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泉的历史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泉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843
颗粒名称: 第五章 泉的历史文化
分类号: P547
页数: 5
页码: 168-172
摘要: 讲述了枣庄市泉的历史文化,历史记载以及有关泉的诗文。
关键词: 枣庄市 历史文化 诗文

内容

第一节泉的历史记载,泉的历史记载,大部分出自峄县志、滕县志等史书记录的历史资料。
  一、十里泉群(许池泉)许池泉:城北十里岭下。其大者有五:一曰珍珠泉(喷吐如珠),一曰锅泉 (状如沸鼎),一曰筛泉(有簸扬状),一曰金花泉(映日有金碧色),一曰灰泉 (渊深如灰色)。其余列泉无数,皆自平地仰出,沙石澄澈,芹藻缤纷。时有嘉鱼,巨目长尾(俗谓龙眼鱼,别水无此),游泳聚亭下。日光上彻,金碧焕然,寒色动寺壁;寺,乾隆时张令玉树所修(龙王祠. 故兰陵令荀卿祠亦在其北);而亭,则明嘉靖时许令宪所建也。同(清咸丰和同治年号)乱后,庙宇倾,亭亦就圮,惟旧所谓石桥尚存。等桥而望,车梢、云谷诸峰屏于后,青檀、桃花诸峰拱于前。而西南诸山,迤逦东来,列山由连冈,萦青叠翠,若巨鳌2尾而东弛者,亦可谓檀山水之胜概已(邑八景“许池绿波”)。
  二、石室泉石室泉:在许池东北百二十步(折合223.9米),公元1571年(明隆庆五年五月)浚储。水自石侧涌起,高尺余,不让趵突也。今已废。
  三、元许池龙神庙碑夫池其泉有三,源流混混不舍,昼夜散漫四郊,灌溉稻田无虑万顷,居民受无穷之利,如是,则上不负于国家,下有润于黎庶,长享血食之祀,不亦宜乎。
  注:1761年(乾隆26年)峄县志碑褐卷四、许池泉亭记明•浦应麒岁在丁酉时,上以畿辅,东藩河内,马政多所未厘,乃慎简台臣,敕石沙王公,考牧于三方,柢遵明命也。惟公爵负才隽,有声于朝端,而又秉心塞渊,志存鲁駟,董兹庶牧宜乎哉。矧其兴寄闲远、神清骨秀,即群策鞅掌中;而山水临观之,乐未赏,以剧自挠。盖赏北度太行、南遵岱岳、谒孔林、扣梁父,披曰:观蓬莱而东,犹未见其止也。川奇丽美、乐入品题、环辞绘藻、璀燦岩轩;东巡,路出峄阳,偕二三君子,登所谓许池泉亭者,苍然古墟、亭构煙灭,为抚然者久之,即酾酒临池。曙,其诸泉互发,小者喷珠,大者鼎沸,翕飲万状。则又顾而乐焉,以语许令憲曰,嗟乎,是古沧浪之遗也,而使然哉? 乃许君亦敬对曰:昔兰亭不遇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蔓草,而我公嘉会兹泉而锡之亭,此许池之遭也,不腆敞邑;敢后,从事公曰:其图哉,乃即泉上赋诗,见志,且授之,直以示倡许令。于是,鸠工聚材,次第经营,面流为台,而轩其上,以俯澄虚堂其中,以敞清宴庐其两,偏备衡宇也;衢其南北,便迳行也,环以周垣,翼以守舍,谨防瞭也。始事于某月某口,讫工于某月某日,宾以燕好,旅以馆至,亭不待饰,而已奂矣。君子谓石沙公,孽牧得其政,为泉孕得其胜,授许令得其人,高明游息之地,于此俱在,不可以无记也。爰征之太史,俾后之观风者得焉。
  注:峄县志(2005年影印光绪版)卷一十一艺文志五、“峄阳泉名记”十里碑文峄阳泉源以济运,故隶各冬官者凡一十有三,於南四:曰侯孟,曰龙王,曰牛山,曰巫山。於北亦四:曰搬井,曰温水,曰陈赫,曰许由。各依其地与状以名无可易者。近城十里裴山之麓,诸泉罗布:曰仓浪,曰石室,曰许池,曰南山,曰十里凡五焉。而南山,十里比近许池水尤甘洌,浚涌与他泉异。余以二泉名涉统同於以无属,为更南山曰喷珠,十里曰珍珠,肖其形也,北距喷珠数武,别出大泉状类历下趵突者曰沸鼎,珍珠迤东亦溢一泉,映日璀燦者曰金华,金华之南戊戌六月 (乾隆四十三年)祷雨所得志曰霪雨新泉,於戏盛已,余既浚治志,泉更定厥名坛,吾峄名泉之帻,将砻石纪焉,适亳州梁闻山氏游屐过此,属其大书标诸泉上,而自识之如此。
