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田灌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39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田灌溉
分类号: S274
页数: 3
页码: 371-373
摘要: 50年代,境内农田灌溉仍靠土井、砖石井。1955年,峄县八区有砖石井349眼,土井610眼,水车145部,辘护1230部,灌溉面积5470亩;十区有砖石井7眼,土井80眼,水车5部,辘护58部,灌溉面积492亩。
关键词: 灌溉管理 农田灌溉

内容

50年代,境内农田灌溉仍靠土井、砖石井。1952年,灌溉农田5240亩。1955年,峄县八区有砖石井349眼,土井610眼,水车145部,辘护1230部,灌溉面积5470亩;十区有砖石井7眼,土井80眼,水车5部,辘护58部,灌溉面积492亩。1956年,境内土井、砖井共计有2407眼,水车拥有357部,灌溉农田16214亩。六七十年代,境内随着大批蓄水工程的兴建,农田灌溉面积迅速扩大。1966年仅周村水库灌溉农田就达4万亩,1969年达5万亩。1979年,境内有效灌溉面积、实际灌溉面积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分别为12.15万亩,11.41万亩。80年代,境内由于工业用水大量增加,部分渠道遭到破坏,一些机井、塘坝、提水站相继报废,有效灌溉面积及实际灌溉面积均呈下降趋势。1985年,境内有效灌溉面积、实际灌溉面积分别下降到9.74万亩、7.65万亩。
  水库灌溉周村水库灌区初辖境内的周村、孟庄、安城、税郭、西王庄、郭里集、黄庄、各塔埠、永安、渴口10处公社的161个大队,后因通往各塔埠、黄庄、永安3处公社的干渠破损,1985年仅辖7处公社的113个大队。
  灌区有总干渠1条,分干渠3条,支渠9条,全长74.92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0.3万亩,可灌溉面积为7.7万亩。
  境内12处小(一)、(二)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分别为1.75万亩、0.7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分别为0.95万亩、0.25万亩。
  周村水库历年水位、库容及实灌面积表机井、河塘、提水灌溉19641985年,境内11处乡镇共打机井183眼,总装机153台34890马力,到达灌溉面积0.68万亩。1985年,河、塘、提水有效灌溉面积分别为0.6,1,3.8万田。
  喷灌1978年2月,原齐村区水利局购买喷灌机具40余部,以郭里集公社营子大队作麦田移动式喷灌点,引郭里集河水喷灌农田300亩。之后,齐村、孟庄等公社相继建立喷灌点。
  1980年4月,孟庄公社冯庄大队兴建一处固定喷灌工程,控制灌溉面积30亩。1985年,境内有移动喷溉机110台,喷灌农田0.46万亩。

知识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包括市区及周围11个乡镇,总面积375平方公里,1985年人口32.8万人。市中区地处苏鲁豫皖之间,淮海地区中心地带,自古即为战略要地,“北负蒙峰,南控江淮,西走梁宋固济,充之屏障而东省之襟喉也”,实扼山东之南大门。枣庄市区屏障一北郊卓山姊妹峰,石壁削立,为震旦纪砂岩,南处北山大断层,与石炭纪煤系接触。卓山两峰,犹如一对忠诚的卫士,守卫着亿吨储量的鲁南煤城。卓山以南盆地藏煤炭,以东岗丘藏铁石,以北以西坡麓梨、枣、樱、植闻名遐迩。素以“质优色美”称著的枣庄煤炭,经百多年的大量采掘,至21世纪初其资源即近枯竭,但石灰石、铁矿石、铝矾土、焦宝石、白云岩等矿产藏量丰富,多为大中型矿床,发展建材、冶金、陶瓷工业具有巨大潜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