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地方文化,历史上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战国前曾受到齐鲁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明代以后,京杭大运河枣庄段的开通不仅带动了枣庄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枣庄文化的繁荣。而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方言)文化首当其冲的受到影响,这就使得麥庄的语言(方言)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及开放性的特点。
发音特点枣庄方言属北方方言。同普通话相比,枣庄方言在语音方面与其差别较大,滕州山亭区北部山区与其他几个区及山亭区南部相比也有明显差异。
一、枣庄方言中,声母不发舌尖后音zh、ch、sh。普通话中的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在枣庄方言中多读作z、c、s。如“枣” 和“找”,“草”和“吵”,“嫂”和“少”,在枣庄方言中读音是一样的。二、枣庄方言中有唇齿音声母[pf]、[pf']、[v]。在普通话中,声母为zh、ch、sh、r的四个舌尖后音,在枣庄方言中,合口呼时均读作[pf]、[pf‘]、[f]、[V]。如:朱[pfu]、出[pf‘u]、书[fu]、入[VU]。
三、 古音“精”组字母,在普通话合口呼韵母前读舌尖前音 Z、C、S,而在枣庄方言中,则将合口呼改作撮口呼,将舌尖前音 Z、c、s改作舌面音j、q、x。如:如[ju]、粗[qu]、苏[XU]。
四、枣庄方言同普通话一样分为四声,但阴平字较普通话多,去声字比普通话要少。这是因为古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多读去声,而在枣庄方言中多读阴平所致。如:木、日、客、必、叶、妇,在普通话中均读去声,枣庄方言中却念成阴平了。
方言词语气象青木天(较凉的阴天)、半阴天(多云的天气)、煞风 (停止刮风)、泉风(旋风)、雾娄毛子(毛毛雨)、棉花套子雪(大雪)、小雪纺(下小雪)、冷子(冰雹)、冻冻(冰)、贼星(流星)、扫帚星(彗星)、太影(太阳)、月姥娘(月亮)。
土地湖(泛指田野)、山夹沟(山涧)、过道(村中的街道)、坷垃(土块儿)、林(墓地)。
时间年时(去年)、过年(明年)、擦过年儿(年初)、年根儿来(年底)、每年(往年)、个月成十(一个月或月余)、五黄六月 (P月历五六月间)、十冬腊月(指天气最寒冷的月份)、今门儿(今天)、明儿来(明天)、前儿来(前天)、后来(后天)、早清起(早晨)、傍黑天(黄昏)下晚儿(下午四、五点钟)、月黑头(没有月亮的漆黑夜晚)、胧明儿(天刚亮的时候)、一崩儿(一段时间)、眼世(现在)、多咱(什么时候)。
农事下湖(下地干活)、摸垄(把已种上豆子的地耙平)、扶芋沟(用犁或锨培起土埂,以栽种地瓜)、锄杠(锄柄)、撇绳 (耕耙地时掌握牲口前进方向的长绳)、板镢(宽面的镢).、麦余子(扬场时分离出来的带壳的麦粒)、秆草(谷子秸秆)。
作物棒子(玉米)、秫秸(高粱秸)、秫秫挠子(脱去籽粒的高梁穗子)、长果(花生)、地蛋(马铃薯)、洋柿子(西红柿)、婆婆丁 (蒲公英)、粘蔷子(苍耳)、拉拉秧(茜草)、蒿子(青蒿)。
畜禽石牛(母牛)、老犍(骟过的老公牛)、牙狗(公狗)、撅猪(配种用公猪)、矂乎(配种用公羊)、草鸡(母鸡)、鸣鸭(公鸭)、家雀子(麻雀)、烧香摆供(布谷鸟)。
野生动物、昆虫皮子(狐狸)、夜猫子(猫头鹰)、蛾螂蛛子 (_蛛)、蛇绿子(蜥暢)、光光蜓(蜻艇)、蛤蟆嫩子(娇槲)、屋娄牛子(蜗牛)。
民居影目墙(照壁)、门嵌子(门槛)、坚脚(盖房子的地基)、礓礤石(台阶)、茅子(厕所)。
用具勾担(两头带钩子的扁担)、捎马子(褡链)、电棒子 (手电筒)、洋车子(自行车)、坐床子(面宽而矮的方凳)。
称谓老嬷嬷儿(老年女性)、小小子儿(小男孩)、小闺女儿(小女孩)、下三烂(品质低贱的人)、结不子(口吃的人)、病秧子(经常有病的人)、大(父亲)、老爷(祖父)、家里的(妻子)、外头的(丈夫)、兄弟(弟弟)、大伯哥(丈夫的哥哥)、姑娘(姑母)、贵客(女婿)、两乔(连襟)。
