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风景旅游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胜景》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1059
颗粒名称: 龟山风景旅游区
分类号: K928.7
页数: 8
页码: 138-145
摘要: 龟山风景旅游区位于市中区东北部孟庄镇境内,距市驻地15公里,2004年初被批准为山东省级地质公园。该景区北与抱模崮国家级森林公园隔水相望;西连国家级地质公园熊耳山大裂谷;南临峄城冠世榴园风景区。龟山风景区占地总面积40余平方公里,由龟山景观区、水上游乐园、板栗基地生态园区、千亩观光桃园及桃园山庄服务区组成。
关键词: 名胜古迹 风景旅游区

内容

龟山风景旅游区位于市中区东北部孟庄镇境内,距市驻地15公里,2004年初被批准为山东省级地质公园。
  该景区北与抱模崮国家级森林公园隔水相望;西连国家级地质公园熊耳山大裂谷;南临峄城冠世榴园风景区。龟山风景区占地总面积40余平方公里,由龟山景观区、水上游乐园、板栗基地生态园区、千亩观光桃园及桃园山庄服务区组成。景区内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错落有致,交相辉映,老龙潭商周遗址、雁窝岭汉古墓群、跑马岭等古遗迹,展示了龟山风景旅游区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龟山因其山形酷似伏卧子母龟而得名。该山海拔331米,拾阶而上,可直达山项。山顶参天古柏、文物古迹随处可见,观音堂、木乃伊古墓、大小寨门、八卦园、老鹰石、天然溶洞、驼峰石、滴水洞等景点使人流连忘返;山体东西两面均为悬崖峭壁,陡不可攀,南北两面坡度较缓。该山曾是历代绿林豪杰养兵之地。据《峄县志》记载:清咸丰九至十一年(1859至1861年),刘双印组织幅军数千人在齐村云谷山起义,龟山周围活动的李如依山傍水的龟山全景林、黄山殷等率领的绿林军皆听从其指挥,与云谷山幅军形成掎角之势。清都统德棱额率军与峄县县令张振荣乡团合攻龟山数月,未果,清军撤走。清同治元年(1862年),僧格林沁八旗军与乡团合攻山寨,历经数月,龟山寨终被攻破。
  游人立在龟首观崮亭,可欣赏到高高耸立的抱犊崮,连绵起伏的群山,波光粼粼的周村水库,蜿蜒东去的本加河水,碧波荡漾的百亩荷花池。
  九龙石古寺庙后侧,有栩栩如生的九龙石,并有形象逼真的凤尾石相伴,意为龙凤呈祥。传说远古时代,龟山脚下有一“海眼”,整日喷水不断,终为一片汪洋,周围百姓民不聊生。玉皇大帝得知此情后,派龙王前来睹住“海眼'于是龙王让9个儿子前去堵住“海眼”,九龙历尽磨难,未能堵住,龙王大怒,要重罚九龙。此时龟山龟王现身,让9位夫人左手莲花右手龙剑砍掉自己的 “尾巴”,堵住“海眼”。九龙与9位夫人为感激龟山的献身精神,自愿在龟山陪伴龟王,于是化作九龙石和凤尾石,朝夕相伴。
  龟山寨与古寨门龟山寨始建于唐代,为唐代名将罗成建造,经过历代重修扩建,其规模不断扩大,一度成为操练部队、练拳习武的场所。山下百姓为了逃避战乱,纷纷投靠龟山,寻求庇护,逐渐形成村落。据传,山上当时居住百余户人家,吃喝在山上,基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石磨、石碾、蓄水池、烛台虽历经沧桑,却至今仍在。
