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物资供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427
颗粒名称: 第六章 物资供应
分类号: F252.2
页数: 8
页码: 467-474
摘要: 民国时期,境内所需木材、钢材、石油、煤炭等主要物资,由私营商业和中兴煤矿公司经营。
关键词: 物流市场 物资供应

内容

民国时期,境内所需木材、钢材、石油、煤炭等主要物资,由私营商业和中兴煤矿公司经营。木材多是购自江南、东北等地的杉条和原木;钢材来自南京、上海、济南、青岛;当地社会用煤来自枣庄煤矿;石油来自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英国的亚细亚石油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主要物资实行“集中统一,全面管理”的方针。1950^1978年,境内主要物资供应,如钢材、木材、煤炭、水泥、机电产品是由国家按计划分配。1977年始,市中区物资局系统承担全区的物资调拨供应工作。1978年后,打破生产资料条块封闭的经营方式,物资部门由只购进国家计划分配物资扩大到购进计划外物资,投入市场调节。1983年始,物资系统以外的许多经营单位,纷纷建立物资供销公司、物资服务公司,乃至待业青年商店、个体商户也有的搞起物资经营。1985年,境内物资经营单位达200余家。市中区物资局面临多家经营、竞争激烈的局面,于是年1月分设6个物资专业公司,共占地24.8亩,其中货场、仓库、门市部占地14.8亩,固定资产达40.5万元。机构网点形成较为合理的物资经营体系。各公司通过调拨、议购、串换、联营、代购代销等经营活动,起到产需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了市中区经济的发展。1977-1985年,区物资局系统向社会提供各种物资总值达5132万元,实现利润151.6万元。重点经营木材22385立方米,钢材12005吨。1985年,区物资局系统完成物资销售总额2958万元,实现利润92.1万元,分别为境内市物资局系统销售总额、利润总额的34.8%和36.8%。
  1985年,市中区工贸公司经销木材800立方米,钢材315吨,水泥200吨,煤炭8316吨,焦炭2711吨。完成销售总额267.8万元,实现利润13万元。
  1985年市中区物资企业表木材。建国前,境内有五家私营木材货栈。其中稍有点名气的是1928年枣庄镇焦池街(现建国街)李凤岗开办的“元记”号。所经营的木材多从台庄运河港口采购,材种是杉原条和坑杂木,年经营量400多立方米。其他有境内外的木材行商从安徽、江苏、河北及微山湖西等地贩运的原条和土杂木在境内经销。
  1949~1953年,境内未有木材经营机构,社会所用木材仍靠自由市场解决。1953^1955年,木材由供销合作社经营;1956~1963年,木材由县、市煤建公司经营;1964~1976年,木材由枣庄市木材公司统一经营;1977年始,市中区物资局木材化轻公司承担全区的木材供应任务。所经营的材种有原木、锯材、胶合板等。货源来自黑龙江、吉林、内蒙、云南、福建、江西等地,部分为进口。木材经营以自行组织为主,计划分配为辅。
  1977年,计划内木材供应,由区物资系统凭市计委分配市中区的计划指标到市木材公司进货,再按区计委分配计划供应区内用材单位。1982年,改由分配用材单位直接到市木材公司提货。计划分配的木材远不能满足需要,区物资局系统每年派员到省外木材产地开拓货源,并利用本地煤炭资源优势开展物资协作。迄1985年,区木材公司11名职工,累计购进议价木材1.9万立方米;累计协作购进木材3928立方米。
  议价和协作购进的木材,首先满足境内需要,敞开供应。1983年,区木材公司将协作购进的1600立方米木材,供应区属煤矿240立方米,工厂企业677立方米,农业153立方米,中小学改貌200立方米,市体育馆建设工程70立方米。1985年,区木材公司扩大销路,将议价购进的3500立方米木材,售调丰、沛县2000立方米,苍山县1500立方米。是年区木材公司共销售木材11043立方米,为境内市属以及境内其他区属物资系统木材销售总量的46%。
  1977-1985年,区物资局系统累计向社会供应木材22385立方米,总值716.5万元,实现利润23万元。
  市中区物资局系统历年木材购销情况表金属材料。建国前,境内金属材料全系私人经营。建国后,50年代社会用金属材料,由峄县计划委员会安排分配计划,县商业局、供销社经营。
  1960年1月,枣庄市物资分配局始承担包括境内的金属材料经营管理工作。1977年1月,市中区物资局始承担全区金属材料供应工作。19771985年,金属材料包括计划内分配和计划外采购两个方面,主要来源于省内青岛、济南、张店、莱芜和省外上海、大连、马鞍山等产地。计划内金属材料仅占供应总量的8%,远不能满足生产建设的需要。区物资局系统采取串换、协作、联营、求援等方式,积极组织计划外采购,9年间,区金属材料公司9名职工共向社会提供金属材料商品12005吨,总值1233.5万元,实现利润38万元。1977年,区物资局系统利用煤炭、焦炭同安徽杨山、江苏高邮、铜山等地协作和向省、市金属公司求援,共购进钢材210吨,供应给区属利民煤矿、邵庄煤矿、农机厂、五金厂、拔丝厂。1980年,金属材料市场实行议购议销,区物资局系统经营议价钢材667吨。1981年,国家允许物资业跨省、市经营,当年经营议价金属材料765吨。1983年,区物资局系统派出50多人次分赴吉林、江苏、上海、广东等省市协作串换计划外钢材500吨,供应区内中小学改貌和其他基建用186吨,工业用298吨,农业用60吨。
  1984年,区物资局系统着重抓短线紧缺金属材料的经营,从外地购进钢材165吨,供应抱犊酒家建设工程60吨,房地产开发公司60吨,温水养鱼场45吨。