身体身子骨(身体)、额娄盖子(前额)、腮帮子(腮)、眼眦毛(睫毛)、牙花子(牙龈)、额心眼子(嗓子)、胳娄拜子(膝盖)、生阵候(生病)、不出坦(因病不舒服)、屙肚(腹泻)、害耳底子 (得中耳炎)。饮食干饭(米饭)、馍馍(慢头)、引子(含有酵母的面团)、大菜(猪肉)、荤油(猪油)、细粉(粉条儿)、下水(猪、牛、羊等动物的内脏)。
喜庆下通书(订立婚约)、新媳子(新娘)、坐大席(参加宴会)。
行为溜沟子(比喻奉承、巴结)、扒豁子(告密、揭发)、闲拉弧(闲聊)、骂大会(互相漫骂取闹)、捣实锤(说实话、办实事)、掠掠(跟别人胡拉扯)、裂熊(粗话,散伙、作罢)、装憨卖呆 (装傻)、吱声(作声)、侃空儿(说谎)、侃凉腔(说讽刺话)、横横 (过秤)、拉魂腔(柳琴戏)、恶影(讨厌)、疙躁(心急烦乱)、抱亏 (感到委屈)、眼巴眼望(盼望)、打怵(胆怯)、摘愣(揽动)、步撵儿(步行)、搀越(拖延时间)、胡儿倒都(糊里糊涂)、勤利(手脚勤快)、哪来(什么地方)、湖来(野外)、这来(这里)、那空来(那时候)、这空来(此刻)、以挨(一定)、反是(反正)、许兴(也许,可能)、正好儿(恰巧)、赶明来(将来)、每儿来(以前)、猛个丁 (猛然)、马时(立刻,马上)、马立的(赶快)。
颜色煞白(非常白)、花花搭搭(颜色分布不均匀)、乌不皂眼(不鲜艳,显得脏)。
谚语民间谙语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生活经验的概括。民间谅语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它反映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庄稼活好学,人家咋着咱咋着。
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
千买卖,万买卖,不如庄户老汉胡摆坏。
好饭不嫌晚,好地不嫌远。
饿死爹娘,留下种粮。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芒种芒种,样样要种,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麦顶芒种秋顶秋,豆子顶到寒露收,过了霜降刨芋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七月十五定旱漢,八月十五定收成。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早二光,~晚二慌。
旱锄田,傍烧园。
间苗如上粪。
有钱买种,无钱买苗。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七成收,八成丢。
棉花锄八遍,桃子结成串。
稀麦稠豆坑死人。
干锄棉花湿锄麻,不千不湿锄芝麻。
人怕老来穷,麦怕胎里旱。
棉花不打杈,光长柴禾架。
深耕浅种苗儿旺。
换茬如上粪。
庄稼难得露头雨。
立了秋,哪里下雨哪里收。高梁晒红米,一阵太阳一阵雨。
二月草,棒打倒。
麦收八十三(八月、十月、三月)场雨,不如二月下两场。麦子去了头,高粱没了牛。
一亩园,赶十亩田。
立冬拔萝卜,小雪铲白菜。
种瓜种菜要抢先,时间晚了不值钱。
糠菜半年粮。
深耕细耙,旱游不怕。
丰收之年,不收无苗之田。
头伏萝卜二伏芥(菜),三伏里头种白菜。
瓜怕刮,烟怕淹,芋头就怕山水漫。
凌碴响,萝卜长。
杨叶皮钱大,就该种甜瓜。
夏至耩豆,不前不后。
立冬胡捣鼓,不如土里捂(立冬后不能再种麦)。家土换野土,一亩赶二亩。
人靠饭力,地靠肥力。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种地不要问,全凭功夫粪。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粪是庄稼宝,离它长不好。
撒施一大片,不如一条线,一条线不如一个蛋。
扫帚响,类坑长。
每天早起背粪筐,一月聚起用车装。
人靠油水,猪靠食水,地靠肥水。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季。
巧种不如多上粪。
粪捣三遍,给豆饼也不换。
金筐银筐,不如粪筐。
底肥金,追肥银,白茬种地哄死人。
猪是农家宝,粪是地里金。
节气不饶人。
麦到芒种自死。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麦到清明茏三节。
