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对外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428
颗粒名称: 第七章 对外贸易
分类号: F752
页数: 2
页码: 474-475
摘要: 迄1985年,市中区历史上未曾设立区属对外贸易专业机构。建国前,境内出口商品系私人经营,以煤炭、粮油、土特产品为大宗。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对外贸易

内容

迄1985年,市中区历史上未曾设立区属对外贸易专业机构。建国前,境内出口商品系私人经营,以煤炭、粮油、土特产品为大宗。1902年,枣庄煤炭出口,经上海港运销日本、小吕宋等地。1905~1937年,枣庄出口煤炭61万吨。其间日本东京瓦斯会社、八蟠制铁株式会社、广岛瓦斯电轨株式会社都曾进口枣庄煤炭。1922年,枣庄中新街洪家“通聚”货栈为上海私商代购皮毛、土产品出口。1928年,有北马道赵家牛皮行收购牛皮运往天津出口,中新街单家“晋泰”货栈收购土特产品运往上海出口。
  民国年间,境内进口·商品以煤油、布匹、火柴、铁丝、圆钉为大宗。
  建国后,1949~1971年境内出口农副产品是由基层供销社代购,经县、市土产经理部转送充州、济宁、青岛等地外贸部门出口,出口商品有皮张、猪肠衣、鲜蛋、花生仁、干鲜果等。1954年,济宁畜产支公司派遣2名技术员在境内齐村、郭村等地指导发展和收购畜产品出口。1964年,基层供销社为外贸代购牛羊等皮张6936张,羊毛13269斤,栗子110担,柿饼553担。
  1972年,枣庄市对外贸易综合公司在境内成立,同年公司改建为局。境内出口工业产品由市外贸部门直接组织收购;出口农副产品收购业务仍由基层供销社代为承担。是年境内出口商品增加冻猪肉、猪大油、槐叶粉、梧桐木。1973年,市外贸部门从黄县聘请6名草编技术员在齐村、郭里集等地传授编织技术,发展玉米皮制品生产,扩大出口品种,但效益不佳,不久生产停止。1974年,基层社为外贸代购绵羊毛12728斤,兔毛1809斤,山羊板皮5289张,牛皮948张,猾皮487张,黄狼皮614张,兔皮617张。
  1985年,市中区涝坡肠衣厂供应出口猪肠衣10万根,猪鬃200箱。是年基层社收购畜产品总值达59.4万元,为1975年的1.4倍,实行多渠道经营。
  1978年后,境内出口商品原由基层社代购的品种逐步改为市外贸有关公司直接收购。
  1973~1985年,境内市属工业产品出口:1973年市矾土矿供应出口铝矾土5160吨;1979年市陶瓷二厂供应出口杯碟8000套;1980年市冶化研究所供应出口铝铁20吨,市麻纺厂供应出口麻袋60万条;1981年市劳教所及市中区焦宝石矿供应出口焦宝石2429吨,市铁合金厂供应出口碳化硅791吨;1983年市新兴针织厂供应出口汗背心3166打;1984年市磁化硅厂供应出口碳化硅2714吨,市棉纺一厂供应出口棉纱575件;1985年市橡胶厂供应出口各种胶管50万米,市麻纺厂供应出口麻袋178万条。
  进口商品,50年代境内有煤油、食糖、自行车、捷克兰布和苏联大花布等。1980--1985年,进口商品则以复合化肥、木材、钢材、卷烟为大宗。

知识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包括市区及周围11个乡镇,总面积375平方公里,1985年人口32.8万人。市中区地处苏鲁豫皖之间,淮海地区中心地带,自古即为战略要地,“北负蒙峰,南控江淮,西走梁宋固济,充之屏障而东省之襟喉也”,实扼山东之南大门。枣庄市区屏障一北郊卓山姊妹峰,石壁削立,为震旦纪砂岩,南处北山大断层,与石炭纪煤系接触。卓山两峰,犹如一对忠诚的卫士,守卫着亿吨储量的鲁南煤城。卓山以南盆地藏煤炭,以东岗丘藏铁石,以北以西坡麓梨、枣、樱、植闻名遐迩。素以“质优色美”称著的枣庄煤炭,经百多年的大量采掘,至21世纪初其资源即近枯竭,但石灰石、铁矿石、铝矾土、焦宝石、白云岩等矿产藏量丰富,多为大中型矿床,发展建材、冶金、陶瓷工业具有巨大潜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