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及其对敌斗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革命画史》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58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及其对敌斗争
分类号: E297.3
页数: 46
页码: 71-116
摘要: 根据中央“洛川会议”精神,1937年底,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直接领导了苏鲁边区各县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工作。抗战期间活跃在枣庄地区的抗日武装有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运河支队、蜂县支队、临郑费峰四县边联支队、鲁南独立支队、鲁南铁道大队、枣庄工人支队、吟县第十四区队、运北游击总队、微湖游击大队、鲁南峰山支队、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及曲泗邹滕费五县边联游击支队等13支。在这种混乱局面之下,各种武装力量地盘犬牙交错,沦陷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关键词: 抗日武装 武装斗争

内容

根据中央“洛川会议”精神,1937年底,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直接领导了苏鲁边区各县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工作。抗战期间活跃在枣庄地区的抗日武装有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后于1939年9月正式编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序列,番号为苏鲁支队)、运河支队、蜂县支队、临郑费峰四县边联支队、鲁南独立支队、鲁南铁道大队、枣庄工人支队、吟县第十四区队、运北游击总队、微湖游击大队、鲁南峰山支队、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及曲泗邹滕费五县边联游击支队等13支。一、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5月,由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政策,导致了徐州会战失败,驻守苏北、鲁南的国民党第五战区40万大军全线溃退,枣庄地区沦为敌后。许多地主和不良商人在日军的卵翼之下组织维持会和县、区、乡各级伪政权,操纵各种反动道会门及私人武装为所欲为;日军不时出扰,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国民党利用其掌握的合法政权和军事机构滥发委任状,司令、团长多如牛毛,各霸一方;土匪蜂起,到处抢劫绑票。在这种混乱局面之下,各种武装力量地盘犬牙交错,沦陷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935年时任苏鲁临时特委委员、抗日义勇队总队长、鲁南军区司令员的张光中同志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9)早在1937年11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黄口扩大会议后,各地便纷纷建立了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并在徐州刚刚沦陷后的1938年5月21日会师于滕峰边山区的南塘一带,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史称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从此,抗日烽火迅速在微山湖畔、鲁南山区、运河两岸熊熊燃烧起来,揭开了枣庄人民武装抗击日军的新篇章。鲁南人民的抗日起义武装始称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是由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直接领导的第一支公开活动的人民抗日武装,总人数达800余人,由滕、沛、峰三县抗日武装组成。第一支是峄县人民抗日义勇大队。该部由三部分组成,即朱道南、刘景镇等领导的鲁南抗日自卫团,郭致远、褚雅青等领导的大北庄抗日武装及李浩然等领导的四川旅沪同乡会战地服务团宣传队武装。1937年9月,共产党员朱道南利用峄县二区联庄会组织发动数百名群众,由朱玉相 (后叛变)、刘景镇等率领举行了邹坞乡农学校暴动,建立了鲁南抗日自卫团。全团有100余人,60多支枪。后根据鲁南中心县委指示,朱道南、刘景镇率自卫团转移至枣庄北部山区与四川旅沪同乡会战地服务团宣传队一起活动。四川旅沪同乡会战地服务团宣传队武装于1938年3月20日在枣庄北部山区与鲁南抗日自卫团汇合,并于月底到达峄县墓山一带。
  50大北庄抗日武装是共产党员郭致远等发展起来的。郭致远受特委派遣以峄县联庄会军政教官的身份做梁继箴部的统战工作,他以武装群众、保卫山区的名义向国民党四十军军械处长要来57支步枪和3万发子弹,武装了部分党员、群众和由枣庄进入山区的工人、学生,与共产党员褚雅青、邱焕文、丛衍瑞一起,拉起了一支五六十人的抗日武装,这支武装亦于3月底到达墓山一带。鲁南抗日自卫团、四川旅沪同乡会战地服务团宣传队武装及大北庄抗日武装在墓山汇合后,遵照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的指示,在鲁南中心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合编为峄县人民抗日义勇大队,朱玉相任大队长,纪华任教导员,刘景镇、李浩然、郭致远任副大队长,张鸿仪任副教导员。全队共200余人,编为4个中队。第二支是沛县人民抗日义勇队。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委员兼沛县县委书记张光中于1937年11月在沛县组织了一支由青年学生、农民参加的抗日武装,与此同时,夏镇共产党员郑安良(郑一鸣)、张运海(张新华)、王志成以组织渔民抗日自卫团的名义各拉起一支武装。次年3月,边区特委通过国民党徐州专员李明扬的关系,争取到一个“人民抗日义勇队”的番号。于是张运海、郑安良、王志成分别率领各自的武装到湖西沛县宋庄与张光中领导的武装汇合,组建了沛县人民抗日义勇队,全队共100余人。