寒露两旁看早麦。
夏至逢端午,守着麦垛哭;夏至端午远,庄稼有一闪。
牛过谷雨吃饱草,人到芒种吃饱饭。
过了夏至无青麦,过了寒露无青豆。
五黄六月臭韭菜,七月老,八月嫩(指韭菜、大葱)。
杨叶哗啦,好种西瓜。
三月八,种南瓜。
九月不出葱,十月一场空。
立秋十八天,寸草结籽。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尽杨花开,农活一起来;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耕牛遍地是;九九八十一,家里送饭地里吃;九九再九九,麦子入了口。
①凌:冰。头九冻了二九开,二九不开等春来。三九中心腊,河里冻死连毛鸭。
春打六九头,五九尾。
夏至十八天,冬至当日还。
清明断冻,谷雨断霜。
过了清明冷十天。
立秋二天遍地红(指尚梁成熟) 家有千棵树,不富也得富。
家有十棵杨,不用打柴郎。
旱枣涝栗子。
七月十五红鼻枣,八月十五打到了。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满集。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栽树要多砸,栽上枯树也发芽。人要脸,树要皮。
人留子孙树留根。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有树人才富。
东风不倒,别嫌雨小。
是风刮二天。
五月六月车辙雨。
行下的春风,望秋雨。
秋雨连绵西北风。
旱了东风不下雨,涝了西风不晴天。蜢虫子打脸,离雨不远。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0鸡上高,水上漂。
路东虹,早烧霞,长虫过路蚂蚁爬,秃子沉头驴打挂,江猪子过河、乌龙打项(将要下雨)。
瓦块云,晒死人。
久雨现星光,明朝雨更旺。
雨前蒙蒙没大雨,雨后蒙蒙不晴天。
早雾阴,晚雾晴。
日落红霞起,撑不到半夜里。
瑞雪兆丰年。
7]C缸穿裙,盐返潮,燕子低飞,蛤蟆叫,大雨不久会来到。天上鱼鳞云,地上晒死人。
鱼鳞天,不下雨也风颠。
云向南,雨旌涟;云向北,一阵黑;云向东,一阵风;云向西,披蓑衣。
早晨烧霞,晚上沤麻;晚上烧霞,明早备茶。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太阳伸腿,要发大水。
久旱必久阴。
冷雨温雪。
木匠来,不愁柴。
长木匠,短铁匠。
铁匠一冒烟,赶木匠砍半天。
脱坯挑墙,活见阎王。
泥摔三遍,给砖不换。
屋不漏,墙不倒。宁叫家宽,不叫屋宽。
与人不睦,劝人盖屋。
编席打篓,养家糊口。
拳不打会家。
唱戏的曲不离口,练武的拳不离手。三天不练手生,五天不唱口生。
会家不难,难家不会。
武艺不如手艺,手艺不如口艺。
薄技在身,胜握千金。
单方治大病。
常吃萝卜和葱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入了口,医生袖了手。
久病成良医。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了命。
要使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捂春凉秋。
桃养人,杏害人,李子行里埋死人。宁吃好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嘻嘻哈哈活了命,气气恼恼得了病。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百病气上得。
脏生虱子懒长疮,潮湿生疥不用讲。家宽出少年。
老的壮实小的福。
饭养人,饭害人(不能用过量)。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动为纲,素为常,心胸阔,寿命长。•冬睡石头夏睡板,不是瘸腿就瞎眼。
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多吃一勺,半夜睡不着。十人九痔,十人九胃。
有高有低是庄稼,有老有少是人家。
好儿不要多,一个顶十个。
夫妻无隔夜之仇。
好儿好女,不如半路夫妻。
娇养无孝子,棒打出孝郎。
家有万贯,不如日进分文。
好底好帮做好鞋,好爹好娘养好孩。
好儿不如好媳妇,好闺女不如好女婿。
一个闺女半个儿。
能生瞎儿,不生瞎命。
根不正,梢不正,结个葫芦歪巴腚。
