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供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95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供电
分类号: F407.61
页数: 8
页码: 671-678
摘要: 建国前,枣庄没有专门的供电机构,各发电厂(所)发电后,直接输送给周围厂家、店铺和居民,作为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因此,发、供电是由同一机构管理。
关键词: 电力发展 供电

内容

建国前,枣庄没有专门的供电机构,各发电厂(所)发电后,直接输送给周围厂家、店铺和居民,作为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因此,发、供电是由同一机构管理。1954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急剧增加,电厂不断恢复和新建,电网开始出现,于是有了专门的供电机构和供电工人。从1960年开始逐渐形成了包括枣庄市及临近一些县的枣滕电网。
  第一节线路枣庄地区供电事业,是从中兴煤矿公司电机厂的建立开始发展起来的。1913年,从电机厂到第一号大井各处敷设了3000伏高压电缆。
  滕县电灯股份有限公司1920年发电机组投产运行后,敷设了包括高压和低压在内的供电线路总长度不足15公里,最长的一条线路仅2公里。
  1935年,中兴煤矿公司电务处在惠工村和十里泉水泵房分别建造了变电所,把电厂馈出线电压3千伏升为12千伏,向十里泉水泵房送电。枣庄惠工村至十里泉水泵房线路全长10华里,全部用水泥杆基。这是当时线路距离最长、电压等级最高的一条高压输电线,也是电务处电灯匠在架设线路过程中,工程规模最大的一次施工。
  1939年,电气课开始架设枣庄惠工村—十里泉水泵房—峄县供电线路的后期工程。
  十里泉水泵房至峄县线路从十里泉水泵房出线,电压等级为3千伏,用水泥杆架设。
  1942年夏天,电气课开始筹建架设枣庄至陶庄输电线路。输电线路由日本技术人员和电务处电灯匠具体施工,电杆为方形水泥电杆,直角瓷瓶,裸铜导线,电压等级33千伏,线路长度40华里。枣庄至陶庄输电线路,是枣庄第一条电压等级为33千伏的高压输电线路。后来,又架设了一条枣庄至西陶庄的低压线路。
  建国后,滕县地方自办发电厂以3300伏配电线路对外供电。
  1954年,在枣庄电厂恢复过程中,从贾汪至枣庄的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开始施工建设。贾枣输电线路,自贾汪发电厂至枣庄发电厂,全长54.7公里,导线型号AC-709-电压等级35千伏,于1954年11月投入运行。
  卷二十电力工业志611枣陶输电线路,自枣庄发电厂至陶庄变电所,线路长度20公里,导线型号AC-50,电压等级为35千伏,1955年7月正式投入运行。
  1956年3月,新建了一条从枣庄电厂到街里的配电线路,电压等级为3千伏,线路长度1公里。
  1961年级索电厂运行发电之后,架设了2条高压输电线路至柴里煤矿,4条线路至级索公社农村,电压等级6.3千伏。
  1955年至1960年,枣庄先后架设的输电线路有: 枣洪线自枣庄电厂变电所至洪村变电所,线路长度11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50,1955年7月投入运行。
  陶洪线自陶庄变电所至洪村变电所,线路长度9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50,1955年7月投入运行。,韩陶线自韩庄电厂至陶庄变电所,线路长度31.3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185,1958年3月投入运行,陶官线自陶庄变电所至官桥变电所,线路长度24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95,1959年10月投入运行。
  何官线自何庄变电所至官桥变电所,线路长度10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70,1959年10月投入运行。
  枣冶线自枣庄发电厂变电所至冶钢埠变电所,线路长度8.66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70,1959年7月投入运行。,滕何线自滕县发电厂变电所至何庄变电所,线路长度5.6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M-50,1960年7月投入运行。,1962年至1966年期间,枣滕电网又增设了一批新线路: 枣郭线自枣冶线#32杆T接至郭里集变电所,线路长度2.4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95,1964年投入运行。
  陶薛线自陶庄变电所至薛城变电所,线路长度14.5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70,1965年12月投人运行。
  滕大线自滕县发电厂变电所至大坞变电所,线路长度13.9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50,1966年5月投入运行。
  韩王线自韩庄电厂变电所至王庄变电所,线路长度13.6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50,1966年6月投入运行。
  薛微线自薛城变电所至微山变电所,线路长度10.84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70,1966年5月投入运行。
  南郭线自枣庄电厂十里泉发电所变电所至郭里集变电所,线路长度6.6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95,1966年12月投入运行。
  1967年至1976年期间,枣滕电网又新增设了一批供电线路: +夏线自十里泉发电所变电所至夏庄变电所,线路长度26.18公里,电压等级110千伏,导线型号AC-120,1967年3月投入运行。
  夏鲁线自夏庄变电所至鲁南化肥厂变电所,线路长度14.7公里,电压等级110千伏,导线型号AC-95,1970年11月投入运行。
  十临线自十里泉发电所变电所至临沂变电所,线路长度80.68公里,电压等级110千伏,导线型号AC-95,1970年4月投入运行。
  夏骥线自夏庄变电所至a城变电所,线路长度23.54公里,电压等级110千伏,导线型号AC-120,1974年1月投入运行。
  大嗒线自大屯发电厂变电所至骥城变电所,线路长度14.30公里,电压等级110千伏,导线型号AC-120,1974年1月投入运622枣庄市志行。