  人民抗日义勇总队队部办公旧址(滕县南塘村内)枣庄革命画史〉》〉 第三支是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1938年3月下旬,共产党员王见新、李乐平等遵照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和组织抗日武装的十条纲领,在善堀农民抗日训练班的基础上组建了 “农民抗日救国军”,共40余人枪。5月下旬,该部发展到120余人,并改名为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这三支武装在墓山会师后,特委便正式建立了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张光中任总队长,何一萍任政委,王见新任政治部主任,韩文一任参谋长。总队下辖三个大队和一个警卫连。沛县人民抗日义勇队及临城(今薛城)的武装编为第一大队,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编为第二大队,峄县人民抗日义勇大队编为第三大队。总队机关设四个处,李微冬任秘书处长,褚子方任副官处长,李景黄任军需处长,褚雅青任军医处长。最初总队部暂驻南塘,三个大队分别驻沙冯、善增和凤凰庄。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初建时的番号没有冠以“苏鲁”或“鲁南”两字,也没有“第一”的称谓。同年6月11日,中共徐西北区委在丰县渠楼创建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此后不久,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改称“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因两总队皆处苏鲁边区,最初又都是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统一领导创建的,故又分别称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和第二总队。因两总队的活动区域一在鲁南一在湖西,故又分别称“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和“湖西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墓山会师地义勇总队成立后,在特委的直接领导下,指战员的军政素质迅速提高。通过组织和发动群众投入抗日战争、组织抗日群众团体、积极进行扩军和整训工作、寻找机会袭击敌人和破坏敌人交通等一系列行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力量迅速发展壮大。1938年6月下旬,驻滕县东部冯卯(今枣庄市山亭区)的国民党游击第七纵队司令申宪武(申从周)借总队主力第三大队赴峄县南部开展抗日活动、总队力量薄弱之机,纠集邹县的秦启荣、峄县的梁继璐、滕县的刘广田、费县的李以锦等国民党地方顽军3000余人南下羊庄镇,妄图围歼义勇总队。特委获何一萍(1913-1938),河南孟县人.七七事变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受中共河南省委派遣来特委工作,曾先后任中共苏鲁豫歩边区特委宣传部长兼鲁南中心县委书记.苏著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政委等职.悉这一情报后,立即命令第三大队由峄县南部返回南塘,同时调集抗日自卫军董尧卿部和临鄰费峰四也联常备队前来助战。与特委统战关系较好的万春圃、田瑶峰、梁继箴等部也派人协助。经4昼夜激战,将申宪武部击溃,取得了反顽作战的初步胜利。义勇总队政何一萍及10名干部战士英勇牺牲,30余人负伤。
  何一萍烈士生前战友郭致远(右)和山东农业大学副教授张相钧(中)等同志在1984年清明节期间为其扫墓抗日战争时期(1937丄945)枣庄革命渠玉柏(1914-1938),滕州市张汪镇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指导员、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第二大队教导员。1938年8月259,义勇总队向抱犊嵐山区转移,途经滕县东部旱河子村时遭顽军堵截,不幸中弹牺牲.面包围之势。
  画史../丫取得首次反击申宪武部的战斗胜利之后,特委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申宪武并不死心,召集旧部,招兵买马,联络地主武装、土匪武装和部分土顽势力,对边区特委和义勇总队驻地形成四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书记郭洪涛决定率部队南下支援义勇总队。7月中旬,郭洪涛率领省委机关大部和第四支队第二团、第三团一个营及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由费县仲村(今属平邑县)出发,经一夜急行军到达滕东冯卯、高庄附近,与义勇总队会师,经7昼夜20余次战斗,先后攻克申宪武部驻地冯卯、高庄等村,毙顽军200余人,俘150余人,缴获长短枪100余支。四支队阵亡10人,30余人负伤。
  8月中旬,省委决定省委机关和四支队等部回师鲁中,特委率义勇队第一总队及边联常杨际元(1919-1938),滕州市官桥镇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滕蜂边县委宣传委员,义勇队政治战士。
  1938年8月,随义勇总队向抱犊崗山区转移途中牺牲.备队东撤抱犊崗东部山区,以大炉、车網为中心创建抱犊窗山区抗日根据地。董尧卿领导的鲁南抗敌自卫军回滕县西南一带活动,中共滕峰边县委除留下王丹墀、许培泉、许广元等坚持滕东活动外,其余随特委转移至临沂县大炉(现属苍山县)。
  渠義拍、杨际元牺牲地旱河子「导员渠玉柏、中共滕峰边县县委委员、义勇队政治战士杨际元等牺牲。
  渠玉柏故居内陈列特委率义勇总队撤离滕峰边山区时,有300多户部队家属随军转移,队伍庞大,行动缓慢。当到达滕东旱河子村时,遭顽军刘玉华部阻击,总队第二大队教O 羊庄图例桑村O山亭O陶庄O 彳『军至早河了遭遇顽匪刘玉华部拦截,渠玉柏、畅际元牺牲。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下村1938年8月义勇队东征经徐庄路线及旱河战役示意图9月,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改编为张里元的国民党“山东省第三区保安司令部直辖第四团”,张光中任团长。12月27日,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义勇总队正式列入山东纵队编制,对外仍沿用直辖第四团的番号。1939年4月,直辖第四团改称张里元的保安第二旅第十九团。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对外称直辖四团和二旅十九团时期,按照山东纵队的部署,活动于抱犊崗山区的大炉、车網、埠阳、长新桥、白山一带,有时也派部队到临枣公路以南的华岩寺、层山、三井和峄县西部的南北于、老和尚寺以及滕县、邹县的东部地区活动。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边区省委撤销了苏鲁豫皖边区特委,于1939年1月在大炉建立了中共鲁南特委。义勇总队在鲁南特委统一领导下,积极在抱犊崗山区开展群众工作,协助边联县组织农救会、妇救会、自卫团和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同时,也经常派部队单独打击日伪顽小股武装,还两次配合张里元部伏击日军。1939年9月,陈光代师长、罗荣桓政委率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一部抵达鲁南,在临沂大炉同二旅十九团会师。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纵65队领导分析了鲁南抗日斗争形势,鉴于支队的旗号。
