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山西会馆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印象羊庄》 图书
唯一号: 151021020210002488
图表名称: 明代山西会馆
起始页: 0123.pdf
结束页: 0123.pdf
图表类型: 照片
分类号: K878.3
关键词: 山西会馆 建筑遗址

内容

明朝天启年间,羊庄发展为物产丰富、商贾石集的鲁南重镇,人批外地商人来此经商。山西大商人刘理州便在此兴建会馆,为客籍在滕州的晋商设立了坐论一堂的叙语之地。从全国来看,羊庄的山西会馆是建立比较早的。 整个会馆占地20余亩,前后四进院落。一进院设戏台一处,为双层楼阁,可容千余观众;东跨院门前左右各有石狮子一个,每个重约两千斤,刻工精细,姿态雄伟;西跨院是供70多人用餐的餐厅。二进院为佣人住所。东跨院住会馆主事人,西跨院为招待处所。三进院建有大殿、钟鼓楼。东设钟楼一座,钟高2米许,直径1.5米;西设鼓楼,大鼓直径1.5米,高悬梁上;中间有大殿和殿棚,大殿中供奉着“关公夜观春秋”塑像,殿前栽有两棵银杏树;敞棚内悬着历代名人匾额。四进院内建有目前后两排主楼,各五间,并有山西会馆的始建和重修碑记16块。 由于兵荒马乱、年久失修,后来,山西会馆的建筑物全部倒塌殆尽,遗址为现在的镇政府大院。

知识出处

印象羊庄

《印象羊庄》

《印象羊庄》一书就是羊庄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是他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故土寻根、寄托乡情的“图文记忆”,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四德工程建设”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它对突出镇域特色,打造地方品牌,提升城镇品味,繁荣乡村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