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共产党和人民武装支援配合台、徐会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鲁南革命史》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653
颗粒名称: 第七节、共产党和人民武装支援配合台、徐会战
分类号: E297.3
页数: 6
页码: 165-170
摘要: 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游击武装、抗日民众团体为台儿庄和徐州会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在支援、配合台儿庄和徐州会战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壮大,为徐州沦陷后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人民武装

内容

第七节共产党和人民武装支援配合台、徐会战
  在台儿庄会战和徐州会战期间,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群众团体积极支援、配合国民党作战,起了重要作用。
  一、献计献策,参与谋划歼敌大计
  台儿庄战役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黄金时期,从整个政治背景看,如果没有举国一致的抗战局面的形成,没有第五战区较好的国共两党合作局面,很难设想有台儿庄大捷。
  早在1938年2月,中共驻武汉的代表周恩来、叶剑英就当面向奉命赴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的白崇禧建议:在徐州以#、济南以南的鲁南地区,采取“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守点打援”的战略战术,将日军各个击破。同时,又主动表示新四军将在津浦线南段开展游击战,配合李品仙、廖磊两集团军牵制华中日军,以便北线我军放手歼敌。白崇禧对此建议甚为赞赏,到徐州后向李宗仁作了传达。
  几天后,周恩来又派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高级参谋张爱萍赴徐州拜会李宗仁,转达周恩来的建议,并力促李宗仁痛下决心早日歼敌。他说:“周恩来先生主张把阵地战和运动战结合起来,围点打援,以优势兵力将孤出冒进之敌聚歼于鲁南地区。这一带地形比较复杂,可作伏兵之地,长官在此周密部署,胜利可期。八路军在华北可作战略配合,新四军在津浦南段配合李、廖两集团军牵制南线曰军,战区可以将主要兵力集中于鲁南作战。歼敌寇,扬国威,振民心,留青史。此其时也。良机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望长官早作英断,万勿轻失这一先机。”李宗仁连声赞好,并请张爱萍回复周恩来、叶剑英“静候捷音”。
  从军事思想来说,在这次战役之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持久战思想,游击战和运动战、阵地战相结合的思想,通过各种渠道,对国民党的抗战思想和战略战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李宗仁和国民党部分高级将领在政府军接连失利,特别是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失败之后,也开始认识到抗战以来正面战场那种单纯的“阵地消耗战”、“被动挨打的作战方式”是造成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对共产党人的建议深以为然,基本上加以采纳。在组织指挥台儿庄战役时,李宗仁以擅长固守著称的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坚守台儿庄城寨,以顽强的阵地战紧紧地咬住敌矶谷师团瀨谷支队(旅团),以在中国军队中装备比较精良的汤恩伯第二十军团拊敌侧背,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另以孙桐萱第三集团军等部组成游击兵团在浦津线中段开展游击战,迟滞敌人后续部队的增援。
  二、英勇出兵,歼灭、牵制大量日军
  1938年2月,徐州形势紧张,蒋介石赴武汉部署徐州会战时召见了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问彭德怀:“八路军是否可以在青纱帐起来的时候派队袭击浦津线,以策应徐州会战? ”彭德怀慨然回答:“本军为配合徐州会战,不等青纱帐起,即当派队前往。”在周恩来、叶剑英的建议提出之后,新四军第四支队即陆续展开于安徽的舒城、桐城、庐江、无为地区,开展游击战,牵制皖中曰军,进而向皖东挺进,与李品仙第一集团军、廖磊第二十一集团军相呼应,威胁津浦路南段。华北方面,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先后电令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聂荣臻等派得力支队“向津浦线袭扰”,“配合津浦北段作战”。同年春夏间,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旅长陈再道率八路军东进纵队,一二九师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率骑兵团,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率七六九团和一一五师六八九团、第五支队先后到达冀南,恢复了冀南及鲁西北的十几座县城,建立了冀南抗日根据地。徐向前到达冀南后,朱德即通过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代表叶剑英转告蒋介石:“已派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率该师所属一个旅赴东北津浦线,配合鲁南主要战线作战。现该旅已逾南宫,东进津浦行动。”一二九师专门组建了“津浦支队”,其任务就是破击津浦铁路,配合徐州作战。4月中旬,津浦支队夜袭黄河崖车站和津浦路桥,进而开辟了德州至济南间津浦路沿线的恩县、高唐、夏津、武城、禹城一带,对津浦线北段之敌构成直接威胁。据统计,台儿庄会战期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动向日军出击,作战400余次,毙伤俘敌两万余人,击毁敌汽车500辆,缴获轻重机枪百余挺,步枪300多支,牵制10万多日军,有力配合了鲁南正面战场作战。