  义勇总队战士站岗、放哨的炮楼张里元走向反动的实际情况,决定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去掉张里元部二旅十九团的番号,公开打出八路军苏鲁陈光(1905-1954),湖南宣章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代师长、吉辽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等职;建国后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等职.这一时期,除了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起义武装外,还有几支由共产党帮助爱国人士建立的抗日武装。一支是鲁南民众抗敌自卫军。七七事变后,滕县沙沟曙光小学校长董一博(与组织失去联系的共产党员)和其胞兄董尧卿(曾任国民党东北军炮兵旅长,后闲居在家)与阎锡山部原师长、滕文中学校长杨士元及曾任过福建镇守使的孔昭同达成抗日协议,组建鲁南民众抗敌自卫军。同年11月,朱道南等领导的鲁南抗日自卫团编入鲁南民众抗敌自卫军。
  1938年3月18日,滕县城沦陷,鲁南民众抗敌自卫军解体。
  另一支是临鄰费峰四县边区联庄会常备队。1937年11月,边区特委协助万春圃成立了四县边区联庄会,下设办事处,设有一支50余人的武装常备队,共产党员万国华(边区联庄会会长万春圃之子)、刘清如分别任正副队长。费县高桥、临沂大炉、峄县大吕巷及鄰城也先后建立联庄会常备队,加上办事处常备队共200余人。在各县联庄会和常备队中,特委均派有党员干部开展工作。万春圃捐献出自家的枪支、粮食和猪羊等,解决了联庄会常备队的装备、给养等问题。
  还有一支是山外抗日军联合委员会武装。台儿庄战役前后,活动于峄县南部、运河以北地区的地方武装罗荣桓(1902-1963),湖南省衡山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军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五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建国后,历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机口战彳时期(1937丄945)57枣庄革命画史〉〉〉•董尧卿(1902-1975),山东枣庄市薛城区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鲁南抗敌自卫军司令、山东抗协自卫军参谋长等职。建国后任国务院石油工业部办公厅主任.主要有以下几支:一是活动在峄县阴平周围地区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华北第五十支队第三梯队孙云亭部;二是原来当过国民党峄县党部常务委员的孙伯龙部;三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区特种工作团第三总团第二分团第五大队邵剑秋部;四是徐州沦陷后,董尧卿领导的农民抗日自卫军。1938年6月,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派朱道南率义勇总队第三大队赴峄县南部地区活动,在周营镇召开了山外抗日军联合委员会成立大会,孙伯龙、孙云亭、邵剑秋、董尧卿以及刘景镇都率队参加了大会。会上公推朱道南为山外抗日军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孙伯龙、邵剑秋、孙云亭为副主任委员。从此,运河北岸的峄县和滕县南部出现了抗日斗争的新局面,为后来在这一带创建八路军领导的运河支队、峄县支队,开创黄邱山套抗日游击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碑文万春圃(1881-1972),山东苍山县大炉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临郑费峰四县边联支队支队长,鲁南军区副司令,济南市交际处处长,济南市烈、士塔建塔委员会秘书长、副主任,政协济南市第三、四、五届副主席、党组成员等职。
  1939年9月,第一一五师抵达鲁南抱犊窗山区。图为萧华(前左一)、陈光(左二)、邙任农(左三)、杨勇(后左一)、朱瑞(左二)、王秉璋(左三)合影 —、苏鲁支队1938年12月2日,八路军总部命令第一一五师师部率三四三旅进军山东,与八路军山东纵队并肩战斗,巩固和扩大山东抗日根据地。第一一五师先头部队于1939年9月1日到达抱犊崗山区的大炉,与在这一带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时称二旅十九团)汇合。此后不久,第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带领随营学校、六八六团、特务团等部队来到大炉。第一一五师主力部队的到来,为鲁南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揭开了新的一页。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到达鲁南抱犊崗山区后,在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以及鲁南地方党组织的支持下,首先将地方党组织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和由部分爱国人士创建的抗日武装相继整编为苏鲁支队、曲泗邹滕费五县游击队、运河支队、峄县支队、鲁南支队、临鄰费峰四县边联支队和鲁南铁道大队等。这些抗日武装编入八路军序列之后,在第一一五师的统一指挥下,积极配合主力同日伪顽斗争,为巩固和扩大以抱犊窗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抚日战争时期(1937丄945-59枣庄革命画史 t〉张光中(1901-1984),江苏省沛县人,苏鲁边区人民武装和鲁南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建国后,历任徐州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徐州市市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苏鲁支队的前身是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第五师经与山东纵队领导协商,于1939年10月在鲁南鄰城呦鹿山镇将第一总队正式改编为八路军苏鲁支队,仍属于八路军山东纵队建制,但由第一一五师指挥。1939年10月,苏鲁支队按照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的统一部署,由支队长张光中率二、三营南下鄰马地区,配合苏鲁豫支队二大队和陇海南进游击支队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抗击日伪顽的战斗。在两度攻克马头镇和收复鄰城、重坊的战斗中都积极配合第一一五师主力给日伪顽军以沉重的打击。
