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虑故城遗址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印象羊庄》 图书
唯一号: 151021020210002485
图表名称: 昌虑故城遗址
起始页: 0120.pdf
结束页: 0120.pdf
图表类型: 照片
分类号: K878
关键词: 昌虑故城 建筑遗址

内容

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昌虑故城便为其中的一邑。故城遗址位于陶山脚下、薛河北岸的土城村。 明万历、清道光版的《滕县志》中均记载:“昌虑城……亦曰滥城,城周十里有子城”。据说,清末时为防太平天国军队攻城,曾重修此城,女墙修得很完整。民国年间,部分女墙还依稀矗立,北、东、西三门都较完整,西门里有石碑一通,刻文为“方滥城”。丙北角炮台上,有一块长1.5公尺,宽约1公尺的石刻,为“滥邑”字样,后来被自称考古的人盗走。北门楼甚为坚固,有砖制横额“昌虑”二字,柳体正楷,字大如斗,书法苍劲有力,为唐代遗物。抗战前夕,韩复榘亦曾下令重修昌虑城,才把女墙拆平。 “滥城”为春秋时期小邾国的邑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滥设昌虑县,邑城始称“昌虑”,唐代以后渐沦为农村。现遗址为昌虑故城子城,土城村南残存一段墙基,周围四里许内均可见到夯土墙基,其它均夷为平地。1982年地名普查时,经实地考察,此遗址为昌虑古城遗址。

知识出处

印象羊庄

《印象羊庄》

《印象羊庄》一书就是羊庄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是他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故土寻根、寄托乡情的“图文记忆”,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四德工程建设”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它对突出镇域特色,打造地方品牌,提升城镇品味,繁荣乡村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