  三、地方党大力支援,游击队密切配合
  在台儿庄会战和徐州会战期间,中共山东省委所属的有关地方党组织和抗日游击武装、抗日团体以及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所属的各地党组织和抗日武装、抗日团体都为支援、配合台儿庄和徐州会战做了大量工作,破袭铁路、公路,袭击敌据点和运输部队,动员组织群众慰劳军队,抬担架救护伤员,运送军需物资,当向导侦察敌情等等,不但帮助各参战部队解决了具体困难,而且以其高昂的爱国热情和无数动人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官兵的士气。
  小清河地区党领导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于3月13曰,一举攻克淄川县城。接着,第五军一部与淄河地方游击队在胶济、张博线的三角地带,开展破袭战,炸毁敌火车头7台、车辆上百节,破坏铁路10余里。4月,第五军一部在友军协同下,连攻济南市郊,并一度攻克王舍人庄、济南北郊和黄台车站。同时,第五军动员3000名群众,连续对胶济铁路西段展开破袭战,攻入马尚、涯庄车站;第五军第十二中队摧毁辛店车站维持会,炸毁敌火车一列。临淄抗日武装多次对淄河至益都铁路段进行破袭,炸毁敌机车一台,一度攻占淄河店车站。中共淄川矿区工委领导的游击队也频繁出击,在凤凰山附近炸毁敌军用列车,破坏了胶济线张店、辛店间的部分铁路和张博支线定南至五公里段的铁路,炸毁定南至淄川之间的三座铁路桥,致使敌一列军列坠桥下河,车上50多名曰军丧命。
  在鲁西北地区,中共鲁西特委与范筑先(国民党山东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共同领导的抗日武装也进行了配合。3月,日军土肥原第十四师团侵占襥县、范县,企图抢占黄河渡口,以便渡河南下包围徐州,切断中国军队向西的退路。范筑先在共产党员袁仲贤、姚第鸿协助下,两次克复范县,并连续重创淮县之敌,牵制日军一个多联队。5月中旬,共产党员赵健民带领的第六支队特务营与第二H支队一部配合,在襥县城西十几华里处袭击日军汽车运输队,毙伤敌近百人。
  共产党员张北华、远静沧等领导的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成立不久,即夜袭界首火车站,用大刀砍死日军8人,击毙日军10余人。在台儿庄战役期间,自卫团对敌进行了一系列战斗。3月底,自卫团将泰安城南的北集坡车站附近的一段铁轨拆毁。次日拂晓,敌军一列火车到此处时翻倒,埋伏于铁路两侧高地上的自卫团战士一齐开火,毙伤押车日军20余人,并将列车焚毁,迫使日军铁路运输中断一周。接着,自卫团又抽调3个大队,转向泰安以北,炸毁万德车站附近的铁路大桥和土门一带的公路桥,并破袭了界首北段的铁路,连续枪击抢修铁路桥梁的日军,又使敌十几天不能通车。
  在台儿庄战役的中心战场苏鲁边一带,共产党领导的鲁南抗日武装和抗日团体更是积极地予以配合。张光中领导的沛县人民抗日义勇队三次袭击津浦铁路临城(今薛城)的日军,烧毁临城火车站,破毁铁路1华里,毙敌数十人。3月初,邹县人民抗日武装在曲(阜)泗(水)公路上伏击敌军运输车,炸毁汽车1辆,毙敌3人,缴获步枪两支,大米、白面等军用物资大宗。3月中旬和4月,朱道南、刘景镇率峄县人民抗日武装先后在邹县城前和峄县的甘霖打击日军。4月,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在于公、王见新率领下,在滕县岗头山前的公路上伏击日军运输队。
  台儿庄会战期间,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群众团体也积极支援配合中国军队作战。枣庄抗日职工救国会负责人张福林接到苏鲁豫皖边区特委书记郭子化“破坏敌人运输”的指示后,动员了数百名枣庄煤矿职工将临(城)枣(庄)赵(墩)铁路支线大部路段破坏。邳县青年救国团组成有1000副担架的担架队,在炮火中,在敌机不断轰炸的情况下,活动在运河两岸抢救伤员。除此之外,青救团还在各交通要道设立了战地服务团或民众驻军联合办事处,负责接待过往的中国军队,并主动为军队提供向导;在沿陇海铁路的运河、赵墩等车站上设有儿童服务队,给过往军队送茶送水;在靠近前线的车辐山车站设战地安慰所,为军队传送信件,提供临时休息场所。由于邳县青救团的支前工作做得周到,受到中国军队的称赞和欢迎。台儿庄大战期间,第五战区总动委会组织部总干事郭影秋率领宣传队到邳县慰问,演出了革命戏《放下你的鞭子》。与此同时,县青救团还组织了2000辆小车,乘夜深入敌后,用驴驮、担挑、车推等办法,抢运富户逃难丢下的粮食支援前线和救济难民。运粮队伍在敌机轮番扫射、运河各渡口被封锁的情况下,夜以继日地抢渡运河。队长佟永春、杨学忠等衣服被炸烂,人被埋在土里,运粮的群众有的被炸伤,有的献出宝贵生命。战斗尽管艰苦危险,大家仍毫不畏缩,连续作战十余昼夜,计运送粮食数十万斤。
  总之,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游击武装、抗日民众团体为台儿庄和徐州会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在支援、配合台儿庄和徐州会战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壮大,为徐州沦陷后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出处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

《鲁南革命史》记述的是鲁南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即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为使读者明了鲁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因和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故先追溯一下鲁南的古代文化、五四运动之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