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集体建安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218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集体建安企业
分类号: F407.9
页数: 3
页码: 851-853
摘要: 枣庄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1976年由陶庄、沙沟两建筑社合并而成,隶属枣庄市建筑施工管理局。
关键词: 建筑业 集体建安企业

内容

枣庄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1976年由陶庄、沙沟两建筑社合并而成,隶属枣庄市建筑施工管理局。该公司下辖第一、第二、第三施工队和木工、拔丝两车间。1981年初有职工60人,机械设备120台,全部固定资产净值49.88万元。承建的主要项目有:山东十里泉电厂办公楼,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枣庄市麻纺厂第二期厂房,排架结构,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枣庄矿务局机厂金工车间,排架结构,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枣庄市第二汽车运输公司办公楼,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1981年4月,撤销该公司建制,其人员、设备并入枣庄市建筑工程公司。
  市中区第一建筑工程公司1960年组建,始称枣庄建筑社,1976年改建称今名。
  1985年全公司共有职工420人,机械设备55台,380马力,固定资产净值92万元,其中机械设备净值31.8万元,全员平均技术装备率757元/人,为三级集体建安企业。1984年至1985年,承建的主要建筑物有市铁厂炼铁卷二十八建筑业志291炉,市供电局东郊变电所、西郊变电所,市供电局办公大楼,市煤歼石砖厂轮窑,市化肥厂锅炉房等工程项目。
  市中区第二建筑工程公司1968年组建,原为郊区公社建筑队,1982年1月改称市中区第二工区,1984年10月改建称市中区第二建筑工程公司。1985年,共有职工625人,机械设备72台,全部固定资产净值100万元,其中机械设备净值50万元,全员平均技术装备率800元/人,为三级集体建安企业。1980年至1985年,承建完成市百货大楼南楼、市水产公司营业楼、市第一百货商店营业楼、市三江大楼、东风酒楼等工程。
  山亭区建筑工程公司1973年组建。
  1985年有职工545人,固定资产净值49.83万元,其中机械设备净值33万元,全员平均技术装备率609.7元/人,为三级集体建安企业。1982年至1985年,承建的主要项目有山亭区新华书店营业楼、枣庄龙头商场、市直属粮库粮仓等。
  薛城区建筑工程公司1965年组建,始称薛城建筑社,1979年4月改建成薛城区建筑工程公司。1985年公司设4个工程队,1个安装队,有职工428人,机械设备12台,全部固定资产净值92万元,其中机械设备净值33万元,全员平均技术装备率777.1元/人,为三级集体建安企业。1979年至1985年,承建的主要工程项目有枣庄市麻纺厂厂房、枣庄市阀门厂厂房、枣庄市通用机械厂厂房、薛城焦化厂厂房以及薛城电影院(跨度21米,高12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等。
  台儿庄区建筑工程公司1978年前为台儿庄镇建筑社,1978年改建成台儿庄区建筑工程公司。1985年有职工512人,机械设备56台,全部固定资产净值72.6万元,其中机械设备净值31.4万元,全员平均技术装备率613元/人,为三级集体建安企业。1978年至1985年承建的主要工程有:台儿庄影剧院,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高25.5米,跨度24米;台儿庄区水泥厂4座圆仓,高16.4米,直径8米;台儿庄区烤胶厂减水剂车间,高16.4米;台儿庄区水泥厂包装车间,框架结构,跨度15米,高20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工程质量均达合格。
  峄城区建筑工程公司成立于建国初期,始称峄城建筑社,有职工80人,1962年改称为城关公社建筑队,1976年9月正式定名峄城区建筑工程公司。1985年,有职工400人,机械设备55台,设5个工程队,1个预制厂,1个维修车间,全部固定资产净值51万元,其中机械设备净值29.5万元,全员平均技术装备率714.3元/人,为三级集体建安企业。1976年至1985年承建的主要工程项目有:峄城区毛纺厂厂房,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跨度12米,建筑面积8425平方米;峰城区委办公楼,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469平方米;峄城区玛钢厂玛钢车间,高13米,建筑面积2155平方米。
  滕县第一建筑工程公司‘1963年成立,始称建华建筑木瓦合作社,有职工660人,1976年改建为滕县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1985年,有职工997人,固定资产净值235.2万元,为三级集体建安企业。1963年至1985年承建的主要工程有滕县电影院、岩马水库大闸、南沙河“七0”型焦炉、山亭煤矿办公大楼和煤仓走廊、鲁沪输油管道泵站、滕县烟厂联合车间,以及柴里煤矿宿舍楼、游艺楼、办公楼、200立方滑模水塔、60米滑模烟囱等。
  滕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1973年由县建筑一公司调出部分人员建立,时称滕县建筑工程三队,有职工162人,1977年改称为滕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1985年有职工600人,全部固定资产净值86.4万元,其中机械设备净值64.8万元,全员平均技术装备率120.23元/人,为县属三级集体建安企业。
  1975年至1985年承建的主要工程有:鲁南792枣庄市志化肥厂锅炉房,高度30米,跨度17.5米,钢筋棍凝土框架结梅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鲁南化肥厂压缩机房,高26.4米,跨度20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滕县平板玻璃厂原料车间,高26.18米,跨度24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枣庄市阀门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车间2座,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滕县安装公司1981年10月正式成立,1984年10月改为滕县安装公司,为县属三级集体施工企业。1985年有正式职工80人,固定资产净值55万元,其中机械设备净值43万元,全员平均技术装备率1323元/人,设电气安装队、锅炉安装队,年工作量300万元。该公司组建后承建的主要工程项目有滕县平板玻璃厂生产设备及电气安装。
  滕县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1984年6月成立,为二级联营建安企业。1985年有职工20%人,固定资产净值414.39万元,其中机械设备净值205万元,全员平均技术装备率978元/人。承建完成的工程有徐州矿山机械厂、十里泉发电厂输煤系统工程、鲁南化肥厂厂房、市印染厂厂房、市国棉二厂厂房、滕县平板玻璃厂厂房。该公司还在胜利油田、中原油田、华东石油学院以及德州市、济南市、蚌埠市、徐州市等承建大中型工、民建筑工程。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枣庄市志》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连绵延续经久不衰。明、清至民国,枣庄市今辖区原膝县、峄县所修志书达20种之多。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旧志体例多因袭相沿,内容杂芜俱陈,但所载地方史料,仍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不失为重要文化遗产。”一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使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枣庄市人民政府于80年代初建立了新的修志机构,开始组织编修新方志。1985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史志办公室和市直机关各部门根据《枣庄市志》的编幕要求,开始商定市志各分志篇目。编写篇目的拟定,指导和促进了入志资料的搜集;随着搜集资料的进展,又充实、调整、完善了各分志的篇目。从分志篇目初定起,广大修志人员查档案,阅典籍,录口碑,广征博采,历时三载,搜集文字资料数以千万计,和大量图片、实物。经过对资料考证、筛选,全面开始分志编幕。市志各分志初稿草成以后,市直各部门分别组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等各方面知情人士,反复进行了资料核实和志稿审定。在分志成稿的基础上,市史志办公室总幕合成((冬庄市志》稿,最后由枣庄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地方史志编幕委员审定出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