  1939年11月底,峄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抱犊崗山区成立后,为保卫和巩固新生的抗日民主政权,苏鲁支队三营在支队长张光中率领下奉命返回滕峰边山区开展抗日工作。吴世安(1911-1984),湖北省黄安县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特务团团长、苏鲁支队副支队长,新四军第二师四旅副旅长。建国后,历任湖北省公安总队总队长、湖北省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60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挺进山东1940年2月,苏鲁支队奉命配合第一一五师主力参加白彦战斗。白彦地处抱犊崗和天宝山之间,是鲁南山区战略要冲。这里是鲁南大地主、汉奸孙鹤龄的老巢和日军在鲁南山区的据点,经常驻有伪孙鹤龄部千余人和部分日军。2月14日,在第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的统一指挥下,对反共堡垒白彦发起攻击。张光中支队长、彭嘉庆政委率苏鲁支队担负攻打白彦东北部的魏庄和苗庄敌伪据点的任务,经四个多小时激战,两据点被攻克,计歼敌百余名,缴获汉阳造步枪100多支。接着,苏鲁支队又配合第一一五师主力对白彦及其周围的其他伪据点发起进攻,各部密切合作,经两昼夜的激战,白彦及各据点均被攻克,毙伤孙鹤龄部官兵数百人。王根培(1909-1998),四川省宣汉县人.1933年9月券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第五师特务营教导员、苏鲁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建国后历任贵州省军区独山军分区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贵州省民政厅副厅长、党组书记,贵州省政协第三' 四届委员、常委.菰日战争时期 (1937丄945)61枣庄革命画史〉〉〉自3月7H开始,滕县、城前、峄县、费县、梁邱和平了三次攻击。苏鲁支队配合第一一五师主力部队英勇反击,经过14昼夜的连续作战,终将日伪邑等处日伪军先后出动4300余人,向白彦发起军击退,毙伤日伪军800余人,缴获长短枪350余支、弹药一大宗。白彦争夺战的胜禾!J粉碎了敌人占据白彦苏鲁支队参加抱犊崗山区反"扫荡”战场一角镇的企图,切断了敌人占据的费滕公路,解放了费南广大地区,解决了部队供给困难的问题,为鲁南抗日根据地进一步发展、巩固奠定了一定基础。白彦战斗后,日军纠集邹县、滕县、峄县、枣庄、临沂和费县等处日伪军8000余人,于4月14日对抱犊崗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苏鲁支队与第一一五师主力和兄弟部队一起,经过20余天的反“扫荡”,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粉碎了敌人的“扫荡”阴谋,保卫了抱犊阖山区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苏鲁支队参加了天宝山战斗。天宝山位于抱犊崗西北方,山势险要,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俗称“抱犊崗第二”,是沟通抱犊崗山区各县的枢纽,是鲁中与鲁南相连接的重要关口,当时为伪廉德三部所占据。第一一五师为拔除盘踞在天宝山的廉德三部这颗“钉子”,在多次争取工作无效的情况下,决定对天宝山发起进攻。苏鲁支队在支队长张光中的率领下,全歼廉德三部,天宝山区解放。随即,中共鲁南三地委和苏鲁支队抽调10余人组成工作团,由地委书记宋子成率领在天宝山区1开展工作。1940年9月14日,滕县顽军申宪武纠集邹县的刘昭汉、泗水的李延寿等部总计2000加j62多人,向邹东根据地进犯。苏鲁支队于9月15日凌晨3时从北王庄出发,很快抵达作战地域向顽军发起攻击。顽军以为邹东除了步云亭所领导的县大队外无其他武装,万万没料到苏鲁支队在深更半夜从天宝山赶来。敌顽睡梦中遭到突然打击,晕头转向,没有还手之力,便朝田黄方向溃退。苏鲁支队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田黄附近,并占领了凤凰山,其他顽军夺路而逃。天亮时分,申宪武见增援无望,便放弃田黄,率部向滕县逃窜。苏鲁支队二营于当天上午与步云亭率领的县抗日民主政府机关和县大队会合,胜利完成救援任务。此次战斗,计毙伤顽军百余人、俘虏100多名,粉碎了顽军妄图扼杀邹东抗日民主政权的阴谋,打开了创建邹滕东抗日根据地的新局面。救援战斗告捷后,苏鲁支队二营遵照罗荣桓关于''依托邹滕东山区,向平原发展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在邹东田黄、瓦曲一带经过短期休整之后,接着又摧垮了小山后、小河、三教湾、金家庄、猪圈和申沟等处之敌,相继解放了18个村镇,扩大了邹东抗日根据地。邹县、曲阜日军见苏鲁支队击溃申宪武部之后又拔除了这么多伪顽据点,甚为惊慌,于同年9月底又纠集日伪军数百人,从曲阜方向向苏鲁支队二营驻地田黄发起进攻。因二营事先获取了情报并作了周密部署,将敌阻于田黄北部肖山和尼山,歼日伪军100余人。同年10月,驻兖州日军又纠集邹县城、南辛等处日伪军400余人向邹东抗日根据地白彦战斗祝捷大会会场一角症日战争时期 (1937-1945)“扫荡”。苏鲁支队二营、邹县县大队和孔昭同领导的五县游击支队在罗头大沙河设计伏击,敌伪军支撑不住,狼狈溃逃邹县城。本次伏击战计歼日伪军200多人,缴获了一大批武器弹药、粮食等战利品。苏鲁支队在邹滕东地区连战告捷,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给猖狂的日伪顽军以沉重打击,使日军龟缩回交通线上的各个据点内,不敢轻举妄动。黄邱山套十八村隶属峄县,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处,西靠津浦铁路,南临京杭大运河,东北不到百里就是抱犊崗山区抗日根据地,西南不足50公里便是日军重兵把守的徐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1940年1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运河支队在黄邱套北部的周营镇宣布成立后,在支队长孙伯龙、政委朱道南率领下,对盘踞这一地区的敌伪顽军展开了英勇作战,并不断取得胜利,很快建立了以黄邱套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首长为支持运河支队和峄县支队进一步开辟、巩固和扩大黄邱套抗日游击根据地,决定派苏鲁支队主力到峄县南部地区开展抗日活动。1940年5月,苏鲁支队支队长张光中率三营出山南下,同行的还有峄县抗日民主政府机关和峄县支队一部。苏鲁支队三营南下途中采用奇袭战术相继拔掉了花山头和葛针园两个伪顽据点,歼伪顽70多人。然后跨过临枣铁路,抵达峰南棠阴、周营一带,支持峄县党政军组建人民抗日武装。此后,苏鲁支队配合运河支队、峄县支队和鲁南铁道大队等部相继攻克敌伪顽据点十几处,解放了数十个村庄。同时,还组织和发动群众建立和健全峄县党政军群组织,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游击根据地。支队长张光中还派人打入敌古辰的枣庄、64苏鲁支队的战十们在听政治报告滕县、韩庄建立情报站,在铁路沿线形成了“丁”字型的情报网,有力地配合了鲁南抱犊崗山区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1940年7月,张光中率苏鲁支队三营第二次下峰南,配合运河支队和峄县支队进行反顽斗争。首先攻克了穆庄反动土顽据点,活捉反动土顽头目。