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烈士陵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胜景》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073
颗粒名称: 枣庄烈士陵园
分类号: P901
页数: 2
页码: 196-197
摘要: 枣庄烈士陵园位于光明广场南侧兴华中路,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41.5亩,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整座陵园呈正方形,显得庄重、肃穆。园内安葬着近千名各个革命时期牺牲的烈士遗骨,是枣庄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关键词: 人文景观 烈士陵园

内容

枣庄烈士陵园位于光明广场南侧兴华中路,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41.5亩,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整座陵园呈正方形,显得庄重、肃穆。园内安葬着近千名各个革命时期牺牲的烈士遗骨,是枣庄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陵园大门为仿古建筑,气势恢弘雄伟。进入陵园,两侧苍松翠柏,鲜花簇拥。园内怀烈亭为仿古建筑,占地900平方米, 碑亭为木质结构。亭内矗立着“运河支队抗日烈士纪念碑”,碑体为青色花岗岩,庄重、古朴,寓意烈士们无比坚强的革命信念和意志。亭子四周地面和围栏由白色花岗岩石砌成,意寓烈士们为民族解放事业艰苦奋斗、英勇无畏的高风亮节。碑亭四周松柏和花草环绕,象征着革命烈士精神万古长青。
  走过怀烈亭,只见前方一座横卧式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长15米,高3.5米,碑上镌刻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由李先念同志1991年4月题写的。背面碑文记载了“运河支队”的组建过程,以及抗日战争八年中走过的光辉历程。
  陵园南侧墓区,共分为东、西、中三个区。西部墓区安葬着1945年10月3日“官地惨案”中牺牲的52名烈士的遗骨冲部墓区安葬着1946年6月9曰解放枣庄战斗中牺牲的56名烈士的遗骨;东部墓区安葬着1时7年鲁南战役攻克枣庄战斗中牺牲的152名烈士的遗骨。
  陵园建有运河支队抗日烈士纪念碑,以纪念能征善战、战功赫赫的运河支队。“运河支队”于1939年底组建,隶属八路军——五师。1946年夏,解放战争期间,支队编入山东军区,十八团后为山东野战军第十师第三十团。1947年1月,鲁南战役后,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为华东野战军,第十师三十团又改为第三纵队第七师二一团,先后参加了鲁南战役和孟良崮战役。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大反攻,二H团随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转战苏、鲁、豫、皖4省。在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中,“运河支队”有4〇〇名英雄儿女为国捐躯。

知识出处

枣庄胜景

《枣庄胜景》

枣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枣庄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地域文化--北辛文化,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和深远的影响,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奚仲造车、墨子立说、焚券市义、凿壁偷光、毛遂自荐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