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政治协商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65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政治协商活动
分类号: D628
页数: 3
页码: 364-366
摘要: 枣庄市政协组织一经建立,即加强了与市委、市政府,与各区县政协,与外地市政协以及各委员之间的广泛而密切地联系。主要采取如下几种方式:(一)定期组织阅读文件。
关键词: 政治协商会议 政治协商活动

内容

枣庄市政协组织一经建立,即加强了与市委、市政府,与各区县政协,与外地市政协以及各委员之间的广泛而密切地联系。主要采取如下几种方式:(一)定期组织阅读文件。
  规定每星期四为非驻会政协领导集体阅读;(二)举行报告会。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六中全会以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重大会议及文件,都分别举行政协委员报告会;(三)每逢国庆、元旦、春节、中秋、“五一”节,都召集委员茶话会或欢庆会;(四)召开区县政协办公室主任联席会议,汇报交流工作情况;(五)接待台湾及港澳同胞或国外旅游观光、探亲人员;(六)接待省内外兄弟地、市、县来枣参观旅游团体;(七)以办小报和信函的形式与全体委员保持经常的联系,通报政协各项活动,交流信息;(j劝召集各种座谈会。主要有落实委员及知识分子政策座谈会、农村责任制和社队企业多种经营座谈会、市场物价问题座谈会、文物保护座谈会、叶剑英国庆谈话和廖承志给蒋经国的信座谈会、纪念辛亥革命及孙中山诞辰座谈会等;(九)登门走访慰问离退休政协老干部,政协派人走访看望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组织学习枣庄市政协自始至终把组织委员们学习列入政协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从一届一次会议就设立学习委员会,先后下设区县、矿务局等7个学习委员会分会。学习内容随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而确定。学习方式灵活多样,调动了委员们搞好四化建设的积极性。市政协常委、农工民主党成员、陶庄中心医院牙科医师李海亭在学习中提高了思想认识,主动把早年积攒的宋、元、朋、清和民国初期的货币计2960件,以及若干历史珍贵文物全部无304枣庄市志偿奉献给国家。
  三、提案处理1980年5月枣庄市政协恢复工作,到1985年三届三次会议,共收到提案888件。
  提案涉及政治、经济、科教文卫各个方面。市政协历届历次会议均设立提案审查委员会和提案办公室,认真进行搜集整理、交办、催办、转发提案工作。收到提案后立即进行审查分类,送交有关部门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及时答复提案人。市政协常委会每年向全体委员报告提案处理情况,提请委员会议审议通过。
  工作组到全市各条战线视察参观105次;受省政协委托,组织驻枣省政协委员视察参观6次。每次视察之后及时写出总结报告,1980年政协工作组发现29起殴打小学教师事件,其中有一名区文化局副局长殴打教师。
  工作组当即对事件进行了调查处理,报经市委批准,给予该局长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处分。
  政协工作还经常组织委员们到外地,如曲阜、泰安、文峰山、徐州、临沂、连云港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认识。并多次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激励斗志。
  四、编印文史资料六、咨询服务自1980年5月恢复政协工作到1985年底,征集到有较高史料价值的文史资料225篇,计180多万字。如军事方面的《远征军出国抗战》、《日军沙沟投降记》、《交警队川北起义经过》以及有关台儿庄大战、滕县保卫战方面的资料;工业方面有《我国汞矿二、三事》、《中兴公司的经济技术管理》等;文教方面的有《台儿庄大战民歌》、  1984年市政协三届九次常委会议决定成立咨询服务处,设立咨询服务办公室,配备人员开展工作。先从枣庄市的资源优势煤炭抓起,设立4个煤炭开发技术服务点,在小煤井的技术改造、新井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提供了技术和信息。而后相继开展了建筑设计、能源节约、外文翻译等咨询服务工作。咨询处还举办了中医培训、针灸和气功学习班。
  七、落实委员政策五、组织视察1980年5月恢复政协到1985年底,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枣庄市政协重视并积极协助市委、市政府落实委员政策。
  根据政策应该落实的委员全市共89人,其中省政协委员2人,市政协委员50人,区县政协委员37人,到1985年底已全部落实。
  卷九政权志305枣庄市历届政协常务委员界别情况统计表枣庄市历界政协委员界别构成情况统计表注:表内数字皆属各届一次会议时的数字。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枣庄市志》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连绵延续经久不衰。明、清至民国,枣庄市今辖区原膝县、峄县所修志书达20种之多。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旧志体例多因袭相沿,内容杂芜俱陈,但所载地方史料,仍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不失为重要文化遗产。”一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使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枣庄市人民政府于80年代初建立了新的修志机构,开始组织编修新方志。1985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史志办公室和市直机关各部门根据《枣庄市志》的编幕要求,开始商定市志各分志篇目。编写篇目的拟定,指导和促进了入志资料的搜集;随着搜集资料的进展,又充实、调整、完善了各分志的篇目。从分志篇目初定起,广大修志人员查档案,阅典籍,录口碑,广征博采,历时三载,搜集文字资料数以千万计,和大量图片、实物。经过对资料考证、筛选,全面开始分志编幕。市志各分志初稿草成以后,市直各部门分别组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等各方面知情人士,反复进行了资料核实和志稿审定。在分志成稿的基础上,市史志办公室总幕合成((冬庄市志》稿,最后由枣庄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地方史志编幕委员审定出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