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灭伪军王继美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战事》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270
颗粒名称: 歼灭伪军王继美部
分类号: E295
页数: 11
页码: 232-242
摘要: 《枣庄战事》中对歼灭伪军王继美部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战史 歼灭伪军王继美部

内容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正当解放区军民向日伪军展开大规模反攻之际,蒋介石发布了3道命令:令八路军“原地驻防待命”,“不许擅自活动”;令伪军“负责维持地方治安”,等待国民党军收编;令国民党各部队“积极推进,勿稍松懈”,妄图私吞抗战胜利果实。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针对蒋介石的“寸权必夺,寸利必得”的反动方针,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的革命方针。
  此时,在山东的日伪军惶惶不安,纷纷向铁路沿线及大城市收缩集中。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对驻山东伪军进行加委,对日军要求“就地驻防”、“协助加强防务”。中央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组成5路野战军,分兵5路向&占城市和交通要道进军。鲁南军区部队组成的第五路军,向徐州东北外围地区津浦路徐州至兖州段沿线之日伪军发起猛烈进攻。8月下旬,解放泗水、曲阜及台儿庄、官桥,切断了津浦路,直逼徐州市。9月7日,八路军鲁南军区第八师向峄县之敌发起攻击,8日全歼守城伪军1500余人,200余日军逃往枣庄。枣庄成为这时全省尚未解放的11个城市之一。
  这时,枣庄为伪军王继美部盘踞,王继美摇身一变,成为国民党山东挺进军三十二纵队少将司令。按照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山东主力部队进军东北,以争先机,新四军军部及大部主力北移山东。国民党军队纷纷沿津浦路北犯山东,1945年10月后,相继占领台儿庄、临城、韩庄、滕县、泰安、济南。以陈毅为首的津浦路前线指挥部在徐州到济南沿线迅速集结20个团的兵力,展开津浦路狙击战,截断津浦路,挫败了国民党军打通津浦路向北推进的计划。
  津浦路战役中,鲁南军民对鲁南铁路进行了大破坏,并解放了枣庄外围地区,逼近枣庄市区,驻守枣庄的汉奸王继美部成了孤立之敌,瓮中之鳖。
  1946年1月13日24时,国共重庆谈判达成的停战协定生效。枣庄地区军民严_执行,于停战协定生效之前即停止一切军事活动。但王继美部在国民党第十九集团军副参谋长王刚的指使下,无视停战协定,肆无忌惮不断向人民军队进行挑衅和骚扰附近居民。
  王继美,又名王瑞庭,原峄县郭里集前小湾人。抗战初期曾参加八路军一一五师峄县支队任排长,后叛变投降,为日军充当镇压人民的鹰犬,烧杀抢掠,残害百姓,无恶不作;积极反共,袭击和捕杀共产党员、八路军战士及抗日群众。仅1944年就制造血案达41起之多。由于王继美反共有功,日军委任他为峄东剿共司令,长期盘踞税郭一带,对抱犊崮抗日根据地造成很大危害和威胁。日本投降后,王继美率部龟缩枣庄中兴公司,拒绝向八路军缴械投降。1945年10月30日,王继美在日军配合下,率部攻打山东军区警备第九旅十七团驻守官地的部队,杀害十七团八、九两连干部战士50余人,被俘的70余人中的10余名党员、干部后又被其杀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官地惨案”。被国民党收编后,王继美极力破坏$庄矿区的恢复工作,逼迫中兴公司的民族资本家,不准他们接收被日军霸占的矿区,不允许其开采营业,致使北大井涨水,三个月不能复工,造成2万多矿工失业,10万居民生计断绝。同时王继美还利用中兴公司的坚固围墙和工事负隅顽抗,不断向公司外开枪开炮。