接着,张光中又率部到黄邱山套边沿的涧头集、旺庄一带,同运河支队会合,击溃韩治隆部,俘顽营长邢焕章以下40余人,继而又围歼旺庄顽军梁继璐部。第二天下午,苏鲁支队和运河支队又到邳县境内的扒头山一带追击峄县反动土顽龙希贞部,途中巧遇龙希贞及其护兵6人,当即将其活捉。反顽战斗后,苏鲁支队按照中央关于“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和孤立顽固势力”的指示,把俘虏韩部的人枪全部如数送还。韩治隆在党的统战政策感召下,与运河支队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统战关系。8月中旬,驻贾汪日伪军500余人在两辆日式坦克的掩护下经崗觇、阎村东进“扫荡”。苏鲁支队配合运河支队迅速在督公唐山一带予以伏击,迫使敌人缩回贾汪据点。此次战斗,苏鲁支队和运河支队齐心协力,一举击退了敌人第一次在坦克掩护下的“扫荡”行动。9月15H,在张光中的指挥下,苏鲁支队三营、运河支队一大队和峄县支队对盘踞抚口战争时期(1937-945)65在古邵西北的颜庄、邱庄、洛庄一带的土顽孙茂墀部发起攻击。经激战,颜庄和洛庄很快被攻克。为保持实力、减少伤亡,张光中派孙云亭前去对孙茂墀做争取工作,孙茂墀表示投降,愿服从峄县支队指挥,苏鲁支队撤出战斗。1941年5月18日,敌人进行清乡“扫荡”。由于叛徒告密,刘景镇被敌人包围,在毙敌数人后,用最后一颗子弹饮弹牺牲,时年40岁。
  1940年底,苏鲁支队支队长张光中在山东分局党校学习结业后,接替邙任农任鲁南军区司令员,苏鲁支队正式编入八路军鲁南主力部队序刘景镇(1901-1941),枣庄市薛城区张范乡小屯村人“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与朱道南一起组织“邹坞暴动”,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峄县人民抗日义勇队。历任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三大队队长,直辖四团、二旅十九团、苏鲁支队三营营长。图为刘景镇墓碑列,称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二旅五团。
  1945年9月,山东解放军野战兵团第八师建立。该团编为八师二十三团,升级为野战部队。1947年1月,鲁南战役之后,该团随八师一起编入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
  1949年1月,该团编入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二十二军六十五师。同年2月,该团随二十二军南下,参加渡江战役后,驻浙江舟山群岛。三、运河支队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运河支队由朱道南倡导创建的山外抗日军联合委员会中的孙伯龙部和邵剑秋部,以及由共产孙伯龙(1903-1942),枣庄市薛城区人.曾任山外抗日军联合委员会副主任、八路军第---五师运河支队第一任支队长、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峰山支队支队长等职.1942年1月在毛楼战斗中牺牲。
  党领导的运河大队和第十四区队等部合编而成。该部坚持在枣庄南部的运河两岸抗击日本侵略者,开辟创建了黄邱套抗日游击根据地,使这一地区成为联系华中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纽带。运河支队在鲁南区党委、鲁南军区、淮北区党委、淮北军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和新四军四师领导和帮助下,与日伪顽军进行战斗数百次,有效地保卫了以黄邱山套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使部队发展壮大到2000余人,成为枣庄地区两支最大的主力部队之一,为枣庄地区的抗日战争写出了壮丽的一页。运河支队在周营建队时,主要由4支抗日武装组成。孙伯龙、邵剑秋两部经鲁南特委批准改称张里元部番号,孙、邵二人分别被委为旅长、团长。1939年7月,孙、邵两部邵剑秋(1910-1991),枣庄市薛城区人。194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运河支队第二任支队长,鲁南行政公署民政科长,颍上县副县长、县长,阜阳行政公署顾问等职.胡大勋(1895-1964),江苏省铜山县人,194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铜滕峰邳四县边联办事处主任,运河支队第三任支队长,山东军区警备九旅第十八团团长,军区国军部交际处处长,鲁南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徐州市建设局局长,市政协副主席等职。
  抚日战争时期(1937-1945)相互配合,在峄县运河北岸的曹家埠对日军小分队进行了一次伏击战,全歼日军小分队22人,在运河两岸开创了一次战斗全歼日军的范例。此后,孙、邵两部都相继发展到400余人。
  朱<南(1902-1985),寒庄瀟薛城区张一.范镇人.1927年加入中E]共产党.曾任运河支队第一任政治委员、悻县县长等职;建国后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政协第五届常务委员等职。第三支是1938年10月间由中共峄县委领导建立的峄县抗敌自卫总团。
  11月,又以峄县六区武装为基础建立了峄县抗敌自卫总团特务营。1939年6月,中共峄县委瓦解、取缔了反动红枪会,并争取了其大队长谢绍唐带30余人枪参加了特务营。至此,中共峄县委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发展到400余人,控制了地处苏鲁边区的黄邱套18村。10月,被整编为第一一五师第十四区队,孙斌全任区队长,全队500余人。
  第四支是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领导的、活动于铜山县贾汪一带的胡大勋部。胡大勋原是国民党部队的上校参议,1939年3月,被陇海南进支队任命为峰(县)滕(县)铜(山县)邳(县)边联办事处主任。按照南进支队的指示,胡大勋和共产党员陈诚一、胡大毅、高守云等携带200枚八路军臂章回到苏鲁边区的贾汪一带发展武装,组建了运河大队。10月,运河大队划归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后方司令部领导。经过孙振华(1919-1988),枣庄市薛城市人.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临郑费峰边联县,运河支队第二任政治委员,蜂县、麓水县,等县县委书记,云南省商业厅厅长、党组书记,省物资储备局局长、党委书记等职.I68胡大勋等人的组织发动,至1939年底,运河大队已发展到300余人枪。
  以上四支武装,在朱道南、纪华、文立正、胡大毅等努力争取下,都以不同形式相继向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提出了合编为八路军地方武装的要求。1939年底,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决定将这些武装合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运河支队,孙伯龙为支队长、朱道南为政治委员,邵剑秋为副支队长,胡大勋为参谋长,文立正为政治处主任。1940年1月1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运河支队在峄县西南部的周营镇正式宣布成立。
