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字峪风景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胜景》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061
颗粒名称: 井字峪风景区
分类号: K928.7
页数: 5
页码: 149-153
摘要: 井字峪景区地处薛城区南石镇西侧,京福高速公路东2公里处,怀抱枣庄新城区。该峪被小洞山,袁寨山、小东山三山环抱。峪中山泉、溶洞分布其间,植被丰富,花草从丛生,多种野生动物栖息其间。三清观、玉皇阁古建筑犹存,袁家寨、三星殿、王母殿、华佗殿遗迹尚在。报恩碑立于三清观前,双龙泉掘于山崖之下。
关键词: 名胜古迹 风景区

内容

井字峪景区地处薛城区南石镇西侧,京福高速公路东2公里处,怀抱枣庄新城区。该峪被小洞山,袁寨山、小东山三山环抱。峪中山泉、溶洞分布其间,植被丰富,花草从丛生,多种野生动物栖息其间。三清观、玉皇阁古建筑犹存,袁家寨、三星殿、王母殿、华佗殿遗迹尚在。报恩碑立于三清观前,双龙泉掘于山崖之下。总观全景真可谓是:五月榴花红似火,十月冬枣挂硕果。
  双龙泉水润心田,蜂飞蝶舞吟高歌。
  ,井字峪风景区内的主要景点有:峪上云光、袁家寨遗址、三清观、玉皇阁、双龙泉等。
  峪上云光云光洞(亦称情人洞)在洞山山脊中段峰巅处。洞内乳石峪中古寺参差,幽深险奇,冬天暖气溢出,夏季寒凉袭人。洞内西侧有一块天然平滑大石板,上有像是人躺卧留下的印痕,故称仙人台,于此听雨,望月别有情趣。洞口周围独长千年茶树,根植石缝岩隙,枝条遒劲如铁。洞口崖下松林生风,七园涌滔,花果飘香,百鸟争鸣,四季景色宜人。夏季雨后,洞上常涌白云,间或飞挂彩虹,更为此洞增添了神秘色彩。因此,这里有许多美妙的民间传说:很久以前,杨二郎担山赶太阳,一个太阳被撵到井字峪,钻进一个蟒蛇穴中,杨二郎一看正好,放下担子把它压上了,那太阳不想被压化,将山燃出一个洞来。山洞就从此云光漂浮,引得各路仙人来此膜拜。八仙过路时路经此地,铁拐李躺在洞西那块石板上观月,一脚瞪翻了何仙姑的篮子,篮子里的神花神草也就飞洒满山。从那便有了花草七园,这山也就变得美如锦绣了。八仙走后,沉香救母,误认为他舅二郎神把他娘压在了九顶山下,便来劈山,劈了三斧,留下了三道裂痕,天长日久,土尘填满,便成了精怪造穴藏身的去处。一只蝎子经万年修炼成精,化做一白面书生在云光洞安家,抢来山下一朱姓名云霞的姑娘为妻。云霞悲痛欲绝,感动了上天金牛童子。金牛童子不顾玉皇大帝严令,擅自下山踏死蝎子精,把它扔到袁家寨山下,就有了现在的蝎子峪。金牛童子因此也回不了天庭,便在云光洞前化为一道红石岭,与云霞姑娘长久相伴。谁知那蝎子受天地之灵气,千年之后又要复生,玉皇大帝因怜念金牛童子,便寻机镇妖倒悬。某年,一张姓道人欲在云光洞东侧峪中修建玉皇阁,玉皇雕像须沿蝎子峪上山方能运达。谁想走到此处,木轮车轴咔嚓折断,雕像再难启运,玉皇阁便不得不改建于蝎子峪。从此蝎子精被镇服,井子裕百姓安居乐业,再无灾祸。
  袁家寨遗址袁家寨位于裕北总揽六座山头。据《峄县志•山川考》记载:山上有寨,清咸丰同治年间,由山下村民袁金歧、慎助创修。全寨围包6个山头,周长20余公里,只有峪北出口宽平,可通车马。寨墙用青石砌垒,比城墙更为险要,多次被围攻而没有失守。初寨内穿凿井数丈不得水,当被贼人围攻急时井内甘泉涌出,全寨人畜饮用而不枯。贼退以后井就干涸了,真像神助一样。寨内遗存有寨民用过的石臼、石碾、寨门、寨墙等。
  三清观建于西周,三清观前为一片开阔地,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庙会的活动场所。三清观后是烧香的圣地。三清观为3间,进深4米,前有走廊.,内有石柱4根,观内的神位被毁。
  双龙泉位于三清观、玉皇阁的东边,东山悬崖之下,两泉眼相距2米,是井字峪村民饮用之泉,旱不涸,涝不溢,清澈甘甜,相传早年是青白两龙为拯救苍生流泪而成泉,故称双龙泉。玉皇阁玉皇阁的始建年代已无从查考,阁前复修庙碑记载年代最早为康熙四十六年,阁内现存明代迎神碑1块,由此可知,其庙始建年代应早于明代。因原庙已毁,1998年又修复,阁中供有 “玉皇大帝”石雕像1尊,阁前立有清康熙、嘉庆、咸丰和民国时重修庙碑4统,郑板桥竹子石刻碑1统。

知识出处

枣庄胜景

《枣庄胜景》

枣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枣庄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地域文化--北辛文化,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和深远的影响,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奚仲造车、墨子立说、焚券市义、凿壁偷光、毛遂自荐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