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支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运河》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164
颗粒名称: 运河支流
分类号: P941.77
页数: 4
页码: 78-81
摘要: 枣庄段运河流向是自西向东,其支流呈南北分布。
关键词: 运河 支流

内容

枣庄段运河流向是自西向东,其支流呈南北分布。在韩庄运河以北的称为运北支流,主要有一支沟、二支沟、阴平沙河、魏家沟、三支沟、四支沟、峄城大沙河和大沙河分洪道等;在伊家河以南的称为伊南支流,主要有引龙河、龙河、于沟河等。
  运河北面的支流一支沟一支沟源于薛城区弯槐村、石庙一带的来水,向南流经马汪、安宅子、广兴庄至庞家渡入韩庄运河。干流总长10公里,流域面积27.5平方公里。入运口处河面宽40余米,汛期最大流量为60立方米/秒。平均每年向韩庄运河夹带泥沙约10吨。
  二支沟二支沟原称周营沙河,古称夹河,源头分为三支。
  东支发源于寨山以西李山口、上郭家一带,至三河东入干流;中支发源于大明山以南的牛山后、关山口一带,于曹庄乡的三河东入干流;西支发源于牛鼻子山、后光湖、牛山西一带,在三河东与中支、东支相汇。三支汇合后向南流经庙后、靳庄、刘汪、颜庄人韩庄运河。全长25公里,流域面积180平方公里。入运口处河面宽120余米,汛期最大流量为180立方米/秒。平均每年向韩庄运河夹带泥沙约30吨。
  阴平沙河阴平沙河发源于峄城区的斜屋、上皇崖,流经二郎庙、老汪崖、大官庄,至台儿庄的六里石入韩庄运河。干流全长16公里,流域面积37.7平方公里。入运口处河面宽50米,汛期最大流量为75立方米/秒。平均每年向韩庄运河夹带泥沙约12吨。
  魏家沟魏家沟发源于峄城区的牛头山、小黄山西一带,流经上屯、邱庄、孝庄、魏家庄,至台儿庄区的巨梁桥入韩庄运河。干流总长10公里,流域面积27.5平方公里。入运口处河面宽30米,汛期最大流量为45立方米/秒。平均每年向韩庄运河夹带泥沙约7.5吨。
  三支沟三支沟发源于峄城区的黄崖、望仙山西一带,流经贾庄、兴集、大荒,至台儿庄区的万年闸、新庄入韩庄运河。干流总长15公里,流域面积40.1平方公里。入运口处河面宽40米,汛期最大流量为60立方米/秒。平均每年向韩庄运河夹带泥沙约10吨。
  四支沟原名沿河,发源于峄城区原金陵寺乡北部山区。
  源头有三:西支自望仙山車麓,中支起于罗山口,东支源于白山西侧,.到米庄前约800米处纳东葛庄水。三支流于大王庄相汇,而后从东沿河村流入台儿庄区境,于马兰屯镇的官庄村西入韩庄运河。干流总长15公里,流域面积64.7平方公里。入运口处河面宽50米,汛期最大流量为75立方米/秒。平均每年向韩庄运河夹带泥砂约12吨。
  峄城大沙河古称承水,是韩庄运河北侧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山亭区的沧浪渊,在洪村纳东支税郭河,于前湾汇西支齐村支流,始称峄城大沙河。干流直至台儿庄区的大泛口处入韩庄运河。全长57公里,其中,干流总长31公里。总流域面积629.30平方公里。入运口处河面宽120米,汛期最大流量为180立方米/秒。平均每年向韩庄运河夹带泥沙约30吨。
  大沙河分洪道大沙河分洪道于峄城大沙河下游的水磨头村南始。1958年6月,根据韩庄运河治理规划,峄县人民政府决定在水磨头村(现属台儿庄区)南破口分洪,借白山东侧的一条天然河流、龙王河入运。翌年6月,再次破口分洪,此后,便正式称为大沙河分洪道。该分洪道自破口处向南流经大獐山头、梁庄、龙王庙、五里房,穿越胜利渠,于台儿庄区的彭庄东南入韩庄运河。全长13.6公里,流域面积75平方公里。入运口处河面宽40米,汛期最大流量为60立方米/秒。平均每年向韩庄运河夹带泥沙约10吨。
  伊家河南面的支流。
  引龙河发源于江苏省铜山县的雷古山、黄谷山、赵王山,自王場村向北流经耿朱园、赵家桥,由十一孔桥流入台儿庄区境,于张山子镇的小单庄西北1公里处入伊家河。该河全长18公里,流域面积65平方公里。入伊口处河面宽50米,汛期最大流量为75立方米/秒。平均每年向伊家河夹带泥沙约12吨。
  龙河发源于台儿庄区张山子镇东南部山区。源头有两支。西支源于穆寨山、威武山之间;南支源于独山子、蝎子山之间,流经张塘至蒋庄东与西支汇合而后北流,经崔庄、后楼、东徐塘、穆庄,于张楼村北1公里处入伊家河。该河全长11公里,流域面积51.31平方公里。入伊口处河面宽40米,汛期最大流量为60立方米用)。平均每年向伊家河夹带泥沙约10吨。
  于沟河发源于台儿庄区涧头集镇东南部山区,承泄东崮山、库山东侧,吴山、莲花山西侧,黄山、寨山、湾山北侧之山洪及其流域内地面坡水,于贾桥村西500米处入伊家河。该河全长8.9公里,流域面积25.2平方公里。入伊口处河面宽30米,汛期最大流量为45立方米用)。平均每年向伊家河夹带泥沙约8吨。

知识出处

枣庄运河

《枣庄运河》

枣庄运河详细记录了枣庄段运河的形成于变迁、水系于水利、航道与船闸、船舶与漕运、港口与渡口、司运机构与航运管理、沿运经济带的开发与建设等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