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军剿匪兵匪一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战事》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200
颗粒名称: 官军剿匪兵匪一家
分类号: E296
页数: 3
页码: 40-42
摘要: 《枣庄战事》中对官军剿匪兵匪一家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战史 临城劫车始末

内容

围山剿匪
  1917年,抱椟崮山区匪徒大增。大地主、大商人状告北京。北洋政府派张敬务部进山剿匪。张敬务对土匪从来友好,抚而不剿,招了几股土匪武装,壮大了自己的队伍,把匪变成了兵,后来张敬尧失败,大批遣散的兵又成了匪。
  1918年,张树元任山东督军,欲借剿匪搜刮民财,勒索军饷,便命究州镇守使随其进山围剿。官兵多不愿为剿匪送命,只虚张声势,放一阵枪炮,追赶一阵。匪也深知其情,暂避锋芒,销声匿迹。双方心照不宣,张树元便回省报功,声称土匪已被击散。其部下将剿匪所获枪支、弹药在临城公开出售,“土匪争购之”(《滕县志》)。名日剿匪,实贝帻匪,故越剿匪越多。
  1920年,田中玉任山东督军,何锋玉接任兖州镇守使,派6旅进山剿匪。6旅以清乡为名,逐户搜查,翻箱倒柜,顺手牵羊,闹得鸡犬不宁。遇到良者不服,即诬为土匪,拘捕勒赎。山区人民苦不堪言,说:“宁被土匪勒索,莫被官兵搜查。”1922年8月,6旅1团进剿孙氏家乡白庄,烧杀抢掠。孙美珠决定教训一下官军,打一下6旅1团的驻地西集。孙美珠率部从西边摸进西集,拂晓天黑多云,只见前面黑乎乎的有人影,部下说:“不像穿黄军装的,可能是小五(孙美瑶)。”砰、砰射来几发子弹。孙美珠大喊:“小五,我是美珠,别打,別打。”前面的人一听是孙美珠,齐向他开火。孙美珠腹部受伤,强撑身子跌进猪圈里死了。孙美瑶此时正在西集以东毛山,准备拂晓前进西集。匪徒们打了一夜牌,忽听枪响,方才罢赌。天已微亮,为时已晚,孙美瑶只得撤回山里。孙美珠死后,孙美瑶继任总司令。
  兵匪勾结旧社会兵匪一家,警匪一家。抱犊崮土匪多是军阀混战后,遣散的散兵游勇,不是与官兵同过事,就是同乡、亲朋。官府要剿匪,立即有人向山上透露消息。匪得情报,化整为零,暂避他处,让官军折腾几天,发点小财。官兵空山不见人,谎称匪患已除,即向上报功。
  抱模崮土匪的枪支、弹药主要是5旅6旅供给的,官兵明里暗里向土匪出售。土匪没了子弹,就与官军约好,打一次子弹交易的仗。孙军先攻一阵,官兵放枪守一阵,孙军撤官兵追,追到约定的大石头旁,官兵取钱放下子弹。至于大宗的枪支、弹药交易,只得同上层军官做。
  6旅1团团长吴锡九,曾亲见孙桂芝,并赠短枪两支,子弹两箱。孙回赠他2000元,吴与孙暗中修好。5旅王营长驻抱犊崮东,与山上土匪暗中勾结,孙军劫持傅庄,他事先得到报告,却佯装不知,待匪从他的营地撤完后,王营长才装模作样的吹洋号打铜鼓,集合队伍放几枪礼送出境。
  孙氏土匪集团没绑过峄县的大地主,大地主多与之秘密交往。当时峄县的县官也通匪,区长更不用说了。当地俗语说: “峄县十八区,区长都通匪。”他们的作用是接济土匪钱粮,窝藏庇护,通风报信,“兔子不吃窝边草'双方相得为安。

知识出处

枣庄战事

《枣庄战事》

枣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奉庄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地域文化——北辛文化,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和深远的影响,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奚仲造车、墨子立说、焚券市义、凿壁偷光、毛遂自荐‘等等,许多枣庄人的故事家喻户晓,有些已成为汉语成语,在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树元
相关人物
田中玉
相关人物
何锋玉
相关人物
孙美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滕县
相关地名
峄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