  支队成立地周营抗H战%时期 (1937丄945)纪华(1914-1970),河南省孟县人,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临郑费峰四县边联办事处主任、峄县人民抗日一义勇总队政治委员、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鼠队第三大队教导员、峄县委书记、运河县县委书记兼运河支队第三、四任政治委员;建国后历任鞍钢、包钢、中铝公司经理、党委副书记、书记等职。郑平(1908-1970),山东日照市人,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春,任运河支队第三、四任政委。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驻华东组组长等职.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首长为加强运河支队领导力量,相继派遣了红军干部王福堂、钟连祥、王广汉、杨荣、周振东和抗大毕业生郑林昌、傅秀亭等10人到运河支队工作。他们把老红军的光荣传统和建军经验带到了运河支队,为运河支队的不断成长壮大发挥了作用。
  运河支队成立后,运河南北地区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反动地主武装迫于运河支队威势表示愿意接受改编。日军对枣庄地区八路军的迅速发展壮大感到极度恐慌,为消灭山区部队主力,徐州、枣庄、临沂、兖州等地日军调兵遣将,对抱犊崗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新成立的运河支队奉命在运河南岸袭扰敌军,以牵制敌人对抱犊崗山区的“扫荡”。1940年2月160,日寇集中日、伪军约400人从贾汪出发,企图在小山子围歼运支二大队未成,便于次日清晨包围了运河支1940年2月,运河支队一大队三中队在涧头集西杜庄阻击400余名日寇的进犯,激战一天完成了阻击任务, 毙敌60余名。图为当时战场70队一大队三中队驻守的杜庄。在增援无望的情况下,运河支队一大队三中队以两个排40余人的兵力数次抵挡住了400余敌人的进攻,取得了首个村落守备战的重大胜利。运河支队成立后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经过杜庄、泉源、常埠桥、利国驿、塘湖、贾汪、讨伐孙茂墀等战斗,歼敌近千人,粉碎了敌人的数次“扫荡”,使部队得到发展壮大,并与兄弟部队一起开辟了黄邱山套抗日游击根据地。
  被俘虏的日军士兵1940年10月,敌人纠集2000余人对黄邱山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运河支队在库山、朱阳沟粉碎敌人两次进攻后便向运河北岸转移。二大队十中队撤至巨梁桥闸口时被汉奸刘善云部抓捕31人,除2人通过关系保释、1人跳入运河下落不明外,其余28战巾111期(1937丄945)当年关于运河支队杜庄战斗报道的报纸悉情报的韩庄日军纠集了近千人的队伍趁天未明包围了村子。
  9日,日军组织了十几次进攻并使用了毒气弹,却始终未能逾越阵地一步,于傍晚撤退。运支100多人粉碎了日军11月8日夜晚,运河支队转移到了离敌人韩庄据点仅有4公里的弯槐树村。得近千人的围攻,击退敌人10多次冲锋,部队牺牲近40人,终于取得了胜利。这1958年京杭大运河开挖,巨梁桥被拆除后留存的闸石是运河支队抗战史上村落守备战的又一光辉战例。弯槐树战斗后,由于部队伤亡较大,弹药所剩无几,在战后第二天夜间,朱道南、邵剑秋亦率部越过临枣铁路,进入抱犊崗山区。此时运河支队除留胡大勋、胡大毅少数人在不老河边朱家湾一带利用其与国民党苏鲁边游击司令韩治隆的统战关系秘密收拾旧部、发展武装外,其余全部进山休整。1940年底,上级领导决定,将一大队和二大支队长孙伯龙调任鲁南军区副司令,政委朱道南调任峄县长,邵剑秋任支队长,孙振华接替纪华任峄县委书记兼运河支队政委,文立正任副政委。1941年2月中旬,为了重新打开运河南北地区的局面,鲁南区党委、鲁南军区根据第一一五师首长的指示,决定派教导二旅五团副团长王根培兼任运河支队副支队长,带五团三营随运河支队和峄县党政机关重返运河南,坚持运河地区的抗日斗争。随之南下的还有孙伯龙率领的鲁南抗协自卫军峰山支队和峄县大队第一中队。运支出山后的第…仗是以奔袭方式攻克伪军认为八路军不可逾队长孙景义所盘踞的周营据点,俘获200多人枪。此后,为了造成运河支队出山的巨大声势,又在运河边新闸子附近袭击日军汽艇,并攻克六里石伪据点,然后与留在运南的胡大勋、胡大毅率运河支队使用过的枪支越的周营据点。最终运支以牺牲副连长张少从一人的代价,攻克伪峄县第七区区长兼大菰H战争1111期(1937—1945)领的运支五、八、十中73运河支队支队长胡大勋居住过的房屋队会师,至此,运河地区的局面也初步打开。1941年5月,为了从敌方取得物资,运支在二大队五中队下属建立了一支12人的铁路飞行队,其主要任务是在津浦铁路的韩庄到柳泉段从过往的货车上夺取日军的物资。飞行队在这一带多次截取布匹,使运河南地区党政军人员的棉衣有了保障。1941年6月,临城日军派伪鲁南剿共自卫军阎成田团占领微山岛。运河支队会同兄弟部队激战10余小时,活捉副团长苏海如,毙伤俘伪军官兵200余人,缴获枪支200多支,重新夺回微山岛。微山岛争夺战的胜利,大大鼓舞了湖区抗日军民的胜利信心,使这一地区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抗日局面,峄县委为了统一在微山湖地区的行政工作成立了微山办事处。峄县大队副大队长褚雅青英勇殉国,运支二中队全军覆没。尔后,活动在黄邱山套的运支二大队又遭贾汪、韩庄、峄县之敌合击。在敌人政治瓦解与军事行动结合下,运支之三、四、五中队先后叛变投运河支队兵工厂旧址敌,仅剩一、八、九三个中队及三个区队共400人左右分散坚持活动。至此,运支又遭到第二次重大损失,运河地区局势亦急转直下,除黄邱山套的少数几个村庄外,其余全部伪化。鉴于峰滕铜邳地区的严峻斗争形势,鲁南区党委、鲁南军区报请山东分局和第一一五师领导批准,调鲁南第四军分区政委纪华重回峄县任县委书记,并兼任运河支队政委,孙振华改任县委副书记。1942年8月上旬,鲁南区党委和军区在抱犊崗山区驻地召开工作会议,派童邱龙任运河支队政治处主任,阎超任参谋长,邵剑秋改任为副支队长。同时来运河支队的干部还有刘振东等10余人。
  运河支队兵工厂车间一角8月中旬,县委对运河支队进行了整编,撤销一、二大队的建制,建立由支队直接领导连队的体制,在撤销大队的同时仍保持两个游击大队的建制,除原来的龙门游击大队在黄邱山套内外坚持活动外,又在抗日战争时期 (1937丄945」75枣庄革命津浦路东侧运河两岸的周营南北和整个新河地区新建了农民游击大队。1943年3月,运支主力主动北出黄邱山套,进驻候孟据点西南的杜安集至西伊家一带,伺机深入平原地区,帮助区中队打开局面,运河支队队长胡大勋、政委郑平颁发的《抗日军人家属证明书》画史V W->使该区成为可以公开活动的游击区。秋冬又发起了讨伐顽军郑继筠的战斗,并利用政治攻势挤走顽军丛维三,再克六里石伪据点,使以黄邱山套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进一步得到巩固。1943年10月,运河支队划归淮北军分区建制,不久改名为峰滕铜邳总队,并在新四军主力部队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很快打开了运河地区的局面,迫使峄县日伪军由攻势变为守势。1944年3月,峰滕铜邳总队在新河地区伏击伪唐庄据点,继而又解放了张山子村,使运河两岸的抗日根据地、游击区连成一片,为苏北解放区和鲁南解放区打开了一个联系的通道,给敌人占领的战略要地徐州和贾汪矿区以极大的威胁。4月初,峰滕铜76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邳总队配合独立一团乘胜又对烽县马兰屯地区孙业洪部盘踞的坝子顽据点发起攻击,并一举攻克,歼顽敌700余人。1945年,峰滕铜邳地区在峰滕铜邳总队及兄弟部队频频出击下,根据地迅速扩大,在讨伐顽军张里元战役之后,基本与抱犊圖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1945年4月底,峰滕铜邳县划归鲁南地区建制,与峄县合并为运河县。峰滕铜邳总队亦恢复运河支队番号,改属鲁南军区三分区领导,峄县大队也并入运河支队建制。