  夏官II线自夏庄变电所至官桥变电所,线路长度10.57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185,1970年2月投入运行。
  台苍线自台儿庄变电所至苍山斜沟变电所,线路长度34.33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50,1968年4月投入运行。
  鲁山线自鲁南化肥厂变电所至山亭变电所,线路长度19.99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50,1972年10月投入运行。
  滕南线自滕县电厂变电所至南沙河变电所,线路长度7.14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50,1972年12月投入运行。
  十郭线自十里泉发电所变电所至郭里集变电所,线路长度6.56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150,1973年12月投入运行。
  枣东线自枣庄发电厂变电所至东鬼山变电所,线路长度12.93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MJ-50,1973年5月投入运行。
  骥柴(西)线自骥城变电所自柴里变电所,线路长度10.56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120,1974年9月投入运行。
  ff" J23大线自4城变电所至微山大卜湾变电所,线路长度5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50,1975年3月投入运行。
  aff J3留线自骥城变电所至微山留庄变电所,线路长度18.5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50,1976年6月投入运行。
  夏焦线自夏庄变电所至薛城焦化厂变电所,线路长度9.05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70,1975年4月投入运行。
  十峰线自十里泉发电所变电所至峰城变电所,线路长度7.32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50,1975年5月投入运行。
  韩刘线自韩庄发电厂至刘桥变电所,线路长度2.98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120,1976年12月投入运行。
  滕骥线自滕县发电厂变电所至a城变电所,线路长度22.2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95,1974年11月投入运行。
  何冯线自何庄变电所至冯卯变电所,线路长度22.2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50,1973年11月投入运行。
  鲍沟T线自骥滕线“61杆基T接至鲍沟变电所,线路长度0.5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95,1976年1月投入运行。
  从1977年至1984年,枣滕电网又新增设一批供电线路: 十夏线自十里泉发电厂至夏庄变电所,线路长度31.25公里,电压等级220千伏,导线型号AC-400,1979年10月投入运行。
  宁夏线自洪山口0150杆至夏庄变电所,线路长度57.527公里,电压等级220千伏,导线型号AC-400,1979年4月投入运行。
  十莱线自十里泉发电厂至莱芜电厂,枣庄供电局管线路长度87.94公里,电压等级220千伏,导线型号LGJQ-400,1981年7月投入运行。
  +辛线自十里泉发电厂至辛店电厂,枣庄供电局管线长度90.669公里,电压等级220千伏,导线型号LGJQ-400,1982年12月投入运行。
  鲁东线自鲁南化肥厂变电所至滕东变电所,线路长度15.419公里,电压等级110千伏,导线型号AC-180,1979年8月投入卷二十电力工业志613运行。
  西郊T线自十夏线“13杆T接至西郊变电所,线路长度2.5公里,电压等级110千伏,导线型号AC-120,1978年9月投入运行。
  十西线自十里泉发电厂至西郊变电所,线路长度7.213公里,电压等级110千伏,导线型号AC-240,1979年9月投入运行。
  +南厂联络线自十里泉发电厂至枣庄发电厂十里泉发电所,线路长度7.25公里,电压等级110千伏,导线型号LGJ-150,1980年投入运行。
  十枣线自十里泉发电厂至枣庄北郊变电所,线路长度13.970公里,电压等级110千伏,导线型号LGJ-240,1982年4月投入运行。
  枣东线自枣庄北郊变电所至滕东变电所,线路长度44.938公里,电压等级110千伏,导线型号LGJ-185,1982年4月投入运行。
  +峰线自十里泉发电厂至峄县变电所,线路长度6.812公里,电压等级110千伏,导线型号LGJ-185,1983年8月投入运行。
  台泥线自台儿庄变电所至泥沟变电所,线路长度13.038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70,1979年4月投入运行。
  羊庄T线自鲁山线#17杆T接至羊庄变电所,线路长度3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50,1977年9月投入运行。
  大岗线自大坞变电所至岗头变电所,线路长度15.8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70,1978年4月投入运行。
  界河T线自何冯线#58杆T接至界河变电所,线路长度18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70,1979年9月投入运行。
  夏泵线自夏庄变电所至滕县输油管道泵站变电所,线路长度10.853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120,1979年3月投入运行。
  骥泵线自骥城变电所至滕县输油管道泵站变电所,线路长度13.5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120,1978年6月投入运行。
  郭齐线自郭里集变电所至齐村化肥厂变电所,线路长度5.1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70,1979年7月投入运行电石线自枣北变电所至枣庄电石厂变电所,线路长度2.4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120,1979年10月投入运行。