  根据停战协定,由国民党代表郑介民、中共代表叶剑英、美方代表罗伯逊组成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负责监督执行停战协定。执行部下设若干军事调处执行组,分赴各冲突地点进行调处。为调处山东地区的军事冲突,北平军调处执行部派出了济南执行小组,接着,青岛、聊城、枣庄等地区相继成立了执行小组。枣庄执行小组(军调部第22执行小组)中共首席代表是甘重斗,国民党代表段之经,美方代表梅西亚。该小组于1946年2月抵达枣庄,会同新四军第七师政委曾希圣,国民党第十九集团军代表王刚举行谈判。
  当美国和国民党的谈判代表坐汽车进入枣庄街道的时候,成千上万的群众早就等候在街道两旁。他们是$庄附近8个村二十多条街道的工人和农民,还有从赵镩县、麓水县等地赶来的农民,大家手持状纸,不断振臂高呼:“我们要和平!打倒杀人凶手王继美!为受害的群众报仇”等口号。一些被王继美杀害了亲人的群众,更是悲愤满腔,他们拦住和谈代表的汽车,字字血、声声泪地控诉汉奸王继美所犯的滔天罪行,坚决要求和谈小组严惩刽子手王继美。群众手中的状纸像雪花一样飞向汽车,接状纸的人应接不暇。充满着血泪和仇恨的诉状,整整装了一麻袋。
  首次谈判时,中共代表甘重斗义正辞严,代表枣庄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提议严惩汉奸王继美。国民党代表王刚则极力对王继美进行庇护,并提出通过谈判解决中兴公司的工人和王继美部生活方面缺水缺蔬菜问题。为顾全大局,甘代表同意先谈判生活问题,暂且保留惩办汉奸王继美的提案,适当时间再提出讨论。美方代表对中共方面深明大义表示钦佩。通过谈判,达成3条协议:一、双方军队坚守原防,不许前进,不准开枪;二、矿里保证矿外军民的用电,矿外保证矿里军民的生活用水;三、共方允许矿里的老百姓和王部士兵到矿外集市上购买蔬菜和其他食品,并允许王部士兵在围墙上与居住在矿外的家属会面。由于中共代表坚决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谈判席上表现出诚意和让步,致使首次和谈顺利结束。
  3月3日,叶剑英在徐州会见马歇尔,就鲁南地区停止军事冲突及枣庄中兴煤矿的生产等问题交换了意见。经多次磋商,终于达成枣庄撤军协议。协议规定,双方部队于4月5日前撤离枣庄,王继美部应撤到利国驿。枣庄作为非军事区管理。城市秩序由工人武装维持。撤军协议受到枣庄人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王继美部在国民党的支持下,根本就不准备执行达成的撤军协议,仅将其老弱病残及家属撤往徐州。而且从协议执行的1月10日到5月12日,王继美部从未停止过军事挑衅。据统计,再此期间,王部用燃烧弹烧毁民宅300余间,打死居民45人和人民军队指战员14人,并且经常施放毒气,其中一次就毒死工人8名。
  5月5日,蒋介石电示国民党驻枣庄谈判代表:“枣庄为华东最大煤矿,京、沪、徐、海均用该矿之煤,中央尤为重视。”他命令谈判代表转告守备部队:“严密固守该地,不得擅自放弃,如有违犯,应按军纪制裁。”在蒋介石的支持和纵容下,已经缓和了的枣庄局面再度紧张起来。驻車庄的国民党第十九集团军代表王刚和王继美部悍然撕毁撤军协议,向人民军队发动进攻,甚至把碉堡修到了人民军队的前沿哨岗。为此,人民军队多次向军调部第22执行小组反映,执行小组也令其撤除碉堡,但王继美不仅置之不理,反而炮击中共代表驻地鞠仁医院,击伤卫兵4名。虽然中共方面向国民党方面多次提出警告,可王继美仍然继续制造军事冲突,不断挑衅。
