,一颗炮弹在他附近爆炸,他躲闪不及,被弹片击中身躯负了重伤,由于流血过多,加之医疗条件所限,不久而牺牲,时年30岁。 高庆友烈士血洒异国,名垂青史。他的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进!

知识出处

天南地北滕州人

《天南地北滕州人》

电视节目瞬间即逝,如果把播出的电视节目文稿集结出版,将是对电视宣传的一种延续。滕州电视台《天南地北滕州人》节目自2001年开设以来,采访播出了100多位滕州籍人士的故事。应社会各界要求,电视台将节目文稿集结成册,出版发行,受到社会欢迎。这对于延伸宣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