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图书馆
枣庄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枣庄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水文地质条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泉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823
颗粒名称:
三、水文地质条件
分类号:
S156.1
页数:
3
页码:
49-51
摘要:
由于枣庄市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发育、切割严重,造成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按含水层的岩性特征,可分为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含水岩组、第四系松散岩层孔隙水含水岩组、变质岩类风化裂隙水含水岩组和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岩组四类含水岩组。
关键词:
枣庄市
水文地质条件
内容
由于枣庄市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发育、切割严重,造成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按含水层的岩性特征,可分为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含水岩组、第四系松散岩层孔隙水含水岩组、变质岩类风化裂隙水含水岩组和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岩组四类含水岩组。
(一)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含水岩组枣庄市碳酸盐岩类地层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出露于枣庄市东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岩溶水比较丰富,主要赋存于奥陶系与寒武系灰岩的岩溶裂隙中。岩溶发育受地层岩性、构造、地下水运动条件的控制和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其发育状况在平面上或者垂直方向上都是不均匀的,这是北方岩溶发育的特征。奥陶系灰岩主要分布于市中、峄城、滕州的山间地区,特征是质纯、性脆、厚度大,岩溶发育普遍,其中以下奥陶系白云质灰岩和中奥陶系马家沟组二段与四段厚层灰岩岩溶发育强烈、富水性强。经抽水试验,单井出水量最高达10000立方米/日,单位出水量可达1171.1立方米/日•米。
寒武系馒头组、张夏组分布于北部、中部山岭区,由于岩性与地貌的影响,岩溶发育不均匀,赋存条件与富水性差异较大,单位出水量在500—2000立方米/日•米之间。
(二)第四系松散岩层孔隙水含水岩组滕西平原、枣南平原及山间盆地广泛分布第四系松散岩层,构成枣庄市第四系松散岩层含水岩组。其中滕西平原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较为发育,岩性以粘土、亚粘土及砂、砾石为主,厚度东部15米,西部最厚达120米,颗粒从东向西由粗变细,古河道分布区赋水性强,单井出水量在1200—2400立方米/日。枣南平原区第四系厚度较小,一般小于35米,主要岩性为粘土礓石,富水性普遍较差,仅在局部地区富水性较好,单井出水量在400—700立方米/日。
(三)变质岩类风化裂隙水含水岩组枣庄市风化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北部及中部的泰山群变质岩及各期侵人岩的风化层的空隙、裂隙与构造破碎带中。岩石裸露,长期遭受风化作用和构造运动的破坏。风化壳厚度在10—20米左右,地下水赋存于风化层的孔隙、裂隙与构造破碎带,形成风化裂隙水。风化裂隙水赋存条件极不均匀,富水性差异很大。一般基岩风化裂隙水量小而分散,单位出水量一般小于10立方米/日•米,仅在构造破碎带的有利部位地下水相对富集。(四)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岩组在枣庄市寒武系的毛庄、徐庄、崮山、长山组及石炭系、二迭系、侏罗系、第三系地层中,地下水赋存于页岩、灰岩的层间裂隙中。该区富水性较弱,单位出水量一般小于10立方米/日•米,不具有大量开发利用价值。
知识出处
《枣庄泉志》
出版者:齐鲁电子音像出版社
本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除全面地展示泉的自然景观外,力求反映枣庄市境内涉及的泉水全貌,努力体现时代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