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建立地下交通线护送过往干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鲁南革命史》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677
颗粒名称: 第五节、建立地下交通线护送过往干部
分类号: D231
页数: 6
页码: 312-317
摘要: 在鲁南津浦铁路沿线和微山湖地区活动的游击部队,开辟一条通往延安的战略交通线。铁道大队、微湖大队等抗日武装护送过路干部往返百余次,从未出过任何差错。因而受到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嘉奖和中央领导人的多次表扬。陈光、罗荣桓、萧华、黎玉当时还联名写信给微湖大队。信中说:“……你们像一把尖刀插在敌人心脏,用你们的勇敢和智慧,在星罗棋布的据点中,趟出一条通往延安的坦途,保证了南北交通的畅通……”
关键词: 地下交通线 干部

内容

第五节建立地下交通线护送过往干部
  1942年是侵华日军最为猖獗的时期,也是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最为困难的时期。在日军的残酷“扫荡”、封锁、“蚕食”下,鲁南山区根据地被压缩到狭小地带。从湖西到鲁南、由华中去陕北的交通线完全被敌人切断,上下不通,左右失去联系。山东分局和鲁南、湖西区党委的领导人都很着急,一再指示在鲁南津浦铁路沿线和微山湖地区活动的游击部队,要开辟一条通往延安的战略交通线。
  面对这种情况,活动于津浦铁路沿线的鲁南铁道大队、微湖大队和运河支队等抗日武装,为开辟由华中、华东跨越津浦铁路和微山湖,通往延安的战略交通线,对盘踞在这一地区的敌伪顽反动势力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同年6月,鲁南铁道大队进山整训结业时,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萧华亲切接见了他们,并鼓励他们返回故地后发动群众,瓦解敌伪军,尽快打通通往延安的战略交通线。铁道大队出山后,经过一段积极工作,恢复了情报站、情报网,并通过详细侦察,集中兵力,在微湖大队的配合下,拔除了敌人安插在潘庄、郗山的伪据点,击毙了伪滕八区区长、叛徒殷华平,全歼两据点的伪军。他们在大队长刘金山、政委杜季伟的带领下,对敌人重新安插在鲁南津浦铁路两旁的伪据点及其下属的伪乡保长,采取了“分化瓦解,打拉并举”的方针,对于那些能够争取的,尽量多做教育工作,促使其尽快反正,起码不做坏事;对作恶多端、甘心为日军效劳的铁杆汉奸坚决镇压。他们对敌伪人员开展了“黑红点”活动,抗日有功者记红点,做坏事者记黑点,并派人员定期向其宣布。铁道大队严格执行党的敌伪军政策,说到做到,对那些恶贯满盈、“黑点”多的汉奸、特务,不管其藏在何处都坚决进行镇压。因而铁道大队活动区的伪乡保长和伪军头目都不敢死心塌地地为敌效劳。他们对游击队的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还主动与铁道大队联系,暗送情报,传递信息,以求将功赎过。在铁道大队送护过往干部时,只要与沿途伪军据点打个“招呼”,伪军便不声不响地让其安全通过。
  1942年7月,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受党中央的委托在山东检查工作结束后去延安途经鲁南时,教导第二旅旅长曾国华率领警卫班和铁道大队负责护送。由于铁道大队事先做好了沿途各据点伪军的工作,他们护送刘少奇顺利通过了数道封锁线、跨过津浦铁路,抵达微山湖边。负责接应的微湖大队,用船只将刘少奇一行护送到大捐岛。在大捐岛休息期间,刘少奇先后接见鲁南铁道大队政委杜季伟、大队长刘金山、副大队长王志胜,沛滕边县委书记张庆林,微湖大队大队长张新华等,在听取了汇报后,刘少奇对微山湖区的工作作了五条指示:(一)湖上交通线是中央联系山东、华中的交通命脉,要千方百计保护好,使其畅通无阻。(二)当前敌强我弱,我军行动要慎重,不要过于刺激敌人。(三)要注意做好伪军工作,对那些尚有爱国之心的人要努力争取,在敌占区工作要讲究策略,该团结的一定要团结,该镇压的一定要镇压。(四)积极搞好根据地建设,有了根据地,就有卞人有了粮,就站得住脚。(五)在敌占区,可以建些基点村,基点村要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坚强的党员骨干。尔后,警卫班和微湖大队护送刘少奇一行抵达湖西。
  刘少奇到达湖西抗日根据地后,对中共湖西地委再次明确指示要加强湖上交通线的建设,确保交通线的安全畅通。同年8月,中共湖西地委遵照刘少奇的指示,为开辟湖上交通线,加强对微湖大队的领导,派孙新民任微湖大队政委。他和大队长张新华密切配合,率领微湖大队为使湖上交通线畅通,做了大量工作。他们首先开展对驻守在战略交通要道夏镇一带的伪淮海省警备队尹洪兴团的工作,通过打入尹团的地下党员、军医刘家廉和尹洪兴的师父张修业做说服工作,尹洪兴与微湖大队政委孙新民达成“互不干扰”的协议。尹洪兴撤掉了南庄附近的几个伪据点,使湖东沛滕边根据地连成一片,开通了湖上交通线。同时,刘家廉还利用军医官的身份,搞了大批药品,秘密送往鲁南山区和湖西根据地,尹洪兴都尽力给予掩护。
