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特用经济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2352
颗粒名称: 四、特用经济林
分类号: S727.3
页数: 1
页码: 1057-1057
摘要: 《枣庄市志》中对特用经济林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特用经济林 林业

内容

漆树枣庄漆树系枣庄的优良特用经济树种,适生范围较广,抗逆性较强,长势极盛,漆质优良,具有与其他漆树品种不同的优良特性。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峄县志》记载:“松、柏、槐、桧、枫、漆、椒、凛......,邑本山区,其产于山者,不能名也,兹就其可知者录之,……漆、桐、橡可裸可染,其为用尤大,而土人不知治之,任其自生而已。” 枣庄现存的漆树主要残生于东北部的抱犊固山区。重点分布在山亭区北庄乡三道峪、十道峪、孙家峪和徐庄乡岭后村以及东尧山乡河口村附近。1984年夏季调查,漆树中最大树龄13年,最大树高7.1米,最大胸径15厘米。胸径10厘米以上的31株,5至9厘米的76株,1至3年生的幼树约7000余株。现有漆树全部分布在山的阴坡、半阴坡的下部,或者在山峪、水边、沟湾中、表现出耐寒、耐阴、喜潮湿的特性(这和其他漆树品种特性大不相同)。生长在风口处的漆树,干形通直圆满,没有曲干、偏冠现象,抗逆性强。
  主要根系多水平分布于40厘米以上的土层内,再生能力较强。对土壤适应性较广,在中层土、薄层土、堤田址石缝中、微酸微碱性的土壤中,均能生长良好。历史上,由于当地群众对漆树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加之生漆中的漆酚挥发性较强,对人体的皮肤具有高度致敏作用,往往导致发生漆性皮炎,因此群众称漆树为“鬼树”、“瞎妮子树”,一直是年年砍、代代伐。自1980年北庄乡发现大片野生漆树后,乡政府于1982年至1983年从安徽省金寨县和福建省ii,.;1]县先后调进漆树苗50万株,逐村逐户登IL造册,落实生产责任制,发动群众造林40万株。据1984年3月调查,从安徽省引种的漆树成活率为67%,从福建省引种的漆树成活率为79%01982年枣庄市供销部门从安徽省聘请漆农技术员,对三道峪村的漆树进行了开割试验,割试3株,最粗的胸径14.3厘米,最细的4.8厘米,共产生漆1.5斤,平均株产0.5斤,最粗的单株产量0.7斤,达到和超过了全国单株产量。经物理测验,漆骨较硬,质量较好。是年11月,华东地区第四次生漆科研协作会议在枣庄市召开,会议鉴定,枣庄漆树为速生、优质、高产的良种,适宜大力发展。
  茶树枣庄市“南茶北引”开始于1963年,在市抱犊尚林场试种。滕县于1966年开始试种,在店子镇宅子沟引种7亩,蒋子崖引种11亩,均获成功。1971年峰城区萝藤公社前利增、后利增及居沃3个大队试种,茶苗生长良好。
  1972年至1973年,市林业局、烟酒糖茶公司从安徽省芜湖地区广德县引进茶籽8000多斤,在峰城区萝藤公社黄泉、前利增、后利增大队,薛城区南常公社南常二队、八队、十二队、沙沟公社西界沟大队,齐村区税郭公社农场等十几个地方扩大引种试验。
  1972年滕县从江西省引进茶籽1400多斤,分配到龙阳、夏庄、冯卯、店子、山亭等公社和山亭林场试种。1979年全市发展到2120亩,其中薛城区800亩、峰城区618亩、滕县502亩、齐村区200亩,使“南茶北引”在枣庄市获得成功。1973年茶园年均亩产达到171斤。
  1985年全市茶产量为2.15万斤。
  金银花金银花是枣庄市北部山区传统栽培药用植物,是山区农民主要经济收入项目之一。主要分布在山亭区。“文化大革命”期间,金银花种植和产量急剧下降。1978年以后,逐渐发展。80年代市场放开以后,金银花价格回升,1984年每斤为5元,调动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1985年,山亭区发展到1000万墩,全市达到2500万墩。金银花总产量20余万斤。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枣庄市志》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连绵延续经久不衰。明、清至民国,枣庄市今辖区原膝县、峄县所修志书达20种之多。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旧志体例多因袭相沿,内容杂芜俱陈,但所载地方史料,仍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不失为重要文化遗产。”一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使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枣庄市人民政府于80年代初建立了新的修志机构,开始组织编修新方志。1985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史志办公室和市直机关各部门根据《枣庄市志》的编幕要求,开始商定市志各分志篇目。编写篇目的拟定,指导和促进了入志资料的搜集;随着搜集资料的进展,又充实、调整、完善了各分志的篇目。从分志篇目初定起,广大修志人员查档案,阅典籍,录口碑,广征博采,历时三载,搜集文字资料数以千万计,和大量图片、实物。经过对资料考证、筛选,全面开始分志编幕。市志各分志初稿草成以后,市直各部门分别组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等各方面知情人士,反复进行了资料核实和志稿审定。在分志成稿的基础上,市史志办公室总幕合成((冬庄市志》稿,最后由枣庄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地方史志编幕委员审定出版。

阅读

相关地名

滕县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