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场晒粮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印象羊庄》 图书
唯一号: 151021020210002287
图表名称: 打场晒粮
起始页: 0031.pdf
结束页: 0031.pdf
图表类型: 照片
分类号: F762.1
关键词: 晾晒 粮食

内容

过去,收割麦子要一捆一捆的捆好,再用车运到麦场里去脱粒。山区交通不便,运送麦子有不少是用绳拘子捆、扁担挑的。小麦等作物在场里脱粒叫做 “打场”。五六十年代,打场主要是用牛拉碌碡,一圈一圈地转着碾乳,一叉子一叉子地翻挑麦穰。然后,再一锨一锨地扬场,用大扫帚来来回回地打落。 粮食打完后还要进行凉晒,过去晒粮食都在麦场里,一家一片地晒得满满一场。场边树下或临时搭的棚子下,坐着老人或者小孩在那里看着,防人偷是次要的,主要是防鸟兽糟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打场开 «始使用脱粒机,农业逐步奔向机械化。进入新世纪后, 那堆着一垛一垛柴草的麦场渐渐地没了,联合收割机开始进入了田里,并且渐用渐广。现在,打粮扬场的情景不见了,壮观的晒粮场面也没了。粮食机割后都直接被运回了家,晒在了平房顶或水泥地上,也有些人家图省事,干脆直接就卖掉了。

知识出处

印象羊庄

《印象羊庄》

《印象羊庄》一书就是羊庄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是他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故土寻根、寄托乡情的“图文记忆”,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四德工程建设”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它对突出镇域特色,打造地方品牌,提升城镇品味,繁荣乡村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