根也对,梢也对,阎王老爷不错配。
家有长子,国有大臣。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
宁叫大人缺儿女,不叫小孩没爹娘。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儿女自有儿女福,别给儿女做马牛。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家无常礼。好家当搁不住®三家子拉。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领墒②不正瞎一犋③。
人是衣裳马是鞍,不看吃的看穿的。
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
宁背千斤,不抱肉墩(指不会走的婴幼儿)。篱笆帐子不是墙,婢子大娘不是娘。
宁要讨饭的娘,不要做官的爹。
虎毒不食子。
瞎娘养个秃方瓜,人家不夸自己夸。
老凭恤心,少凭良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
好儿女志在四方。
种庄稼一季子,娶媳妇一辈子。
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
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
好儿不图分家产,好女不图嫁妆衣。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好狗不咬鸡,好汉不打妻。
男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
吃不穷,喝不穷,计划不周就受穷。
穷没根,富没苗。
① 搁不住:承受不了。
② 领墒:耕耙土地时起引领作用的牛马。
③ 一犋:能耕地的大牲畜,三头为一犋。富不过三代。
十年河东转河西,别笑穷人穿破衣。
走满天下端着碗,光喜勤快不喜懒。
老天爷饿不死瞎眼的鹰。
光棍放炮,眼子听响。
外财不发命穷人。
能在囤尖上省,不在囤底慌。
吃喝亮家当。
一天省一口,一年省一斗。
穷瞒不得,丑避不得。
蚕无夜食不长,马无夜草不肥。
有三家富亲戚不算穷,有三家穷亲戚不算富。坑人不富,赖人长穷。
丰收别忘歉年苦,饱时常想饿时饥。
年年防歉,夜夜防贼。
越闲越懒,越吃越t%。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年好过,春难熬。
勤能补拙。
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一年不吸烟,省个大黄犍。
是非难逃众人口。
唾沫星子淹死人。
人活八十八,别笑话人家腐和瞎。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亲戚越走越亲。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冤家宜解不宜结。
人是一面相。
得饶人处且饶人。
将人心,比自心,皆同一理。
有理走满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有理不在声高。
打亏骂不亏。
人心都是肉长的。
最辣嘴的是青头萝卜紫头蒜,最难斗的是仰脸老婆低头汉。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人比人,气死人。
心里没病死不了人。
自己跌倒自己爬。
话好说,路难行。
头三脚难踢,万事开头难。
光棍怕讲理。
君子不与牛治气。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人随王法,草随风。
身正不怕影子斜。
根多不怕狂风摆,脚大不怕泥里崴。
疼了要摸,屈了要说。
宁竖井绳,不扶竹竿。人要脸,树要皮。
胆小不得将军座。
捉贼捉赃,捉奸捉双。
在家不欺人,出外无人欺。
人行好事,莫问前程。
摊个好邻居,又披红又戴花;摊个坏邻居,又披锁又戴枷。一家有贼,四邻不安。
邻居好,赛金宝,家不便,邻居串。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家有黄金,邻有戥秤。
亲是亲,财是财,肩膀不平两不来。
—人难称百人意。
鬼火见不得太阳。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犟扭的瓜不甜。