  7月初,运河支队进行了统一整编,由两个营扩建为三个营、一个直属警卫连和一个侦通连,另辖柳河大队、台枣大队两个大队,总兵力超2000人。
  1945年8月160,山东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抗日纪念碑亭日战争时期军区决定,将各军区主力和基干部队整编成山东解放军野战兵团,运河支队被编为警备九旅十八团。
  1937丄945)77枣庄革命画史〉〉〉张爱萍将军题写的运河支队抗日烈士纪念碑78四、鲁南铁道大队鲁南铁道大队(简称铁道队)是战斗在津浦铁路兖徐段和临枣支线上的一支小型抗日武装,人数最少时10余人,最多时不到400人。它自1939年在情报站基础上创立到1946年编入主力部队,在敌人的心腹地区坚持战斗达8年之久。8年中,他们以山区主力部队为后盾,以微山湖为依托,在铁道线及其两侧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精彩悲壮的抗日史剧。具有传奇般经历的铁道队英雄们,人民群众称之为能飞檐走壁的“侠客”,日伪军称之为能从天而降的“飞虎队”,八路军首长称之为插入敌人心脏的“怀中利剑,袖中匕首"。这支武装开始建立时只是一伙以失业工人和无业游民为主要成员、以“偷”鬼子为主要工作的具有一定自发性的散漫团体,在共产党、八路军的领导、培养和改造下才一步步走上正规化道路。•>飞车搞机枪画史1938年春,日 '枣庄的统£2!公爾用渎煤为掩护搜集枣庄日军的部署、出动等情报。王志胜以搬运工身份打进“洋行”決领枣匡方,为确保长期掠夺枣庄的煤炭,派重兵驻守枣庄,强化喜面,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领导于1938年10月派三大队三席备长王志胜打入枣庄,建立秘密情报站,洪振海任站长。他们(日军在枣庄开设的正泰国际公司,群众称为“洋行”,是一个以经商为掩护的特务机构),很快便查清了 “洋行”及特务活动情况,并及时将情报送出。洪振海在外面又相继发展了数名正式情报员及几十名外围人员。1939年10月的一天,洪振海、王志胜经过一系列周密准备,待日军运送武器的火车行驶到王沟西侧的预定地点时,飞身跃上行驶中的火车,将包扎好的二挺机枪、12支步鲁南铁道大队的诞生地陈庄80枪和两箱子弹掀下火车。这便是人们广为传诵的“飞车搞机枪”。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被改编为八路军苏鲁支队后,支队领导指示洪振海,在继续搞好抗日情报工作的基础上筹建抗日武装。为隐蔽身份,于1939年11月开办“义合炭场”,洪振海任经理。他们白天做买卖,暗中搜集敌人情报。到了夜晚,多数人去偷运日军掠夺的煤炭,少数人将搜集到的情报秘密送往山里。在开炭场的当月,洪振海便秘密组织了一支有11人参加的抗日武装,取名为枣庄铁道队。1940年2月,鲁南铁道队成立,洪振海任队长,杜季伟任政委。刚刚成立的鲁南铁道队只有11名成员,两支短枪。队员多数来自于失业工人和无业游民,饱受资本家和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和奴役,有着强烈的革命愿望。杜季伟经过两个月的考察与培养,先后吸收了王志胜、赵永泉、徐广田、曹德清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建立了党支部。
  抗H战争时期 (1937丄945)5月下旬,铁道队得悉驻枣庄日伪军将到山里“扫荡”,为牵制81枣庄革命画史II'I 怀表100多只。这便是在群众中盛传的“血染洋行”,也是铁道队公开旗号的首次战斗。由于日军频繁对鲁南山区“扫荡”、“清剿”,山区抗日部队生活极端困难。铁道队得知这一情况后,截击日军连云港到济南的票车(该列车上有一节日军运钞车厢),毙敌12人,缴获法币8万元、长短枪12支、手炮1门、机枪1挺,铁道队除经上级批准留3支短枪自用外,其余全部上交苏鲁支队。不久,铁道队又在临枣线曾店的四孔桥设伏,截击了日军从台儿庄开往临城的混合列车,击毙8名押鲁南铁道队夜袭洋行时使用的大刀片车日军,缴获步枪、手枪各4支以及大量布匹和日用百货。
  鲁南铁道队的活动范围由临枣线延伸到津浦线后,苏鲁支队报请鲁南区党委批准,将枣庄的鲁南铁道队与滕沛边县洋行正门鲁南铁道队创建初期,洪振海等人在陈庄以开炭场为职业掩护时使用过的炭铲和茶盘82委领导的临南铁道队(亦称第(亦称第三铁道队)合并成立鲁南铁道大队。
  洪振海任大队长,杜季伟任政治委员,王志胜任副大二铁道队)和临北铁道队袭击日军列车队长。1940年8月,鲁南军区成立。
  10月,鲁南铁道大队的隶属关系也由苏鲁支队移交给了鲁南军区。1940年11月,鲁南军区调铁道大队进山休整。罗荣桓和鲁南军区首长亲自接见了他们,对前段战斗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在休整期间,对铁道大队的领导成员进行了充实调整,加强了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铁道大队的政治军事素质大大提高。1941年2月,鲁南军区决定铁道大队再度出山,对一些作恶多端、死心塌地的汉奸头子和叛徒、特务进行坚决镇压,很快又掌握了铁路线的主动权,打开了斗争局面。
  鲁南铁道大队大队部83枣庄革命余人,缴获步枪200多支、机枪4挺、手炮1941年6月,鲁南铁道大队联合微湖大队、运河支队,向驻守微山岛的伪军阎成田部一个营发起攻击,经一夜激战,攻克微山岛,毙俘该岛守敌200被铁道大队炸毁的日军列车2门、伪军军装数箱及其他战利品一宗。7月,铁画史y道大队连续破袭铁路、截击敌人货车,获白糖数吨,茶叶3000余斤。不久,铁道大队又成功地袭击了临城火车站,击毙特务头子高岗及其卫兵石川,缴获长短枪30余支、机枪两挺和子弹一宗。撤出临城车站时,曹德清等人故意将伪军的帽子丢下。第二天,日军发现了伪军帽子,便怀疑是伪军头子阎成田所为,将阎成田等人拘捕,并解除了临城伪军的武装。至此,铁道大队在微湖东岸的局面逐渐好转,队伍不断扩大。
  1941年冬,鲁南军区被服厂突遭敌人袭击。铁道大队接到军区首长指示,经仔细研究,智取日军布车,为部队过冬解决了燃眉之急。军区司令员张光中、政委邙任农接见了洪振海、杜季伟,并代表鲁南党政军领导向英雄的铁道大队表示感谢,称赞他们是“雪中送炭”。鲁南铁道大队的发展壮大使日伪军惊恐万状,多次进行“扫荡”、“清剿”。12月27日晚,日军与铁道大队发生遭遇战,大队长洪振海壮烈牺牲,年仅32岁。
  洪振海牺牲后,刘金山继任大队长,杜季伟和王志胜仍分别任政治委员和副大队长,赵宝凯改任政治协理员。
  洪振海烈士墓从敌军列车上缴获来的布匹制作的军衣<□战彳1111期(一937丄945)鲁南铁道大队破袭敌铁路运输所使用的工具和缴获的铁轨夹板85枣庄革命画史1942年春,日伪军5000余人分别从韩庄、沙沟、临城和峄县、枣庄等地岀动,围攻微山岛。鲁南铁道大队与其他抗日武装一起战斗,因众寡悬殊战斗失利。鲁南铁道大队队员换上日军服装,突出包围。、微山岛失守后,该地区再次伪化,铁路两旁碉堡林立。日伪军在铁路两旁还挖了封锁沟,并向铁道大队经常落脚的村庄实施突袭,给鲁南铁道大队的活动带来极大困难。