  武功张玉树乾隆癸卯三月六、 十里泉十里泉数百年来,未曾干涸,浸灌之利邑人百世所赖也。
  注: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峄县志七、 沧浪泉沧浪泉:出许池南二里盛水庄岭下,东流至秦楼,张店人许池泉。此伽派七泉也,今已废。
  八、 许由泉许由泉:县北四十里,出陈赫集。为许由河主要源头。
  九、 温水泉温水泉:出石沟营村,自彭口入运,今已淤。
  十、扳倒井泉扳倒井泉:出东集,至彭口入运。并归南明河人十字河。此新派三泉也。
  十一、珍珠泉珍珠泉:出葛墟之阴(城西六十里,亦名锅盖泉)南流入运。
  注:葛墟村现属韩庄镇。
  十二、刘耀村泉刘耀村泉:承水自税郭南来,时流时断,至刘耀村西,沿堤生泉,南抵王庄,大小泉数十,喷珠飞花,清波涟漪。夹岸皆植杨柳,弥望郁然。其东则姑嫂、大山诸峰环之,村落尤多梨、柿诸树,春时花开,浩若万顷艳雪。而中田庐舍时出没于树隙花却间,便疑琼楼玉宇,寒光侵游人衣袂也。此泉最关承水盛衰,而旧志不详,兹查明附二派之后。
  十三、青檀泉青檀泉位于青檀寺(邑八景之一 “青檀秋色”)院内,水停不流,但取之不尽,可以满足数百人饮用。中有二蟹 (一青一红),见则大凶。青檀寺,旧名云峰寺,唐时建立,因青檀树皆生石上,枝干盘曲如虬龙,数百年物也。后改云峰寺为青檀寺。寺后为金界楼,世传岳武穆驻兵于此。
  十四、灵泉灵泉在县西北60里,东暨村,相传光武帝饮马处,其后又灵泉寺。
  注: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峄县志。
  十五、泉源合许由、沧浪新旧泉各五,皆资以济漕运。
  注: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峄县。
  第二节有关泉的诗文旧《峄县志》、《滕县志》所载之名泉,如今仍居先列,特别是十里泉、荆泉,从古至今享有盛名。明清两代建庙、修祠、设亭、立碑,游人成群,诗文连篇,与当代诗作仅举几例列于后。
  _、十里泉群(许池泉)(—)许池泉明•浦应麒兹泉径百步,泛澜流凄清。
  潜波起圆沙,回纹如列星。
  云自凫绎山,发源此淳淳。
  女箩覆深港,萍藻浮远汀。
  下流回涧曲,上壑终窈冥。
  我去憩佳树,饮马兼濯缨。
  桑柘高下列,黄鸟枝间鸣。
  写影碧潭静,随波雪鸥轻。
  悠然惠风至,怀此沧浪情。
  (二)许池泉仲宏道溪流曲曲石泠泠,为溯沧浪见地灵。
  声出树间疑作雨,澜翻石底悉浮星。
  荒台四圯愁宾主,野草千年任醉醒。
  痴绝我来追往躅,揣摩犹恋旧碑亭。
  注: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峄县志(三)许池泉田显吉泉源来自万山头,十里潆洄众壑流。
  风接滩声晴亦雨,云移潭影晚疑秋。
  看花忽忆江南树,临水空惭溪上鸥。
  一歃冷然堪涤俗,何妨镇日此淹留。注: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峄县志(四)许池泉三首明•王瑛 (1)沧口百窦沸清流,静抱山城十里秋。
  云日忽遥川上思,乾坤旧负濯缨谋。
  (2)树裹灵源秋正深,潆洄遥泄万岩阴。
  摘芳已自怜清洽,汲冷真堪静客心。
  (3)凉日亭皋浸玉波,开襟千里野云和。
  征途欲恨驱尘况,徒倚潺湲一浩歌。注:光绪年间峄县志
