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兵遣将决战鲁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战事》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288
颗粒名称: 调兵遣将决战鲁南
分类号: E297.4
页数: 7
页码: 286-292
摘要: 《枣庄战事》中对调兵遣将决战鲁南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解放战争时期 鲁南战役

内容

电波飞传,陈毅与粟裕,陈、粟与中央军委反复商讨,终于下定了鲁南战役的决心,排兵布阵、调兵遣将马上就要开始了。
  12月25日,在临沂的陈毅、张云逸、黎玉、张鼎丞、邓子恢联名致电还在宿北的粟裕、谭震林、陈士榘、唐亮:军委25日12时电主张先打二十六师,后打冯治安部,我们会商后,同意此办法,而且宜迅速开始。对此,请粟、谭考虑二纵、皮(定钧)旅、七师对南线钳制,是否能在半月内不致使敌占陇海线,并可防止郝(鹏举)之异动,且可初步完成后方搬动。如认为兵力不够,是否留陶(勇)师,驻庙头策应,留谭住陶师指挥全局。此外,则集中一纵、八师、六师、九纵北上打二十六师,如同意,请谭、粟速率六师北上,告于陈士榘、唐亮,会合商定部署。”粟裕与谭震林商量后,迅即回电同意,并率一纵、八师、一师(陶勇师,以下简称陶师)秘密兼程北上,并按时与陈毅等在赵馎县(以壮烈牺牲的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赵铺命名)刘家港口村(今属郯城县) 会合。
  12月27日,参谋长陈士榘签发《情况通报》,向各参战部队通报鲁南国民党军队主力分布及动态。从《通报》看,解放军指挥中心对国民党军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除了部队侦察人员侦察外,与广大群众积极提供情况密切相关。而国民党军队闯入解放区后就如同瞎子、聋子,对解放军的动向和兵力基本处于无知状态,单从这方面,胜负就已见分晓了。
  同日,陈毅、陈士榘发布集结部队的命令。命令八师进入庄均、南新庄、层山后、涌泉之间地区;一纵三旅以大房为中心进入张家、高集、蒋庄、曹家崖之间地区;一纵司令部及一、二旅进入柏家花园、吴家楼、唐桥岭北头以东、郯城以北、表山井以西地区;陶勇师进入郯城以南、大院子以北王家围子以东、沭河以西地区,隐蔽集结待机。三分区部队仍在长城、土山、呦鹿山、铁佛寺以东地区积极活动,掩护主力休整与战前准备工作。命令要求,各部均于28日前调整完毕;各部进入新防地后,即进行各战前工作准备,尤其对防坦克各种器材的准备;保守秘密,封锁消息。
  12月28日,作战会议在赵铸县刘家港口村举行。纵队和师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一个个摩拳擦掌,会议室里充满了临战前的热烈气氛。当陈毅、粟裕等步入会议室,会场立即鸦雀无声,静得连掉一根针都能听见。陈毅主持会议,首先传达了中央军委关于鲁南作战的指示,粟裕介绍了敌情和野战军部署。陈毅最后强调:“抗日战争时期,我主力部队分散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带有地方性。随着从抗日战争向解放战争,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过渡,中国军队已逐步发展成为强大的野战兵团,这是中国军队发展史上的光辉一页”。陈毅讲到这里,会场立即爆发热烈的掌声。陈毅接着说:“这次战役要实行高度的集中统一指挥,这是我取胜的重要保证。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已经合并作战,要特别注意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密切协同,主动出击。”会议接着发扬民主,对每个问题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会议一直开到深夜,直到第二天才结束。会议一结束,各部首长快马赶回各自驻地,立即层层传达这次作战会议精神,紧锣密鼓地进行战前准备工作。
  结束会议的当天,野战军政治部便发出鲁南战役动员的政治工作原则指示,指示共10条,列举了有利条件,提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这个指示,各部队层层深入展开动员。广大干部、战士人人摩拳擦掌,个个整装待发,纷纷表决心,为保卫华东解放区英勇奋战,打一个比宿北战役更加漂亮的歼灭战。有的战士一边擦拭武器,一边幽默地说:“他马励武是聋子的耳朵,瞎子的眼睛,看来,这次被捉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引起大家一阵大笑。
  战役决心下定之后,关键的一环是如何把领导的决心变成全体指战员的自觉行动。这次战役主要就是对敌人的众多坦克,要敢打,会打,要在气势上压倒它,在战术上战胜它,要有勇敢加技术。陈毅抓住这个关键不放,亲自作打坦克的战前动员。在鲁南的一个山坡下的树林里,干部大会在这里召开。陈毅站在一张大方桌上,讲坦克的构造、性能、进攻防御的特点和美式坦克的弱点,鼓舞大家要抓住这些弱点,勇敢地进行攻击。他用浓重的四川口音大声讲道:“这乌龟壳没啥子了不起,只要发扬中国军队近战、夜战的光荣传统,不怕流血牺牲,先消灭他的步兵,乌龟壳就会变成废铁一堆……”他号召千部们即刻深入连队,和战士们一起,尽快研究出一套打坦克的战术技术。部队在秣马厉兵,地方也紧急动员起来,抓紧进行支前准备工作。
