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建筑业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2193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建筑业管理
分类号: F407.9
页数: 5
页码: 866-870
摘要: 建国前的施工,工匠私人承揽建筑工程,多是临时商定用工人数和工期。
关键词: 建筑业 管理

内容

建国前的施工,工匠私人承揽建筑工程,多是临时商定用工人数和工期。
  建国后的1949年11月,峄县、滕县成立了9个建筑工会,建筑工程由建筑工会统一安排。1956年,建筑工会改为建筑合作社。
  1958年至1965年,全市建筑合作社分别改建为营造厂、建筑公司后,设生产计划股(组),对施工队下达施工计划、考核完成指标、统计完成工作量。1975年,枣庄市成立基本建设委员会,开始执行上级主管机关下达的基本建设计划,,编制定员人数,提报产值、劳动生产率、竣工面积等计划指标。施工企业定期呈报月、季、年报,以控制基本建设投资、施工面积、竣工面积、新增固定资产等数据。1978年,全市健全了计划管理机构,市建委设综合科,全面管理全市基本建设计划,统计完成建安工作量。各施工企业设计划统计科,配有专职计划统计人员,负责本企业施工计划的管理和实施。1984年,市建筑管理总公司成立,负责统计全市建筑企业的806枣庄市志建安工作量。1985年,全市各建筑公司均设立了统计机构,共有专职计划统计人员9人,建筑安装企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全面纳入计划管理。
  1985年枣庄市建筑安装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单位名称第二节设计管理建国前,枣庄地区只有中兴煤矿公司工务处配有专业设计人员。中兴煤矿公司工务处管理全公司的建筑工程,承担本矿区的设计任务。
  1956年2月,枣庄矿务局最早在全市成立设计室,担负矿区的建筑设计任务。1963年:枣庄市供电局成立设计室,负责全市供电系统的专业设计。1965年,枣庄市城市建设局成立规划设计科,承接市内建筑设计任务,枣庄市开始有了工业及民用建筑专业设计队伍。1977年至1984年,全市各区、县及市水利局、市公路段、鲁南化肥厂等相继成立设计室。市、区、县设计室隶属市、区、县城乡建设委员会领导,局、厂设计室,由局、厂自行管理。1984年,枣庄市建筑工程管理总公司成立,统一对全市设计单位登记造册,审查资质,发给设计证书,并定期检查设计质量,评选优秀设计,培训设计人员,提供科技信息。
  1985年,全市颁发工程设计等级证书的有12个单位,其中乙级工、民建设计单位1个,乙级煤炭工业设计单位1个,丙级工、民建设设计单位3个,丁级工、民建设设计单位4个,丙级水利工程测量单位1个,丙级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单位1个,丙级水利和工程勘察设计单位1个。
  第三节施工管理建国前,枣庄地区约有泥瓦木工600余卷二十八建筑业志807人,从事一般修建工作,没有统.一的管理组织。
  建国后,1949年11月成立枣庄、陶庄、薛城、峄城、台儿庄、韩庄和滕县东关、西关、南关等建筑工会,共有建筑工人1500余人。
  建筑工会负责承接建筑任务,调配施工力量,检查工程质量。1956年全市建筑工会统改称建筑合作社。1965年,成立枣庄市建筑联社,统一管理全市建筑合作社。1969年全市建筑队伍发展到1200余人。1975年枣庄市基本建设委员会成立,设施工管理科,负责审查设计、签发施工许可证,检查验收工程质量,处理工程事故。1978年,枣庄市建筑施工管理局成立以后,根据山东省建工局规定,制定《枣庄市建筑施工管理办法》。1981年,全市共有建筑安装施工企业84个,其中国营施工企业1个,集体施工企业7个,乡镇施工企业76个,共10247人。根据工程验收标准,共检查验收276项建筑工程,验收工程合格率达90%以上,全年共处理工程事故3起。1981年3月,枣庄市建筑工程局撤销,枣庄市基本建设委员会设工程技术科,开展技术培训,全年举办施工员培训班1期,培训施工员100余人,并颁发了证书;举办预算员学习班1期,培训预算员200人,并颁发了证书。1984年开始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成立枣庄市建筑工程管理总公司。1985年枣庄市建筑工程管理总公司对全市施工企业进行了资质审查,通过审查颁发证书的施土企业100个,其中二级施工企业3个,三级施工企业10个,四级施工企业55个,五级施工企业32个。全市进行工程质量大检查1次,处理市中区钙塑厂车间基础工程事故1起,举办施工学习班1期,培训施工管理人员100人。
  1985年全市施工队伍总人数达45000人。
  当时,未设定额管理机构,只在各建设、施工单位设有兼职人员,负责贯彻国家建委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计算规则》和山东省政府颁发的《山东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其它取费规定。1958年枣庄矿区建设银行编制了《枣陶矿区建筑工程单位估价表》,统一了枣庄地区的工程造价计算标准。1961年开始,全市的建筑工程定额管理工作由建设银行代理。1973年根据山东省定额和枣庄市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枣庄市建筑安装单位工程估价表》。1975年10月,成立枣庄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建委施工科内设专职定额管理干部,负责检查有关单位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定额及取费标准情况,并对执行中发生的争议事项进行仲裁。1980年,编制了《枣庄市抗震加固工程定额》。1984年成立了枣庄市建筑工程标准定额站,配备了3名专职干部,各区、县建委及各有关建设、施工单位也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定额管理人员。至1985年,全市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房屋修缮工程均纳入标准定额的管理轨道。
  第五节安全管理第四节定额管理枣庄建筑业实行定额管理始于1955年。
  建国前,枣庄地区没有专业施工队伍,一些私人营造业的安全管理均由承包工程的工头负责,领工师傅领人干活,也兼管安全。
  建国后直至1959年,峄县、滕县城市建设局成立后,秘书股配有专职劳动工资人员,兼管安全生产,贯彻执行有关安全规定,处理安全事故。60年代至70年代,枣庄市的基本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的施工方法被半机械化、机械化所代替,施工中不安全因素增加。1976年,枣庄市基建局设施工技术科,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在楼房和厂房施工中,采取脚手架上设安全网等安全措施,还作出工人上班戴安全帽和不戴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工地以及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的规定。在烟囱水塔施工中,又将8口8枣庄市志小脚手架由原来采用悬空架改用井字架吊架。1981年市建工局撤销,由枣庄市建委工程技术科负责安全管理。1984年,市建委成立枣庄市建筑工程管理总公司,负责全市的施工安全。1985年,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一些施工机具安装了先进的安全设施。
