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富柴班的故事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印象羊庄》 图书
唯一号: 151021020210002457
图表名称: 巨富柴班的故事
起始页: 0101.pdf
结束页: 0101.pdf
图表类型: 照片
分类号: I057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民间传说

内容

巨富柴班的故事。 清朝初年,小赵庄村有位不吝施舍的滕南巨富叫柴班,因其乐善好施,经常有一些乞丐慕名前来,柴班总会让人备饭招待。某日,一乞丐在吃饭时问道:“柴家老爷为何如此大方?任凭我们来吃!”佣人回答道:“老爷说了,你们也不白吃。”“为何? ”乞丐满脸的疑惑。“吃了饭,你们还得把粪拉在我们东家地里。”佣人说道。乞丐心想:“我就不信这个邪,今个就不在你地里拉! ”吃饱之后,乞丐出了柴家门便撒腿就跑,跑一阵走一阵,紧赶慢赶地奔了三天两夜,终于到了今微山夏镇地界。乞丐实在憋不住了,看看也快到微山湖了,于是找了个地方就地解决了问题。之后,他四处打听那是谁家的地,得到的答案很让他失望,竟然说是小赵庄柴家的。据说,柴班家有万顷地,年收万担粮,但为人低调、生活节检。 一曰,有位走村串巷收粮食的货郎来到了小赵庄。货郎在村里遇到了一位穿着朴素的老人,便问道:“老人家,有粮食卖吗? ”老人回答道:“别的粮食到没有,就一瓢疙瘩芝麻,你能跟我到家取吗? ”货郎说:“老人家,你自己端来吧。”“年纪大了,我拿不了。”老人回道。货郎无奈,很不情愿地跟着老人回了家。谁知,货郎一到老人家就惊呆了,见其家宅有二十多亩,建有大门三座,由大门到主房要经过十三重门。院内东、西、北三面均建有瓦舍十几间,四角各建角楼一座。大门里厅房前建有天棚一座,即俗称的“团瓢”。老人指着团瓢说: “就这一瓢把儿,你装走吧。”货郎顿时傻了眼…… 这位老人就是柴班,他的“一瓢疙瘩”芝麻的故事至今还在流传。

知识出处

印象羊庄

《印象羊庄》

《印象羊庄》一书就是羊庄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是他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故土寻根、寄托乡情的“图文记忆”,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四德工程建设”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它对突出镇域特色,打造地方品牌,提升城镇品味,繁荣乡村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