  早在9月2日,华东局就成立了支前委员会,委员13名,军区副参谋长袁仲贤为主任委员。月1日鲁南区党委支前委员会成立,委员亦为I3名,赵一萍为主任,彭畏三、张劲夫为副主任。下设人力动员、物资调剂和交通运输3个组。随后鲁南各专署建立了支前司令部,各县建立了支前指挥部,各区设立了支前大队部,各村设立了支前小组,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一整套支前机构。在临战区,以县为单位组织起若干个支前常备队,在一些主要村镇设立了兵站。
  支前大军除鲁南外,还有鲁中、滨海的支前队伍。这三个区的支前大军分三线:第一线的支前队伍由县、区干部带领,直接跟随部队行动,主要是担架队、车辆运输队、简单的救护医疗队,还有帮部队打扫战场、押送俘虏等。此外,还有一部分区中队和民兵等武装,担负保卫支前队伍的安全以及打击土顽势力和分散的小股敌人的任务。第二线的支前队伍,是由战场所在的临城、峄县、麓水、兰陵、邳县、铜山、郯城、赵等县的广大农民和妇女组成。主要任务是,为迎接大部队的进驻,腾房子、备烧柴、轧米面、做熟食,赶制和缝补军鞋、军衣,临时救护伤员,站岗放哨、送信、侦察敌情等工作。第三线支前队伍是在战场后方,是地方支前的后备力量。土改后翻了身的农民,为了保卫土改胜利果实,踊跃参军支前,从战役紧急动员到战役开始,仅鲁南地区就组织了60余万人的支前大军,直接为参战部队服务,保证了战役的需要,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华东参战部队集结,时值年头岁尾,是一年中天气最寒冷的季节,地面被冻裂了口子,河里结满冰,天上卷着阴云,凛冽的西北风一阵阵掠过空旷苍茫的原野。宿北战役的胜利之师正逆风北上。一队队,一列列,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秘密行进着。
  在山东的参战部队距战场较近,都按规定时间隐蔽地向指定地点集结。各参战部队分13路向指定地域集结,紧张而有秩序,进展顺利。为了赶路,一师在穿过陇海线时,被国民党徐州绥署主任薛岳的飞机在空中侦察发现。陶勇根据粟裕的指示,将计就计,改为晚上睡觉,白天行军,而且队形凌乱不堪,行军速度又快,完全跟“逃跑”一样。情况很快地传到薛岳那里。薛岳断定,一贯夜间活动的共军,竟然白天“流窜”,显然是共军在苏北已“不堪再战”,向山东方向“溃逃”。
  正当陈毅、粟裕下定战役决心,要包二十六师饺子,秘密集结部队之时,国民党军整二十六师上下还蒙在鼓里,正起劲地鼓吹“胜利的新年”,“欢快的元旦”呢!师长马励武亲自打电话到徐州询问薛岳“战况如何?”薛岳说:“除苏北一部溃不成军的共匪向山东方向窜逃外,无其他迹象发现。”于是马励武放下心来,决定部队放假三天。他仍自吹自擂地扬言:“料他共军也不敢来打,来则用战车把他们辗成肉泥,这就叫‘肉泥战’。”直到31日,马励武才意识到自己周围已有解放军11个师,已陷重围致遭覆灭的危险,感到孤军深入于解放区腹地十分不妙,便电话请示薛岳速进速退,撤至适当位置,但薛岳不准。马励武认为事已如此,只好孤军奋战。并从峄县赶到师部临时召开军事会议,作了决心打下去的部署:即以四十四旅固守马家庄以西及南北山区,沿临(沂)峄(县)公路两侧形成一个据点,与马家庄师司令部保持联系,一六九旅固守马家庄以东及以北地区,沿公路两侧形成一个据点;师司令部及直属队和“快纵”以马家庄为核心,在马家庄周围地区构成阵地为中央固守区,各部队加强工事及防御设备。摆了一个约20里长的一字长蛇阵。马励武打气说:“这是一个生死关头,只有拼命打下去,或者可以死中求生。”“各位将士应同心同德应付这个危局,可能在12月30日及31日两天会有大仗打。”于是各部撑好了挨打的架势,等待战斗的来临。但直到1947年1月1日晨,并无战斗动作,一切平静,马励武便认为可能过几天才会有仗可打,乃于元旦上午在师司令部举行了庆祝元旦及会餐后,即将前方指挥任务交由副师长曹玉珩和参谋长郑辅增负责,自己又乘车回峄县城去了。当晚参加元旦晚会观看了京剧团演出的《风波亭》。

知识出处

枣庄战事

《枣庄战事》

枣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奉庄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地域文化——北辛文化,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和深远的影响,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奚仲造车、墨子立说、焚券市义、凿壁偷光、毛遂自荐‘等等,许多枣庄人的故事家喻户晓,有些已成为汉语成语,在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毅
相关人物
粟裕
相关人物
张云逸
相关人物
黎玉
相关人物
张鼎丞
相关人物
邓子恢
相关人物
陈士榘
相关人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郯城县
相关地名
张家
相关地名
高集
相关地名
蒋庄
相关地名
曹家崖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