打开窗户说亮话。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青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树大自直,树大招风。
官牛瘦,官屋漏,官饭有人吃,官活无人做兵来将挡,水来土屯。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①做:方言读z6u。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
灰没火热,酱没盐咸,蜜没糖甜。
再好的月亮地不如半阴天。
胳膊拧不过大腿。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过不去的崖子头。没有不透风的墙。
官不打送礼的,狗不咬屙屎的。
常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
白天不做亏心事,夜晚敲门心不惊。
手心手面都是肉。
一个萝卜顶个坑。
手指头伸出来有长短。
骡子马大了值钱,人大了不值钱。
饱汉不知饿汉饥,骑驴不知步撵的。
牛头再大,也有煮牛头的锅。
砍倒萬子狼出来。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小心没有过火的。
尿泡怪大没斤两①,秤砣虽小压千斤。
身子掉井里,耳朵还能挂得住?一个槽上不能拴两头叫驴。
理正山也倒。
纸里包不住火。
①斤两:重量。点钱不薄人。
当面银子对面钱。
好帐算不弯。
人不浑帐,帐不浑人。
隔手不赊账。
和气生财,没有笑脸别开店。
出摊就是卖的。
货卖大堆。
山东的买卖一群羊。
搿伙计,如夫妻。
买卖好做,伙计难搿。
一赶三不卖,一赶三不买。
不怕不挣钱,就怕货不全。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货比三家不上当。
常吃萝卜眼是秤。
是虾都顶鱼。
俚语四大热:高梁棵、鏊子窝、铁匠炉、拉大锅。
四大硬:铁匠的锤、石匠的錾、铁匠的砧子、沙缸沿。四大红:庙上的门、杀猪的盆、新媳妇的箱子、火烧云。四大黑:烟子灰、老包黑、月黑头、打乌麦①。
四大白:梨树开花靠粉墙、孝子雪窝赶绵羊。
四大欢:风中旗、漏网鱼、蹿圈的猪、开了缰绳的大叫驴。四大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四黑对白:油漆桌子靠粉墙、乌木筷子银质香、煞白的纸上写黑字、丈二白布进染缸。
黑对黑:老鸹落在猪身上、屎壳郎趴在炭堆上。
白对白•.白马银枪罗士信、雪上加霜又一场。
白黑滑尖相对:三尺白绫飘雪窝、拿盘鏊子盖上锅、西瓜掉到油篓里,刺猬顶住栗子壳。
庄户主儿三大悬:赶车、铡草带浇园(打水容易掉到井里)。
歇后语驴给牛抵头——拿着脸上。
癞蛤蟆垫桌腿——硬撑。
半夜里套驴——摸不着角。
驴头不叫驴头一长脸。
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瞎子拉二胡——没谱。
吃槐芽肿脊骨——难看在后头了。
家庙里失火——没谱了。
①乌麦:高粱秆上长出类似麦穗的一种东西。外皮白,里面黑,嫩的可以吃。老鼠拉木锨一一大头在后边了。
猪八戒败阵——倒打了耙。
石膏点豆腐---物降一物。
庙门前的旗杆——独立独站。
鸭子吃根铁筷子——千说万说转不过脖子。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
宋江杀了阎婆媳——冤有头,债有主。
骑着马要饭——穷赶的。
要饭的打死狗——有事不大。
要饭的牵着猴——还是会玩的吃。
叫花子碰上要饭的一1穷对穷。
坟头上烧纸——活人的眼目。
斤半的鲤鱼一俏个。
大水冲倒龙王庙----家人不认一家人。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土地老爷挖耳眼——净泥。
疤拉眼子照镜子——自找难看。
戴着席丫子打伞——多此一举。
隔河作揖---承情不过。
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雪里埋死尸——久后自明。
迎风吃炒'面——张不开口。
哑巴吃黄连一一有苦难言。
两个哑巴亲嘴——好得说不出来。
黄鼠狼子钻阳沟——各有各有路。怀孕的妇女抱孩子——里外都有人。
麻子上讲台——群众观点。