  龟山寨门位于龟山山顶南端,山顶面积700余亩,与蛇山遥相呼应,中间为古代操练兵马之地——走马岭。寨门分为大小寨门,大寨门朝西南方向,用巨石砌垒而成,十分险要,为当年绿林军运送军火、粮食的必经之路。寨门东侧20余米处还建有小寨门,小寨门朝向南方,在坚硬石壁上开凿而成,只容1至2人通过,是专供迎接各山首领等重要客人的通道。龟山山顶四周分布着大小不等的1600余眼旗杆插孔,全是在坚硬的岩石上凿成。 观音堂和周村水库观音堂位于龟山山顶西南山坡上。据观音堂内碑刻记载: 鲁南地区十年九旱,还有一年非旱即淹,当地百姓苦不堪言。观音普度众生,让子母龟旱时吐水,涝时吸水,润泽这块古老的土地,调剂着周村水库容量,一刻不敢懈怠,半步不离水库。当地百姓非常感激,就在龟山顶上筑起观音堂,送香参拜,而观音每年二月十九日降临龟山,因此这天登龟山拜观音络绎不绝,便有“三月三沧浪渊,二月十九爬龟山”之民俗。
  周村水库坐落龟山脚下,总容量狀50万立方米,盛产鲤鱼、鲶鱼、银鱼、鲫鱼等。周村水库一年四季美景不绝,日落西山时最为迷人。傍晚,太阳西下,斜阳铺泻,龟蛇二山在水中倒映;渔舟点点,湖面碧波在落日的余晖下熠熠闪光,构成了周村水库特有的壮丽景观。
  木乃伊古墓在观音堂下方50米处,紧挨着的就是木乃伊古墓。据史料记载,清嘉庆年间,滕县武举王丹高因报父仇,犯下人命大案,于是带着母亲逃到龟山。他见龟山山势险峻,植被茂密,气候宜人,便入道为士。他武艺高强,道行高深,收门徒百余人。后在西南山坡坐化,尸体化作木乃伊,徒弟们就地建石墓而葬,木乃伊古墓并立碑详细记载了事情的经过。木乃伊在华东一带实属罕见,形成木乃伊的原因一直是地质、生物界专家考证之谜。
  万善同归碑与贤良女洞龟山的山顶地势较为平坦,古代寨墙保存仍完好,这里有古碑30余座,著名的万善同归碑就在其内。据碑文记载:清同治年间,龟山山寨上1〇〇多人在作战中全军覆没,山上妇女闻讯愿后为夫君尽善。
  在龟山东部山崖间有一天然溶洞群,包括猪尾巴洞、贤良女洞等,其中以贤良女洞尤为奇异壮观。进入洞内,冷气阴森,石笋到处耸立,钟乳石倒挂,有的形似巨兽,有的如灵巧的猿猴、盛开的花朵。当地还流传关于贤良女洞的传说:清将领僧格林f心率军攻打龟山之初,使用的是从西洋买进的枪炮,但炮弹打到山上,未伤到幅军将士一毫一发。僧格林沁便找来当地的算命先生指点迷津,先生掐指一算,告知炮弹失效是因为上天怕其伤及山上的一位名叫王玉环的贞烈女子,她的未婚夫死于意外,只有婆婆和双目失明的奶奶。王玉环被当地人尊奉成 “贞烈女子”。待二老去世后,她便到龟山寨紫云观削发为尼,道号太乙真人。此后,僧格林沁便派人谎称其娘家有急事,骗得王玉环下山,只见她刚一下山,山上顿时炮声、惨叫声响起, 死伤幅军将士2000余人,龟山寨也随之被攻破。等王玉环明白过来,为时已晚,她悲痛地跑到龟山的一处山洞中,撞壁而死。僧格林沁对王玉环感激不尽,便亲自到其家乡送去一块牌匾,上书“皇清贤良女”,而王玉环壮烈而死的那个山洞,也被后人称做“贤良女洞”。
  龟山香居龟山香居别墅区是为游人提供食宿、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香居依山而建,站在香居三楼的阳台上,可西望登山“云梯”,东眺碧波荡漾的周村水库。若游览结束后,来到这里可点一道刚从水库中捞出的美味鲜鱼,浅酌小憩,可谓美不胜言。

知识出处

枣庄胜景

《枣庄胜景》

枣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枣庄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地域文化--北辛文化,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和深远的影响,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奚仲造车、墨子立说、焚券市义、凿壁偷光、毛遂自荐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