  5月21日下午,军调部第22执行小组中的中共代表甘重斗和译员吴武汉去对方驻地出席谈判小组会议。散会后,他们由美方译员平新武陪同,乘车返回途经中兴公司北门时,突遭王继美部数百人的围攻,他们把甘重斗和吴武汉拖下车来,把二人打得遍体鳞伤,不醒人事。
  消息传出后,枣庄军民乃至鲁南各界群众义愤填膺,纷纷举行集会,发表讲话、通电,声讨王继美,强烈要求人民军队严惩祸首王继美,解放枣庄。5月30日,枣庄矿区总工会召开了由1000余名工人参加的声势浩大的反内战大会,揭露国民党反动派阴谋发动内战,破坏和平以及庇护汉奸王继美残害枣庄人民的罪行。枣庄矿区总工会主席张福林发表严正声明:“枣庄矿区有2万名矿工,连家属在内共5万多人,因为王部盘踞中兴公司,以至不能开工,许多员工生活无着,因此工人愤怒已达极点。”张福林还以枣庄矿区总工会的名义恳请山东军区和新四军军部,为使2万矿工免于饥饿,为了枣庄人民的生命安全,尽快解散这帮无法无天的匪徒,并表示枣庄矿工一定作好支援,当好先锋。会后,由2奶0名矿工组成的纠察队手持大刀长矛,进行了示威游行。《大众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张福林代表枣庄两万矿工要求严惩王继美的声明。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代表梅西亚也不得不提出,迅速查出凶手枪毙,撤消王刚的职务,要求国民党方面向该小组及中共道歉等三项处理办法。对于王继美的暴行,中共方面立即作出反应,当即向执行小组提出紧急要求;(一)立即解散枣庄伪军;(二)查办主使者;(三)肇事方赔礼道歉并向全国公布;(四)国民党方面应保证今后不要发生此种违法事件;(五)甘、吴伤势沉重,保留要求赔偿之权;(六)国民党方面应保证立即制止一切违法的军事进攻,首先退出淮南津浦路西定远县城及新占全部地区,以示履行停战协定的诚意;(七)国民党方面如不履行上述条款,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应由其负责。
  24日,陈毅在发电慰问中共被殴人员的电文中指出:“枣庄王逆伪军此种无法无天的罪行,显示国民党反动派在后主使,蓄意捣乱,破坏和平……向国民党提出严重抗议,要求惩凶、道歉、慰问。立即解散枣庄国民党的伪军,不达目的,我方当保留取得赔偿的正当权利……人道与正义,必取得最后之伸展。”26日,北平军调部派美方代表沙文上校、范查德中校、文特立中校三人就枣庄事件进行调查,并在当天上午将甘重斗代表用飞机送往北平协和医院进行治疗。同日上午11时,3名美国军官同曾希圣政委等一行9人抵临沂拜见陈毅军长。陈毅接见了调查组全体人员。曾希圣首先汇报了奉庄和谈情况,并指出,王刚一再表示不再向解放区开枪开炮,但枪声炮声一直未断。甘、吴被殴后,我方几次函约王、段二人来临沂商谈,均遭拒绝。美国代表梅西亚发表了意见:“我们小组对共产党方面为争取和平所做的努力非常钦佩,我很想把中共、国方代表和指挥官召集在一起开一个会,使问题得到解决,但由于国民党方面拒绝参加,始终未能进行。”接着,陈毅重申了为解决事件提出的正当要求,指出,在解决枣庄事件时,希望前所提出的七项要求中,关于解散伪军、停止向解放区进行新的进攻两项要求,能够立即实现。
  6月6日,陈毅在向南京三人委员会和北平调处执行部提出的照会上,列举了国民党方面破坏和谈的种种罪行,其中就有枣庄事件。他郑重指出,我方为维持和平,力持镇静,均向徐州的第34执行小组及枣庄第22执行小组提出严重抗议,迄今尚未得复,足见国方对和平谈判毫无诚意。同时郑重要求:请令国民党军队立即停止向我淮南津浦路解放区清剿,退出侵占我方之地区,并解散枣庄伪军王继美部。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军调部及各执行小组名存实亡。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面目暴露无遗。王继美在其上司的支持下,更加肆无忌惮,加紧修建工事,悍然宣布不撤军队,继续向解放军开枪开炮,日夜骚扰。对王继美的倒行逆施,枣庄人民早已忍无可忍,此时他们更加愤慨,强烈要求消灭王逆,为民除害。1946年6月9日,在$庄人民的强烈要求下,陈毅下达讨逆命令,令山东野战军以新四军七师、鲁南八师一部共七个团的兵力,在七师政委曾希圣、八师副师长王吉文的指挥下,向盘踞枣庄中兴煤炭公司内的王继美部发起进攻。