  如塔吊设备安装了吨位限制器,电气设备安装了漏电保护器。
  国家颁发的《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及国家有关监督条例、规定,对全市竣工工程质量进行监督验收。
  第七节招标投标第六节质量管理建国前,枣庄地区的施工质量管理多由工头或领工师傅负责。,建国后,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枣庄地区建筑业的质量管理逐步得到加强。50年代初,质量管理由建筑工会和工地施工员负责。1958年至1960年,枣庄、滕县成立建筑公司,城建局也设立了规划设计科(股),配备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工程质量管理,并逐步健全了质量管理规章制度。1975年枣庄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和基本建设局相继成立后,均设有工程技术科。1979年至1984年,建筑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建立了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了专、兼职质量管理人员。此间,各企业积极参加争创“全优工程”活动,推广全面质量管理经验,建立全面质量管理小组。
  1981年撤销市建工局,1984年撤销市建委工程技术科,成立枣庄市建筑工程管理总公司,全市的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至1985年全市建安系统专、兼职质量管理人员人数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要求。
  1985年前,枣庄地区没有质量监督机构,一些重点工程的质量监督验收一般由当地政府的行政领导及有关业务部门负责。
  1985年,成立枣庄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各区、县也相继建立了质量监督站。滕县质量监督站还根据工作需要,设立枣庄、薛城、I、一矿区、柴里矿区、鲁南水泥厂及县城等质量监督网。市、区(县)两级质量监督站根据建国前的20,30年代,枣庄地区建筑工程施工已开始实行招标投标承包制。1923年后枣庄中兴煤矿公司的建筑工程(含井下工程),由公司向各包工柜发招标通知,各包工柜以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工期为主要指标与中兴公司面谈承包。30年代,滕县兴建扶轮中学,由济南铁路局投资,亦采取招标投标承建方式建成。
  建国后直至1975年,枣庄地区的建筑工程,都由建筑主管部门靠行政手段分配任务,承接建筑的多是国营和区、县属集体施工企业。1978年后枣庄市乡镇建筑企业发展,建筑市场出现无证经营、偷工减料、非法转包、划地为牢等情况。1984年,建筑业实行全面改革,开始整顿、开放建筑市场,建筑工程实行招标投标办法。同年底,枣庄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枣庄市建设银行、枣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枣庄市司法局联合成立枣庄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办公室,制订了“枣庄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试行办法”。1985年1月,通告各区、县及市直部门、各大企业,凡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跨度在12米以上、工程造价在1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一律实行招标投标承包制。招标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协商议标3种形式。枣庄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力、公楼,建筑面积1556平方米,砖混结构,4层,1985年4月,首次在全市实行邀请招标,枣庄市建筑工程公司以工程造价、施工工期合理、工程质量优良中标承建。枣庄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建筑面积1547平方米,砖混结构、4层,1985年5月实行邀请招标,滕县城郊建筑公司、峄城区王庄建筑公司、滕县东郭建筑公司3个单位投标,滕县城郊建筑公卷二十八建筑业志80夕司以工程造价合理及最佳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标。枣庄市粮食局直属粮库铁路罩棚,建筑面积2863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1985年7月实行邀请招标,山亭区建筑公司、市中区一、二建筑公司参加投标,市中区第一建筑公司中标承建。市水泥厂扩建工程,框架及砖混结构,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1985年12月由滕县第二建筑公司通过议标承包。
  1985年,全市以招标投标形式发包的工程有20项,总建筑面积为75161.47平方米,工程总造价为1140.975万元,招标工程验收合格率为100%,优良率为20%,平均降低造价7%,缩短工期5%。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枣庄市志》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连绵延续经久不衰。明、清至民国,枣庄市今辖区原膝县、峄县所修志书达20种之多。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旧志体例多因袭相沿,内容杂芜俱陈,但所载地方史料,仍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不失为重要文化遗产。”一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使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枣庄市人民政府于80年代初建立了新的修志机构,开始组织编修新方志。1985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史志办公室和市直机关各部门根据《枣庄市志》的编幕要求,开始商定市志各分志篇目。编写篇目的拟定,指导和促进了入志资料的搜集;随着搜集资料的进展,又充实、调整、完善了各分志的篇目。从分志篇目初定起,广大修志人员查档案,阅典籍,录口碑,广征博采,历时三载,搜集文字资料数以千万计,和大量图片、实物。经过对资料考证、筛选,全面开始分志编幕。市志各分志初稿草成以后,市直各部门分别组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等各方面知情人士,反复进行了资料核实和志稿审定。在分志成稿的基础上,市史志办公室总幕合成((冬庄市志》稿,最后由枣庄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地方史志编幕委员审定出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