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瞎子害眼——没治了。
玩葫芦头的招短®——人多不架事。
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武大郎卖粪论堆。
叫花子上坟一-穷烧。
狗黑子©喝糖稀——粘上扯下。
卖糖稀的住楼——熬上去的。
打发灶老爷上天一一有嘛说嘛。
蜗娄牛里开花一-拧劲种。
墙头上长草——飞来的种。
西南湖里枇大麦——孬种。
头顶长疮,脚底下流脓——坏透了。
风箱板改锅盖——受了凉气受热气。
补锅的戴眼镜一一专找茬子。
卖瓦盆的下乡---套一套的。
团鱼拴鸡腿上——跑不了你,飞不了我。
一根绳拴三个蚂蚱——蹦不了你,飞不了我,也跑不了他。张飞认线——大眼瞪小眼。
砂锅捶蒜---棰子的买卖。
搭戏台卖螃蟹——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① 招短:被劫。
② 狗黑子:狗熊。一张纸画个鼻子——脸不小。
二百五不是二百五一半吊子。
蚂虾炒藕——弓着腰钻空子。
脊梁上背扫帚——落后。
徐庶进曹营---言不发。
马尾拴豆腐——不能提。
豆腐掉灰窝里——拍不得,打不得。
鸭子吃韭菜——直捋。
瞎子放驴一•不丢松。
瞎子放驴——随它去。
秤钩子揣怀里一一挂心。
捂着耳朵偷铃铛——自哄自。
罐头盒盛豆腐渣——外皮好看,里边不好吃。大拇指卷饼——自吃自。
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壶里装饺子——有嘴倒不出来。
瞎子点灯——白费蜡。
瞎子打球"一不见起。
鞋帮改帽沿——高升。
十个人盖一床被——胡扯。
被窝里耍拳——没外手。
猪鼻眼里插葱---装洋象。
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
银行里失火——了钱了。窝窝头翻跟头一现大眼了。狗咬刺猬——没处下口。买地放蚂蚱——想飞利。
戴孝帽子吵喜——挨揍的头。
凉水退鸡----毛不拔。
小车不拉一推行了。
光腚戳马蜂——能惹不能撑。
姐妹俩出门子一各人准备各人的。
狗拉耩子——没大架。
蜜蜂飞酒瓶里一前途光明,出路不大。阎王爷敲门一里头有鬼了。
和尚庙里借梳子一走错门了。
擀面杖吹火----窍不通。
癞蛤蟆蹦碓窝里一看你怎么蜇(着)。
二分钱买个烂梨一连吃(刺)带挖。
对着鸡窝门放屁——风(讽)刺打鸡(击)C 客屋里贴狗皮一不像画(话)。
针鼻不叫针鼻——线(现)眼。
绊倒拾支烟一吸(稀)好。
闺女婿行路祭——该揖(一)题(一)。
小狗吃草——学羊(洋)。
绱鞋不要锥子——针(真)好。
玻璃杯里捶蒜~~轻捣(青岛)。
两口子吃黄瓜---掰(百)。
孙悟空的娘——石(实)母子。
卖粥的折本——吃了稠(愁)的亏。
半夜里伸腿——猛一蹬(登)。
枣胡子解板——三五锯(句)0小葱拌豆腐----葱(清)二白。
八月十五喝腊八粥趁枣(早)。老嬷嬷跳井——尖脚(坚决)到底。葱沟里扔砖头——别打蒜(算)了。飞机上放炮仗——空响(想)。
腊月的萝卜一一冻(动)心了。
豁子亲嘴——斗牙(豆芽)。
两头牛抵架一-斗角(豆角)。
姥娘哭儿——没舅(救)了。
茶馆里招手——壶(胡)来。
罗锅子上山——前(钱)紧。
老公公穿儿媳妇的鞋——前(钱)紧。王八吃秤砣——铁(贴)心了。
腊月的萝卜——冻(动)心了。
老鼠啃盘子——口口带瓷(词)。
大麦伐皮①——成仁(人)了。
打绳的摆手——到劲(尽)了。
龇着锅台拔勺子——饭(犯)稠(愁)。
谜语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蒜) 红公鸡,绿尾巴,一头栽在地底下。(红萝卜)大哥一身毛,二哥一身芥,三哥打滴溜,四哥泥里拽。(山①伐皮:用器具除去粮食的外皮。药、辣疙瘩、辣椒、萝卜)从小青,长大白,拉巴开,让人摘。(棉花)个头般般①高,光吃肉不添瞟。(筷子)四四方方一座城,城里城外都是兵,个个都穿黄马褂,不知哪个是朝廷。(蜜蜂)生不能吃,熟不能吃,一边烧着一边吃。(烟)字谜一横回、一撇洒、日子按着月子打,大字来拉架,照头揍个大疙瘩,抓把土娄揞上它。(壓)一点一横长,口字在当央,子字来拉架,耳朵拽多长。(郭) 一点铁,一点铜,一点木头,一点绳。(秤)说是秤不是秤,一头软来一头硬。(鞭)说是鞭不是鞭,一头窄来一头宽。(锨)说是锨不是锨,东南山上淌狼烟。(窑)说是窑不是窑,西南湖里冲来个瓢。(船)暗语暗语是某些行业、群体出于自身需要而创造且在内部使用的语言。过去说唱艺人、牛行人、船夫、绿林中人,甚至赌局都有暗语。同行使用暗语,既便于交流思想,又便于保护自己。是不是同行,几句暗语就能试探出来,如果不是,马上就有了防①般般:一样。范意识。因此,暗语的作用在过去是显而易见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民主法制的逐步健全,有些行业的暗语正逐步消失。
