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班”唢呐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印象羊庄》 图书
唯一号: 151021020210002450
图表名称: “崔家班”唢呐
起始页: 0094.pdf
结束页: 0094.pdf
图表类型: 照片
分类号: J648.14
关键词: 唢呐 吹奏乐

内容

羊庄鼓吹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由于土生土长,至今保留了原生态的品质,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铜杆”唢呐,在全国独树-帜,因其演奏风格平和柔美、含蓄细腻、如歌似诉,被称为“平派”。其中,以“崔家班”为代表的唢呐艺术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演奏曲牌众多,技术精湛、韵味浓厚,享有极高的声誉。 “崔家班”的领班、已故的崔怀义老先生是枣庄市“非遗”项目-鲁南鼓吹乐,“平派”、“铜杆”唢呐的传承人。他在师承祖传技艺的过程中,适时改编或创作自己的特色曲目,将本土风俗和生活的内容纳入自己所演奏的作品之中,起到了绘声绘色的效果,所演奏的传统曲目主要有 《将军令》、《敬贤宾》、《清河令》、《十眼井》等;所改编的能体现自己特色的曲目有《一枝花》、《大开门》、《天下大同》、《百鸟朝凤》等。 1987年,老先生曾应邀到北京录制个人磁带,发行全国。2009年,“崔家班”代表“平派”鼓吹乐应邀在中国音乐学院录音,并成功举办了唢呐专场演奏会,得到教授、专家们的高度赞誉。2013年,“崔家班”应邀出席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其表演荣获民间器乐团体优秀演奏奖。2014年,“崔家班”被邀请参加第六届北京传统音乐节,在“四方水土四方乐”汉族传统音乐专场上的演出又获好评。2015年9月,“崔家班”代表鲁西南鼓吹乐受邀参加首届中国民族音乐节,在中央音乐学院专家们对新任领班崔鹏的演奏再一次给予高度评价

知识出处

印象羊庄

《印象羊庄》

《印象羊庄》一书就是羊庄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是他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故土寻根、寄托乡情的“图文记忆”,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四德工程建设”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它对突出镇域特色,打造地方品牌,提升城镇品味,繁荣乡村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