  西矽线自西郊变电所至矽铁厂变电所,线路长度4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185,1979年9月投入运行。
  东化线自滕东变电所至滕县化工厂变电所,线路长度1一1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AC-50,1978年5月投入运行。
  西枣线自西郊变电所至枣北变电所,线路长度1.523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LGJ-150,1980年3月投入运行。
  西洪线自西郊变电所至洪村变电所,线路长度11.843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LGJ-95,1980年3月投入运行。
  滕姜线自滕县电厂至姜屯变电所,线路长度6.7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LGJ-70,1980年7月投入运行。
  东厂线自滕东变电所至滕北变电所,线路长度5.2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LGJ-185,1981年12月投入运行。
  枣西线自枣北变电所至西尧山变电所,线路长度12.755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LGJ-50,1981年9月投入运行。
  614枣庄市志滕北线自滕东变电所至滕北变电所,线路长度5.2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LGJ-120,1981年9月投入运行。
  滕化线自滕东变电所至滕县化肥厂变电所,线路长度4.6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LGJ-150,1980年5月投入运行。
  猫柴(东)线自骥城变电所至柴里变电所,线路长度6.5公里,电压等级35千伏,导线型号LGJ-120,1981年1月投入运行。
  1985年枣滕电网增设了峰甘线、王涧线两条35千伏输电线路。两线路分别于11月、9月投入运行。
  到1985年底,枣滕电网已经建成4条22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长度266.6公里;13条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长度217.6公里;50条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长度454.6公里。总计输电线路67条,线路长度为925.8公里。这些密集的输电线路网把十里泉电厂所发的电输往鲁南各地。
  第二节变·电建国前,枣庄供电事业发展缓慢。电厂发电后,为了供给用户使用,只设有几台变压器,没有专门的变电所。直到1925年,中兴煤矿公司电务处才在十窑设立了变电所,以供市场、居民用电。1935年,又在惠工村和十里泉水泵房建造了较大规模的变电所,以供较远距离的输变电之用。
  建国后,枣庄市电力工业发展推动了供电事业的发展。到1985年底,已建起了220千伏变电所1座,变压器2台,合计容量240000KVA(千伏安);110千伏变电所8座,变压器14台,合计容量357000KVA;35千伏变电所21座,变压器40台,合计容量192950KVA。总计变电所30座,变压器56台,总容量789950KVAO 中兴煤矿公司电机厂曾敷设了3000伏高压电缆,但变电情况已无可考。
  1920年,滕县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发电机的一次电压是2300伏,经过变压器二次电压是220伏与110伏。一般照明用电电压等级为110伏,动力用电电压等级为220伏。当时滕县电灯公司配电变压器计有10余台,安置在滕县县城内。
  1925年,枣庄镇的一些绅士和商人,向中兴煤矿公司请求为市场、商铺、居民安装电灯,得到了公司的准许。初期有十窑变电所出线,电压110伏。后期改变线路运行方式,在市场上安装变压器1台,容量180千伏安,仍然以110伏电压供电。
  1935年,电务处在枣庄各地设置的分电所和变压器不断增多起来,但是分电所的规模很小,一般只设有150千伏安或10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变压器总计有22座,其中地面13座,共计容量为1665千伏安,井下9座,共计容量1080千伏安,均为50周率,电压高压3000伏,低压220伏和110伏。
  同年,电务处还在惠工村和十里泉水泵房建造了变电所,使用上海新通公司制造的250千伏安变压器,把电厂馈出线电压3千伏升为12千伏,向十里泉水泵房送电。
  1939年,中兴煤矿电气课架设十里泉水泵房至峄县城的3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并在峄县城内设有2台配电变压器,变压为110伏。
  1942年夏天,电气课在电厂西烟囱背后,专门设立一座变电所,设有日本芝浦电器公司制造的1500千伏安单相变压器4台,其中1台备用,采用r/△接线方式,升为33千伏,向陶庄送电。同时,陶庄分矿也设有1座变电所,安装日本芝浦电气公司制造的1000千伏安单相变压器4台,3台投入运行,1台备用,r/△接线方式。
  1954年,在贾枣输电线路架设的同时,枣庄电厂和贾汪电厂分别新建了变电所,各自设置了1台35/3.15千伏、3200千伏安室卷二十电力工业志625外变压器及其控制设备。
  1955年,在陶庄变电所设置了35/6.3千伏、2400千伏安变压器2台。
  1956年,在枣庄街里安装了1台容量为60千伏安的单相变压器,专供居民生活用电。
  1958年,峰山钢铁厂发电厂设立2400千伏安主变压器I台,750千伏安变压器1台,2台变压器均系沈阳变压器厂制造。
  1959年,第十一列车电站安装厂用变压器1台,容量为500千伏安,为苏联制造。
  1954年至1961年期间,枣庄市先后建立了一批35千伏变电所。
  枣庄电厂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16300千伏安。一号变容量3200千伏安,电压38.5/3.15千伏,1954年12月投入运行。
  二号变容量5600千伏安,电压38.5/3.15千伏,1956年5月投入运行。三号变容量7500千伏安,电压38.5/3.15千伏,1960年5月投入运行。
  陶庄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8400千伏安。一号变和二号变容量同为4200千伏安,电压35/6.3千伏,1955年投入运行。
  洪村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8900千伏安。一号变容量5600千伏安,二号变容量3200千伏安,电压同为35/6.3千伏,1957年5月投入运行。
