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嫁男婚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印象羊庄》 图书
唯一号: 151021020210002436
图表名称: 女嫁男婚
起始页: 0081.pdf
结束页: 0082.pdf
图表类型: 照片
分类号: K892.22
关键词: 风俗习惯 婚姻

内容

旧时婚嫁,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亲之后若双方同意,就请先生合生辰八字,两人属相和“五行”如不相克,终身大事就基本上定下来了。然后经过议婚、下聘、传启等程序,选定良辰吉日就要结婚了。 女子出嫁前,娘家要准备嫁妆,俗称“陪送”。结婚新房中所用物品,除床外大都可由女方陪送,但由于家庭条件不同,陪送的多少不一。亲朋好友要前去祝贺,叫做“添箱”。添箱之物多为饼干、香烟之类的东西,也有送些钱和衣物、床单之类的。出嫁的前一天,娘家嫂子要把陪送的衣物给放到箱子、橱子和柜子里;把金银首饰、梳妆用具等放在盒底里,叫做“填柜”。出嫁这天,女子上花轿走时要放鞭炮,叫 “发嫁”。此时,出嫁女要哭嫁,哭得越厉害越好,说掉的眼泪是给娘家兄弟们留下的“金豆子”。 男子结婚时,要张灯结彩、摆宴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戚邻里。迎亲于途中或女方家里。过去,先不让下轿,要停一段时间:贴喜联,家中要新郎要披红戴花新娘子到婆家后说是“勒勒性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结婚不再坐轿,新人在进大门时,夫家要把大门关上一会再让进。 现在,用轿车接新娘,下车前也是要“勒性”的,不让尽快下车。其实,这样做不过是为了增加婚事的喜庆气氛罢了,别无他意。新郎、新娘到家后,要进行拜天地、入洞房、撒帐、喝交杯酒、闹洞房等一系列仪式。其中,“拜天地”和“闹洞房”是婚礼最为热闹的阶段。 旧时,结婚三天,新郎、新娘须到同族近房长辈家里磕头,俗称 “上拜”,长辈要赏“磕头礼”。现在,上拜的习俗仍存,但多在结婚当天进行,长辈们也不仅限于同族,亲戚也在其中。婚后,娘家第一次来叫亲,俗称“叫对月”。过去“叫对月”的时间一般是结婚当天双方约定,现在也多为当天进行。社会在发展,婚俗也在悄然变化。

知识出处

印象羊庄

《印象羊庄》

《印象羊庄》一书就是羊庄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是他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故土寻根、寄托乡情的“图文记忆”,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四德工程建设”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它对突出镇域特色,打造地方品牌,提升城镇品味,繁荣乡村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