  (五)、春日许池上,春风嘉树林。
  繁花茅屋映,高柳鹭塘深。
  迥野烟华腻,乱山空翠阴。
  坐来频啜茗,幽兴独能禁。
  注: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
  (—)石屋山明•贾梦龙云边茅屋水边楼,古道西来杜若洲。
  栗里莺花H月酒,桐乡风雨一渔钩。
  彩毫遍写苍岩壁,青莹遥嘶白玉驺。
  山色泉声无限乐,人间此地即丹邱。
  注: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峄县志
  (二)、石屋山泉明•贾三近秋风古木前朝寺,僧屋如巢自在棲。
  黄叶拍天丹灶冷,青檀绕殿碧云齐。
  幽人到处鸟鸣谷,樵子归时鹿饮溪。
  尽日烟霞看不足,买田结舍此山西。
  注: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峄县志
  (三)石屋山泉明•贾三近石屋山泉雨余雪浪喷千尺,旱后春流济万家。注: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兵部右侍郎贾三近所作,其真迹刻在泉东侧石壁之上。其中“雨”字已缺失。其余字迹现保存完好。
  (四) 石屋山泉明•贾梦龙泉源可汲万家饭,山脉培将百岁人。登楼一望田千亩,散作莺花四面春。
  (五) 石屋山泉葫芦院士云中隐约青檀寺,林间掩映一望亭。天下奇书金瓶梅,撰稿山前石屋中。
  (六) 石屋山泉田里村人石屋山人贾梦龙,榴园醉酒万事空。青檀云峰留丹书,金瓶奇文警世钟。
  (七)石屋山泉贺敬之花焰光透匡衡壁,籽液甘涌贾氏泉。繁叶万顷根千载,阅遍九州唯此园。注:1988年12月自作诗,书法作品刻碑立于榴园碑林中。
  (八) 石屋山泉王学仲绿染园畴季早秋,山泉洞屋淙淙流。十枝青茁绕檀寺,万亩红酣醉石榴。
  注:1992年2月在游览石榴园时书写榴园赞,书法作品刻碑立于榴园碑林中。
  三、秋日游青擅山田显吉揽胜同游郊外山,青檀满经白云环。
  寒生万顷风涛落,翠削千寻石藓斑。
  雨过泉声喧树杪,僧来梵呗彻林间。
  夕阳斜度催归思,一路啼莺送客还。
  注: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峄县志四、雨中榴园贺敬之雨浇榴花艳,泉涌溪水急。
  衣湿远来客,树树翠欲滴。
  注:2000年7月游览石榴园时所作,韩国书法家金红奎书,刻碑立于榴园碑林中。
  五、马跑泉心有灵犀一点通,山青哪有水更青;不忘唐王定天下,应与白马记一功。
  六、荆泉明•越东黄萧晓驰匹马出滕城,观得双泉最有情。南北怒涛如趵突,高低声吼似雷鸣。味涵曲蘖冰壶泻,光澈琼瑶雪窦倾。从此疏远流不尽,万年国计赖冷冷。注:诗文描写了当时的荆泉盛况,并刻成石碑,至今立于荆泉东侧。
  七、刘伶台明•御史王瑛一代高风野水边,伯伦遗冢尚依然。千秋谁为浇坟土,悔不当时葬酒泉。
  八、凭吊匡衡墓明•王讴埋玉此山侧,金声动汉庭,貂蝉兼人相,风雅擅传经。曰暖花空落,年深草自青。独来式故里,仿佛见仪型。
  九、匡丞相墓傅尔德古墓平田阔,遗闻相国贫。汉家终有赖,经术更何人。蔓草生晴日,野花砌锦茵。匡谭名未已,客到一沾巾。

知识出处

枣庄泉志

《枣庄泉志》

出版者:齐鲁电子音像出版社

本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除全面地展示泉的自然景观外,力求反映枣庄市境内涉及的泉水全貌,努力体现时代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