  战役发起的前一天,新四军第七师政委曾希圣考虑到国际影响,决定将住在中兴公司内的3名美国代表接出矿外。为不暴露军事意图,就写了一份请柬,派市长张福林和公安局副局长马平开车以宴请的名义将3名美国代表接了出来,安置在石碑一个斜井的地下室里暂时保护起来。
  停战以后,王继美部盘踞在枣庄市区北面的中兴公司,人民军队控制市区的南面,中间隔一条东西马路。根据战斗部署,新四军七师五十八、五十九、六H3个团主攻中兴公司东南面,五十九团负责佯攻,鲁南八师主攻中兴公司西南面。
  6月9日下午5时整,“轰轰轰”几声巨响,东、西、南几个不同方向的坑道爆破成功,中兴公司的围墙被同时炸开几个大缺口。爆破声就是总攻信号,进攻的阵地上顿时枪炮齐鸣,七师和八师指战员们冒着弥漫的硝烟和炸起的飞沙走石,从几个突破口同时发起攻击。晕头转向的伪军,待清醒过来后,慌忙钻入工事进行抵抗。
  八师二十三团二营五连第二排担任突击排,排长安保全是著名的战斗英雄。战前患有严重的胃溃疡,正在医院治疗。听到部队要打枣庄,便不顾医生劝阻自行出院赶回连队参战。这时,他带领突击排从突破口迅速突入中兴公司,与从中兴公司楼底层冲出的伪军展开搏斗。他们拼退伪军后,冲上大楼。此时,安保全已两次负伤,但他不顾伤痛,带领战士们勇猛冲击,与伪军逐个楼层展开争夺战,终于冲上了大楼最高层,用炸药炸掉了楼顶的碉堡,扫除了对突破口的威胁,大部队潮水般地涌入公司内。这时一颗子弹射中了安保全的头部,夺去了他年仅23岁的年轻生命。为了纪念英雄,山东军区党委决定,命名安保全生前所在的第二排为“安保全排'将英雄生前战斗过的一条街命名为“安保全街”。
  八师二十三团一营第一连仅用7分钟时间便突进中兴公司,连夺了3座楼房,一连打跨了伪军的数次反扑,歼灭了大批伪军。全连72人负伤,除7名重伤员外,其余伤员不下火线,坚持战斗,胜利完成了突破任务,荣获“首先突进枣庄的第一连”的光荣称号。七师指战员也和八师一样,个个奋不顾身,勇猛突进,与八师一起,经一夜激战全歼王伪部,俘国民党十九集团军副参谋长王刚以下1413人。
  早在中兴公司围墙被炸开后,老奸巨猾的王继美自知不妙,让王刚指挥抵抗,自己“金蝉脱壳”,率领千余名伪军企图从北门突围逃脱。他令一个连在前面拼命冲杀,两个连紧随其后。不料,前面的一个连刚冲出北门外,就遭到人民军队的伏击,后面的两个连未及出北门,就遭到从西面运动过来的八师某团的堵击。刚刚换上便衣,外面套着士兵服装的王继美见出北门逃脱无望,便夹杂在士兵队伍里急忙向西北逃去,连拐几个弯以后,钻进一条僻静的小巷,脱下军装,躺在担架上,命4个便衣护兵抬着,在身着便衣的警卫排保护下,趁混乱之机,窜出西门,向枣庄西南方向落荒而逃。人民军队发现后紧追不舍。王继美逃到黑风口杏峪附近,被追兵截住,见逃脱无望,就跳下担架拒捕,被人民战士击毙。这个罪恶累累的汉奸,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在解放$庄的战斗中,枣庄人民争先恐后地支援人民军队。进攻的前一天,共产党员、工人蒋福义就带领一部分工人四处奔走,帮助部队收集攻城用具,仅一天时间,就收集83付梯子和一批铁锤、跳板、竹竿、铡刀、镢头等。孔祥云、王廷延两位工人一夜筹备了867条麻袋。许多工人拿出自家的被子、胶鞋送给部队。工人家属自动组织了洗衣、缝衣组,为指战员们缝补衣服。一些工人家属还把家中最好的食品拿出来慰劳自己的部队。总攻开始后,3000多名工人直接参战,1000多名工人组成担架队救护运送伤员。汤庄工会主任冯振鲁,带领27畐IJ担架,始终战斗在火线上。由100名工人组成的运输队,专为部队运送粮食和弹药。工人纠察队认真负责地维持社会治安,堵截溃逃的伪军。他们分布在枣庄各条街道,手持红缨枪、大刀等,严密把守,一夜时间活捉逃窜伪军200多名。纠察队班长胡相斗,一个人活捉了4个伪军,还向敌碉堡里仍了一颗手榴弹,炸死了一个伪军。