  官桥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8000千伏安。一号变容量5600千伏安,二号变容量2400千伏安,电压同为35/6.3千伏,1959年10月投入运行。
  刘村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2400千伏安1台,电压35/6.3千伏,1959年10月投入运行。
  冶钢埠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5600千伏安1台,电压35/6.3千伏,1959年7月投入运行。后改建为郭里集变电所。
  官口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1000千伏安1台,电压35/6.3千伏,1961年6月投入运行,后停止运行。
  何庄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1000千伏安1台,电压35/6.3千伏,1959年10月投入运行。后停止运行。
  滕县电厂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3200千伏安1台,电压35/6.3千伏,1961年2月投入运行。.1960年至1962年期间,枣庄市出现了农村照明和农田电力排灌,农电用变压器48台,合计容量为2458千伏安。
  1962年至1966年期间,枣庄市又修建了一批35千伏的变电所和台儿庄110千伏变电所。
  台儿庄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5600千伏安1台,电压110/35/10千伏,1965年6月投入运行。
  薛城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1000千伏安1台,电压35/6.3千伏,1965’年12月投入运行。
  王庄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2400千伏安1台,电压38.5/10千伏,1966年10月投入运行。
  大坞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2400千伏安1台,电压35/10千伏。1966年11月投入运行。
  枣庄电厂+里泉发电所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15000千伏安1台,电压38.5/6.3千伏,1966年12月投入运行。
  1965年,枣庄市的农电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仅输电变压器容量就达1130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容量达13970千伏安。
  1967年至1976年期间,枣庄市又先后修建了一批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所。
  夏庄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40000千伏安。一号变与二号变容量同为20000千伏安,电压110/38.5/10千伏,一号变1967年3月投入运行,二号变1970年9月投入运626枣庄市志行。
  鲁化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25000千伏安。一号变容量15000千伏安,电压110/38.5/6.3千伏,1970年11月投入运行;二号变容量10000千伏安,电压110/38.5/6.3千伏,1971年4月投入运行。
  山亭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1800千伏安1台,电压35/10.5千伏,1972年10月投入运行。
  南沙河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1500千伏安。一号变与二号变容量同为750千伏安,电压35/0.4千伏,1972年12月投入运行。
  峰城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6400千伏安。一号变与二号变容量同为3200千伏安,电压35/6.3千伏,一号变1976年5月投入运行。
  东亮山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1800千伏安’1台,电压35/10.5千伏,1973年5月投入运行。
  冯卯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3200千伏安1台,电压35/10.5千伏,1974年11月投入运行。
  鲍沟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单相3X500千伏安1台,电压35/6千伏,1976年1月投入运行。
  刘桥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2400千伏安1台,电压35八0.5千伏,1976年12月投入运行。
  柴里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8000千伏安1台,电压35/6.3千伏,1974年9月投入运行。
  薛城焦化厂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5600千伏安1台,电压35/0.5千伏,1975年4月投入运行。
  1976年,枣庄市农电事业进一步发展。
  全市农电变压器容量为177535千伏安。
  1977年至1984年期间,枣庄市新建夏庄一座220千伏变电所和一批110千伏、35千伏变电所。
  夏庄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120000千伏安1台,电压220八10/38.5千伏,1979年4月投入运行。
  西郊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51500千伏安。一号变容量20000千伏安,电压110/38.5/6.3千伏,1978年9月投入运行;二号变容量31500千伏安,电压110/38.5/11千伏,1980年4月投入运行。
  滕东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31500千伏安1台,电压110/38.5八1千伏,1979年8月投入运行。
  枣北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40600千伏安,一号变容量20000千伏安,电压110/38.5/6.3千伏,1981年4月投入运行。