  1942年8月初,运河支队所属文峰大队为打开津浦铁路以东的峄县运河北部地区的抗日局面,经过周密调查,先后镇压了曰特孙景民、邵泽武、金志同、孙伯祥和赵文炳等人,全歼土匪孙晋绪部,争取了流寇行为非常严重的地方武装薛永贵部。1943年春,他们按照鲁南区党委和峄县县委的指示,配合铁道大队运用“武装请客”方式,将运北铁路沿线的一些伪乡保长请到抱犊崮山区集训,收效很好。这些伪乡保长被放回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变。像石庙伪乡长马景章被教育放回后,仍让当石庙乡乡长,他“人在曹营心在汉”,为八路军提供了大量的可靠情报。从此,以褚楼为中心的10多个村庄成为游击抗日根据地。这一地区的开辟,为华东地区的党政军领导干部通过运北到鲁南,跨越津浦铁路、微山湖到达革命圣地延安的战略交通线畅通无阻,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年底,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调研员奚原奉命搜集整理完徐州周围的日伪顽资料之后,在运河支队、文峰大队、铁道大队和微湖大队积极配合下,对华东、华中至延安途经鲁南的战略交通线路段进行了实地考察。返回后,新四军四师侦察科长罗惠廉又奉命率两名侦察员,再次对这条战略交通线进行了考察,一致认为,由华中到华北至延安的这条交通线比西线(经西安)陆上路线和东线海上路线,不仅路途近,而且比较安全、可靠。
  1943年9月上旬,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去延安参加党的“七大”会议,由铁道大队和微湖大队护送跨越津浦铁路和微山湖,在微山湖里专门召集运河支队副政委童邱龙和鲁南党政军领导,听取了他们的详细汇报,并肯定了这条重要战略交通线。
  同年12月下旬,新四军军长陈毅由苏北经鲁南去延安时,就是由运河支队从苏鲁交界的北许阳村护送至鲁南津浦铁路附近的西界沟,继而由鲁南铁道大队护送跨越津浦铁路,再由微湖大队护送,西渡微山湖的。
  1943年12月25日凌晨,陈毅一行3人,在苏北邳睢铜军分区司令员赵汇川率队护送下,由淮南黄花塘新四军军部驻地出发,“横越江淮七百里”,北越东陇海铁路线,抵达运河支队驻地北许阳村,接见了中共峄县县委和运河支队领导人纪华、邵剑秋和童邱龙等人,听取了他们的汇报。陈军长向他们谈了国内外的形势,并勉励他们要坚持好这块战略要地,保护好这条战略交通线。当天下午黄昏前,赵汇川司令员率原护送队伍返回苏北,下一步护送任务交给了运河支队。
  运河支队详细研究了护送陈军长的方案之后,于当天晚饭后,由纪华、邵剑秋和童邱龙率丁瑞庭副大队长带领的小分队护送陈军长离开了北许阳,经黄邱山套到达离唐庄伪据点只有一华里的杜安集。稍加休息后,便由童邱龙副政委带领农民大队护送分队继续向前行进。第二天凌晨安全到达离津浦铁路日军据点沙沟7华里的西界沟村。这里党的基础较好,有个党的支部,也是铁道大队的基点村,他们与群众关系很好。驻扎在这里的中共运河地委书记于化琪和铁道大队负责人刘金山、杨广立等因事先已接到首长过路的通知,早已在西界沟村等候。陈毅军长不顾行途的疲劳,立即召集于化琪、刘金山、杨广立和王志胜等人听取了他们对这一带的情况汇报,运河支队副政委童邱龙也在座。陈军长再三对鲁南党政军领导强调了保护由华东、华中,经鲁南通往延安的这条战略交通线的重要性。同时指出:“运河支队活动区条件很艰苦,地理位置重要,我将要告诉彭雪枫师长和邓子恢政委,在军事上、物质上给运河支队大力支持,尽快改变那里的斗争局面。”当铁道大队大队长刘金山汇报时,陈毅脸上露出赞美的笑容,插话说:“啊!您们就是在火车上打鬼子的英雄!久闻大名,请讲请讲。”刘金山、杨广立分别回报了铁道大队的活动情况和建制情况之后,陈军长不时地点头,听得非常仔细,认真。当陈军长得知鲁南铁道大队、微湖大队和文峰大队等已合编为鲁南独立支队时,说:“这样很好,有了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我们游击队的力量就强大了。你们要很好地执行党的政策,要和人民群众鱼水相连。把根子扎到人民群众中去,敌人再凶,也撵不走我们。我到延安,一定告诉毛主席,津浦路上有你们这伙小老虎。”当晚,铁道队趁着幽暗的夜幕,顶着刺骨的寒风,护送陈军长安全地跨过了铁路,天色微明时来到湖边。微湖大队长张新华率迎接陈军长的船队已等候在那里。陈军长站在船弦上眺望着山峦起伏的鲁南山区和一望无际的微山湖水,赞叹说:“你们这地方太好了,有抱犊®山区根据地作依托,又有微山湖这样有利的地理条件,你们一定要保证这条通往延安的重要交通线的畅通,直到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过湖时,陈军长豪情满怀,吟诗一首: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在这条华中、华东途经微山湖直达延安的战略交通线上,先后有刘少奇、朱瑞、陈毅、萧华、陈光、罗荣桓等千余名党政军领导干部从此过往。铁道大队、微湖大队等抗日武装护送过路干部往返百余次,从未出过任何差错。因而受到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嘉奖和中央领导人的多次表扬。陈光、罗荣桓、萧华、黎玉当时还联名写信给微湖大队。信中说:“……你们像一把尖刀插在敌人心脏,用你们的勇敢和智慧,在星罗棋布的据点中,趟出一条通往延安的坦途,保证了南北交通的畅通……”

知识出处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记述的是鲁南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即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为使读者明了鲁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因和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故先追溯一下鲁南的古代文化、五四运动之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