  1985年,国家基建项目多,投资大,境内钢材用量亦猛增,某些品种紧缺,6.5#线材市价每吨高达2100元,比上年增长25写,比计划内线材价高出1.6倍。区物资局系统从外地购进议价钢材3800吨,其中线材1160吨,小型钢材1362吨,有色金属289吨,生铁388吨,钢丝绳184吨,以稍低于当地市场价出售。是年,区金属公司销售总额达751万元,为市金属公司销售总额的34%o市中区物资局系统历年金属材料购销情况表(续表) 机电设备。民国时期,境内的机电设备除枣庄煤矿自用的需从外地购进或靠进口外,其他用量甚少。建国后迄1962年,属于设备性的机电产品,多由生产部门直接外购,属于日常生产维修和生活所用的机电产品,由县、市商业局、供销社系统经营。1962年10月,市物资局系统开始经营国家一类统配机电产品,其他产品由物资、商业系统实行交叉经营。1964年秋,国家规定对所有机电产品由物资部门全面管理,统一经营。
  1977年,市中区物资局始承担全区机电产品的供应任务。1978年后,机电产品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计划分配产品远远不能满足需要。1983年,区物资部门向省、市物资部门求援购进拖拉机42台,首先满足当地农村需求。1985年,区物资局系统购进的计划内机电产品占其购进机电产品总量,由1981年的40%下降至300,自行组织采购的占97%。是年市中区机电设备公司销售总值达1192万元,为市机电设备公司销售总值的76%,为其自身前8年销售总和的2.6倍。销售主要商品,有汽车193辆,其中与广东省机电设备公司联营,购进苏联产“拉达”轿车56辆,及时销往省、市内夕卜。
  1977-1985年,市中区机电设备公司10名职工向社会提供机电设备商品总值为1653万元,实现利润54.6万元。
  市中区物资局系统历年机电设备销售情况表化轻建材。1950一1961年,化轻建材产品主要由县、市国营商业、供销社经营和管理。1962年始由市物资部门经营管理。1977年,市中区化轻建材公司承担全区化轻建材产品的经营和管理任务。化工轻工产品货源,按照现行物资管理渠道主要分为国家计划内分配和计划外自行组织采购两种。
  国家统配的如纯碱、硫酸、橡胶、轮胎等。化工产品中的大工爆炸品供应对象主要是境内煤矿,用货单位持公安部门证明件申请用量计划,市化轻建材公司落实货源,送货到门。建筑材料如平板玻璃、油毡、沥青、主要来源于省、市化建公司。水泥、陶瓷主要来源于境内生产厂家,铸铁管来自于市内外厂家。
  1983年,化工建材产品货源紧缺,区物资局系统派人外出寻找货源,及时供应区直煤矿基建工程、区政府办公大楼建筑工程、校舍改貌、农村蔬菜大棚建设等所用玻璃共2263箱,沥青176吨。
  1985年,区物资局系统扶持境内乡镇企业和“两户一体”的发展,组织供应玻璃500箱,炸药580吨;供应建筑单位沥青20。吨,玻璃1000箱。
  市中区物资局系统历年化轻建材销售情况表燃料。清末和民国年间,境内煤炭、焦炭主要由中兴煤矿公司经营。
  1950^1978年,境内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煤,先后由峄县、枣庄市所属商业局、供销社分工经营与管理。1978年7月,市商业局将所属煤建公司移交市物资局,改称枣庄市燃料公司。
  1982年,市燃料公司划归市煤炭局领导。境内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计划用煤由市燃料公司统一经营与管理。
  1977年以后,市中区物资局系统主要经营国家计划外的煤炭和焦炭,货源来自市中区所属邵庄、利民、官地、孟庄、渴口、郊区等6个煤井及2个炼焦厂。迄1982年,因煤炭价格未放开,区物资局系统经营煤炭的主要方式是以区政府按计划拨给的煤炭、焦炭搞经济协作。1983年以后,煤炭价格放开,区物资局系统将煤、焦销往青岛、烟台、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上海等省市,或进行物资协作串换,或议价销售,货物多通过台儿庄港口发运。
  1977-1985年,区物资局系统利用当地煤炭、焦炭资源共串换协进钢材3555吨,木材3928立方米和总值46万元的机电产品。1985年1月市中区煤焦联营公司成立后,串换协作业务有更大开展,当年协进钢材1000吨,木材1145立方米,分别占9年间协进总量的28%和2900。串换协作是采取供需物资各自计价、差价返还的办法。
  1977~1985年,区物资局系统共经营煤炭123212吨,焦炭18402吨,销售总额为914万元。1985年,区物资局系统销售煤炭、焦炭共54693吨,销售额为333万元,是市燃料公司煤、焦销售总额的12.2000市中区物资局系统历年煤炭、焦炭销售情况表

知识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包括市区及周围11个乡镇,总面积375平方公里,1985年人口32.8万人。市中区地处苏鲁豫皖之间,淮海地区中心地带,自古即为战略要地,“北负蒙峰,南控江淮,西走梁宋固济,充之屏障而东省之襟喉也”,实扼山东之南大门。枣庄市区屏障一北郊卓山姊妹峰,石壁削立,为震旦纪砂岩,南处北山大断层,与石炭纪煤系接触。卓山两峰,犹如一对忠诚的卫士,守卫着亿吨储量的鲁南煤城。卓山以南盆地藏煤炭,以东岗丘藏铁石,以北以西坡麓梨、枣、樱、植闻名遐迩。素以“质优色美”称著的枣庄煤炭,经百多年的大量采掘,至21世纪初其资源即近枯竭,但石灰石、铁矿石、铝矾土、焦宝石、白云岩等矿产藏量丰富,多为大中型矿床,发展建材、冶金、陶瓷工业具有巨大潜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