曲艺暗语数字与钱:拍(分)、干(毛)、价(元)、溜(一)、月 (二)、汪(三)、摘(四)、中(五)、申(六)、星(七)、章(八)、耐 (九)、居(十)、溜拍(一分),以此类推;溜干(一毛)、以此类推;溜价(一块),以此类推。
其他:包(盛钱包)、清单(查钱)、挖二储(要二遍钱)、哄子 (山东大鼓)、推了 (刹唱)、现分儿(内行)、控码儿(外行)、出鼓 (生意出问题)、苍把子(老头)、老苍丽(老嬷嬷)、海斗(大闺女)、减斗(小闺女)、黄把(中年人)、减把(男青年)、减秧子(小孩)、念蒿(秃子)、念招(盲人)、蛇金刚子(腐子)、念语子(哑巴)、牌儿(脸)、招风子(耳朵)、招子(眼)、蒿(头发)、戍(贼)、砸窑(入室偷盗)、稳子(板凳)、僚棋子(锅)、沙子(盐)、碰腥子(火柴)、漫水子(油)、海(約、减(少)、拱嘴子(猪)、爬山子(羊)、镂金坐(狗)、伸头子(鸡)、春坐子(牛)、扁嘴子(鸭子)、长头子 (鹅)、踩嘴子(狼)、m子(虎)、柴吊子(牙)、拖秧子(做梦)、登火轮儿(火车)、汽轮儿(汽车)、驾轮儿(自行车)、飘子(船)、踩壳(皮鞋)、踩飘子(袜子)、蹬空子(裤子)、减空子(裤头)、页子 (上衣)、顶壳(帽子)、银灰子(好面)、银币子(大米)、抓地(瓜干)、溜子(风)、摆了 (雨)、飘鹅子(下雪)、老钱(天)、漫子(云)、线子(路)、插棚(晴天)、掉角(阴天)、摆舍了 (下雨了)、觉摆(小雨)、海摆(大雨)、水(穷)、火(富)、挂帐子(上雾)、雉路子(鬼)、锥子(塔)、空子(桥)、梁子(扁担)。
绿林暗语官兵(仔子)、自己兵(杠二枪的)、成股土匪(马杆子)、绑客(肉票)、邻路人(带线的)、外人(勾子)、打仗(捏焦壳)、受伤(挂花)、官兵来攻(来风了)、死(就土 )、情况不妙(风紧)、偷袭(摸)、匕首(清子、腿刹子)、快枪(焦壳)、土炮(灰筒子)、酒(火山子、一三五)、水饺(捏嘴)、煎饼(摊张子)、烧饼(亮子)、鱼(顶浪子)身(捲鱼)、兔子(草溜子)、羊(爬山子)、狼(柴嘴子)、蚕(抽丝子)、门(扇子)、模子(对双)、雨伞(雨淋子)、磨 (推圈子)、鏊子(退皮)、鞋(踩壳)、裤子(叉裆)、下雪(飘蛾子、飘花子)、起雾(挂帐子)、点灯(上亮子)、评理(讲亏头)、路程 (线子)、桥梁(横子)、姓孙的(免辈子)、姓刘的(水顺子)、姓吴的(口天子)、姓马的(高腿子)、姓王的(虎头子)、姓郭的(口舒)。
牛行市暗语牛行市暗语比较特殊,它往往和手语结合来进行交流思想。过去,耕田、运输主要靠畜力,因此牛、马、驴、骡等大牲畜买卖市场较大。这些牲畜又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交易时中间都需要有“经纪人”的说合才能成交。民间把经营大牲畜的市场称为“牛行市”,把“牛行市”中的经纪人,称“牛行人”,也称“行户子”。在讲牲口价钱时,“行户子”要把买主和卖主拉开,不用明讲,而是用“摸手”的方法暗示。过去,当“行户” 的都备一个“钱褡子”,搭在两人的手上,两只手在钱褡子下面摸数,一二三四五,五个手指头,握住几个手指头就是几个数,下剩六七八九十就用打手势的方法来表示。如,四指并拢一挠,为六;五指一捏为七;拇指和食指张开为八,食指一勾为九, 握整个手一摇为十。用行话说手势为“一留,二撇,三品,四格,五半,六搔,七捏,八叉,九勾,十整”。在钱褡下摸手叫“递码”,比如卖牛的,要350元钱,就先握住3个手指头,说“这个整”,再握住5个手指头说“这个零”,口说就是“品子挂半截零”。卖主确定这个价,“行户子”再跟买主去“递码”,递到非“格子整” 不卖,或最少也得“品子整叉子零”。如买主出380元敲定,“经济人”就从中取利叫“戴帽”。如买主只出350元,他再找卖主把原价往下压,非压得经纪人有利可图才可成交,叫“砸死一头说一头”。当成交后,“行户”都要给双方喊明:“不吃不喝,三天 (退回)”,“眼瞎、腿瘸,是自己眼看的(不打倒)”,“钱十天交齐”。另外,卖大牲畜不能卖缰绳和笼头,等交钱时要返还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