  中兴公司被攻克,王继美部被消灭后,枣庄地区全境解放。广大人民群众兴高采烈,敲锣打鼓,召开大会,庆祝胜利。在欢庆胜利的同时,他们在民主政府组织下,拆除碉堡和电网,清理现场,修理机器,整顿矿井,尽快恢复煤炭生产。陈毅在枣庄解放后两次来麥庄检查指导工作。第一次在6月中旬,他亲自主持成立了中共枣庄矿区党委,王见新任书记,林岩任副书记,直属华东局领导。同时确定了矿区党委的任务:接管矿区,恢复生产。
  6月下旬,陈毅又来到枣庄,在认真听了王见新、林岩、范醒之的汇报后,对奉庄煤矿复工工作作了如下指示:我们的建矿方针是以我为主,劳资合作,“四方”合作(即国民党、美国、资方、共产党),以争取美国和资方的投资。同时,要吸收多方人士参加,由逐步复工到扩大生产。要在救济贫困工人的过程中发动群众,并组建工人武装,准备打击敢来进犯之敌。
  就在全矿职工在中共矿区党委和复工委员会领导下,按照陈毅的指示,热火朝天地进行复工工作时,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了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内战爆发。1946年7月2日,王见新、范醒之赴临沂参加了中共华东局召开的军民反击国民党军队进攻的干部会议。会后,立即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传达了华东局会议精神和陈毅的指示:枣庄不宜坚守,党组织要在扩展军队,作好机关军事化建设的同时,准备撤离枣庄。陈毅于7月上旬再二次来到枣庄,在中兴公司召开会议,分析了当时形式,部署了下步工作,要求驻枣庄的党政机关切实作好撤离前的一切准备。会议还决定成立枣庄矿警总队,由王见新任司令员兼政委,杜季伟任副司令员,翁兆元任参谋长,丛林任政治部主任。之后,枣庄党政机关撤离了枣庄。国民党第二十六师和五H师随即先后占领了枣庄,致使刚刚得到新生的枣庄又落入国民党之手,枣庄人民包括枣庄广大煤矿工人、家属又陷入困境和黑暗之中。
  (齐广本撰稿)

知识出处

枣庄战事

《枣庄战事》

枣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奉庄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地域文化——北辛文化,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和深远的影响,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奚仲造车、墨子立说、焚券市义、凿壁偷光、毛遂自荐‘等等,许多枣庄人的故事家喻户晓,有些已成为汉语成语,在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

阅读

相关人物

齐广本
责任者
王继美
相关人物
王瑞庭
相关人物
叶剑英
相关人物
马歇尔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蒋福义
相关人物
陈毅
相关人物
杜季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枣庄
相关地名
儿庄
相关地名
临城
相关地名
韩庄
相关地名
滕县
相关地名
泰安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
徐州
相关地名
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