  猫城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51500千伏安。一号变容量20000千伏安,电压110/38.5/11千伏,1977年4月投入运行;二号变容量31500千伏安,电压110/38.5/11千伏,1977年11月投入运行。
  泥沟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5600千伏安1台,电压35八1千伏,1978年5月投入运行。
  羊庄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2400千伏安1台,电压35/10.3千伏,1977年9月投入运行,岗头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3400千伏安。一号变容量1000千伏安,电压35/6.3千伏,1978年4月投入运行;二号变容量2400千伏安,电压35/6.3千伏,1980年12月投入运行。
  界河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3150千伏安1台。电压35/6.3千伏,1979年9月投入运行。
  泵站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13020千伏安。一号变容量6300千伏安,电压35/6.3千伏,1978年6月投入运行;二号变容量卷二十电力工业志6276300千伏安,电压35/6.3千伏,1978年6月投入运行。三号变容量420千伏安,电压35/0.4千伏,1978年6月投入运行。
  滕县化肥厂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1000千伏安。一号变容量5000千伏安,电压35/6.3千伏,1980年5月投入运行;二号变容量5000千伏安,电压35/6.3千伏,1980年8月投入运行。
  滕县化工厂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4300千伏安。一号变容量1800千伏安,电压35/0.09千伏,1978年5月投入运行;二号变容量2500千伏安,电压35/0.09千伏,1981年n月投入运行。
  齐村化肥厂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2000千伏安。一号变与二号变容量同为1000千伏安,电压35/0.4千伏,1979年9月投入运行。
  矽铁厂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10750千伏安。一号变容量10000千伏安,电压35/0.4千伏,1979年9月投入运行;二号变容量750千伏安,电压35/0.4千伏,1979年9月投入运行。
  枣庄市电石厂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3200千伏安1台,电压35/6千伏,1979年10月投入运行。
  姜屯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8000千伏安1台,电压35/10.5千伏,1980年7月投入运行。
  西亮山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5600千伏安1台,电压35/10千伏,1981年12月投入运行。
  滕北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8000千伏安1台,电压35/10.5千伏,1981年9月投入运行。
  峰城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25000千伏安1台,电压110/38.5/11千伏,1983年6月投入运行。
  滕西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41500千伏安。一号变容量为31500千伏安,电压110/38.5/11千伏,1981年6月投入运行。
  狄庄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6300千伏安1台,电压35八0.5千伏,1983年5月投入运行。
  北庄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3150千伏安1台,电压35/10.5千伏,1983年12月投入运行。
  级索变电所全所变压器容量5000千伏安1台,电压35/10.5千伏,1984年12月投入运行。
  1985年枣滕电网新增设了甘沟,涧头2座电压为35/10.5千伏变电所。两变电所分别于n月、9月投入运行。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枣庄市志》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连绵延续经久不衰。明、清至民国,枣庄市今辖区原膝县、峄县所修志书达20种之多。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旧志体例多因袭相沿,内容杂芜俱陈,但所载地方史料,仍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不失为重要文化遗产。”一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使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枣庄市人民政府于80年代初建立了新的修志机构,开始组织编修新方志。1985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史志办公室和市直机关各部门根据《枣庄市志》的编幕要求,开始商定市志各分志篇目。编写篇目的拟定,指导和促进了入志资料的搜集;随着搜集资料的进展,又充实、调整、完善了各分志的篇目。从分志篇目初定起,广大修志人员查档案,阅典籍,录口碑,广征博采,历时三载,搜集文字资料数以千万计,和大量图片、实物。经过对资料考证、筛选,全面开始分志编幕。市志各分志初稿草成以后,市直各部门分别组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等各方面知情人士,反复进行了资料核实和志稿审定。在分志成稿的基础上,市史志办公室总幕合成((冬庄市志》稿,最后由枣庄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地方史志编幕委员审定出版。

阅读

相关地名

知州事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