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用动力机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39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用动力机械
分类号: S22
页数: 3
页码: 364-366
摘要: 1959年,境内有锅驼机14台142马力,电动机2台24马力,煤气机7台505马力,柴油机6台186马力,汽油机2台109马力。
关键词: 农具 动力机械

内容

1956年,境内农业开始使用动力机械。1959年,境内有锅驼机14台142马力,电动机2台24马力,煤气机7台505马力,柴油机6台186马力,汽油机2台109马力。此后,农用动力机械由农田排灌使用的蒸汽机、柴油机、电动机、汽油机发展到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型号的拖拉机、汽车、机动三轮车以及其他田间动力机械。
  1985年,全区农用总动力达到101839马力,平均每亩耕地0.59马力,较全市平均水平高出0.38马力。其中农用拖拉机1985混合台40449马力,电动·机2255台28117马力,柴油机165台2167马力,此三类占全区农用机械总动力的69.5000境内农用机械总动力拥有量表拖拉机1960年10月国家拨给枣庄公社东方红一54型拖拉机3台、铁牛一40型拖拉机2台。1961年3月市拨给郭里集公社尤特兹一45型拖拉机3台。同年,郭里集公社拖拉机站、枣庄公社拖拉机站(站址齐村)成立。1963年,两拖拉机站合并为市拖拉机总站直属机耕队,有拖拉机6台,283马力。1965年,各塔埠公社购置尤特兹一45型拖拉机1台,兼营耕作和运输。此拖拉机为境内第一台社有社营的拖拉机。1968年,国家无偿为齐村公社柏山、乔屯西村大队提供铁马8拖拉机各1台。渴口公社郭村和韩庄两个大队合资购置铁马一8拖拉机I台,集体经营。1969年,渴口公社前良庄大队购置东风一12手扶拖拉机1台,从事农田耕作、运输。1970年,境内农机耕作、运输等业务经营是国营的改为社营,各公社先后建立拖拉机站,共有拖拉机13台,362马力。
  70年代,生产大队争先购置拖拉机。
  至1980年,拖拉机增加到816台,22299.5马力,台数比1970年增加61.7倍。1981年起,集体所有的拖拉机逐渐改为个人承包经营。是年,西王庄公社傅湾大队社员傅守英购买上海50拖拉机1台,为境内第一台私有拖拉机。其后私营拖拉机迅速增加。
  1985年,全区拥有拖拉机1985台,40449马力,其中私营拖拉机1694台,27443马力,占全区拖拉机总台数的85.3%。
  柴油机1957,年境内购进1140型12马力柴油机,用于水利工程抽水。1959年境内柴油机增加到6台,186马力。1961年,仅郭里集人民公社柴油机即增加到61台,1050马力。
  1966年以后,不断购进185型8马力、195型12马力及5马力四冲程蒸发式水冷小型轻便柴油机,用于农田灌溉、粮食加工和场上脱粒。1976年,境内柴油机增加到375台,4643马力,195型和295型柴油机基本取代笨重的1140型柴油机。1980年起,农村普遍使用电动机械,柴油机拥有量开始减少,1985年柴油机仅有165台,2167马力。
  电动机1959年,境内有电动机2台,24马力。1966年以后,各人民公社陆续架设供电专线,电动机迅速增加,广泛用于灌溉、打场、粮食加工等。
  1976年,境内电动机增加到1293台,13298.5马力。1982年,最多增加到3732台,46577.3马力。1985年,全区有电动机2255台,28117马力。
  汽油机1959年,境内有汽油机2台,用于发电、排灌。由于汽油机使用不如电动机经济方便,也不如柴油机燃料充足,农业使用量一直较少。
  1984年全区有汽油机44台,169马力。1985年有32台,166马力。
  境内主要动力机械数量表

知识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包括市区及周围11个乡镇,总面积375平方公里,1985年人口32.8万人。市中区地处苏鲁豫皖之间,淮海地区中心地带,自古即为战略要地,“北负蒙峰,南控江淮,西走梁宋固济,充之屏障而东省之襟喉也”,实扼山东之南大门。枣庄市区屏障一北郊卓山姊妹峰,石壁削立,为震旦纪砂岩,南处北山大断层,与石炭纪煤系接触。卓山两峰,犹如一对忠诚的卫士,守卫着亿吨储量的鲁南煤城。卓山以南盆地藏煤炭,以东岗丘藏铁石,以北以西坡麓梨、枣、樱、植闻名遐迩。素以“质优色美”称著的枣庄煤炭,经百多年的大量采掘,至21世纪初其资源即近枯竭,但石灰石、铁矿石、铝矾土、焦宝石、白云岩等矿产藏量丰富,多为大中型矿床,发展建材、冶金、陶瓷工业具有巨大潜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