  为粉碎敌人新的阴谋,1942年经鲁南区党委批根据工委的交待,消灭滕八区区长殷华平等叛徒特务,有力地保护了地方组织。
  “飞虎队”对日伪军的威慑力量,准,建立了临沙工委。鲁南铁道大队与临沙工委紧密配合,掩护地方工作,并为了保持鲁南铁道大队这支铁道大队被改编为鲁南独立支队第二大队后,对外仍称鲁南铁道大队,其中心任铁道大队队员在微山湖上务是保护华中通往延安的交通线,护送华中和山东的领导人过津浦铁路。鲁南铁道大队自承担护送任务之后,先后护送刘少奇、萧华、朱原鲁南交通线津浦铁路厳沙交通段(现薜城区常庄姬庄村处.)*刘少奇、陈毅奉简想曹在此过路 :.J:1乙守©我瑞、陈光、陈毅等领导人数十次、千余人跨越日伪军严密封锁的津浦铁路,均安然无恙,多次受到军区和被护送首长的表扬。
  张再新、颜耀华、郑林川、李德福等10多名干部到鲁南铁道大队任中队指导员。他们到任后,把八路军主力部队的优1943年春,鲁南铁道大队已有150余人,编为3个短枪中队和3个长枪中队。鲁南军区先后调赵宝凯、黄岱牲、刘依勤、张静波、张建中、良传统带到铁道大队里来,通过言传身教,使反战同盟的日本战友向日军据点喊话这支部队不断成长壮大,为保证各项战斗任务的顺利完成作出了贡献。1944年初,枣庄地区的抗日形势有了较大的好转。为加强对日伪军的政治斗争攻势,鲁南军区派鲁南在华日军反战同盟盟员田村伸树和小山口到鲁南铁道大队工作。他们二人原来都是侵华日军普通士兵,被俘后加入反战同盟,成为反法西斯战士。他鲁南铁道大队在姬庄与曰军谈判的地点抗H战彳时期 (1937丄945)78枣庄革命画史〉〉〉临城日伪据点们用日语写标语、印传单,对日军据点喊话,瓦解日军,提高了铁道大队对敌人的威慑力量。1945年6月,鲁南铁道大队整训结束出山,途经滕峰边山区龙山头、大官庄宿营时,突然遭到驻滕县城、临城等处日伪军2000余人的包围。政委张鸿仪为了掩护部队转移不幸中弹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牺牲。张鸿仪牺牲后,副政委郑惕接任政治委员。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枣庄一带的日军1000多人乘一辆铁甲列车于夜间开出,准备南逃徐州。铁道大队破袭铁路,包围铁甲车,迫使日军缴械投降。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鲁南铁道大队也完成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使命。1946年3月,鲁南铁道大队奉命撤销,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鲁南铁路局。鲁南铁道大队所属的3个姬庄受降时的部分铁道大队队员88长枪队和1个短枪队大部分编入鲁南军区第十九团特务第二连,少部分编入鲁南铁路局警卫连。
  鲁南解放区大举进攻,为迟滞国民党部队北上,鲁南军区于8月又调集原鲁南铁道大队部分骨干,重新组建了由国民党从1946年7月开始向南铁道大队队员欢庆胜利190余名队员组成的鲁南铁道大队,由刘金山任大队长,蒋得功任政治委员。新铁道大队仍活动于津浦铁路鲁南段及峄县南部和枣庄周围地区,配合山东野战军破袭铁路,打击国民党军,为枣庄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岀了新贡献。同年11月,因斗争形式发生变化,鲁南铁道大队番号再次奉命撤销,部队改编为鲁南军区特务团第二营。
  I/LH战彳时期(1937丄945)89枣庄革命洪振海(1910-1941),枣庄市滕州人。鲁南铁道队创始人之一.1938年3月参加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先后任班长、排长、枣庄情报站站长、鲁南铁道大队第一任大队长等职。
  1941年12月牺牲王志胜(1912-1987),枣庄市市中区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铁道大队创始人之一,历任鲁南铁道大队副大队长,峄县委武装部长,枣庄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枣庄第一届、三届常委。
  杜季伟(1911-1983), 山东省苍山县人.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鲁南铁道大队第一任政委。历任中共枣庄工委书记、中共湖区工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十二师副政委、政委和炮五师政委、济南军区炮兵副政委等职。
  刘金山(1915-1996〉,枣庄市市中区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鲁南铁道大队第二任大队长。历任鲁南铁路管理局副局长,浙江金华军分区参谋长,江苏省南通军区副司令员,苏州军分区司令员、党委书记。.文立正(1911-1945), 湖南衡山县人。鲁南铁道大队第二任政委。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运河支队政治处主任、鲁南独立支队政委、鲁南二地委委员、宣传科科长等职.1945年2月牺牲.90赵明伟(1919-2011),山东省苍山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鲁南铁道大队第四任政委。历任华野第三纵队二十二军政治部总务科长,杭州市下城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杨广立(1918-1997),枣庄市滕州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鲁南铁道大队第三任政委。历任鲁南独立支队副政委、第六十军政委、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江苏省委书记等职°198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张鸿仪(1912-1945),山东郑城县人.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鲁南铁道大队第五任政委。历任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第三大队教导员,运河支队第一大队政委,第二地委委员兼宣传部长,沛滕峰中心县委书记等职.1945年6月牺牲。郑惕(1923-2002),山东临沂市人。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鲁南铁道大队第六任政委。历任鲁南铁道大队副政委,总参谋部边防处长,公安部副参谋长,二炮副参谋长、顾问、副司令员等职.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赵永泉(1911-1943),山东枣庄人,1938年12月参加枣庄抗日情报站,1940年2月鲁南铁道大队建立时是初创队员之一,也是铁道大队早期共产党员之 —,历任短枪队分队长、中队长及副大队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1937丄945-91枣庄革命画史〉〉刘知侠(左一)与铁道大队指战员荣誉队员、小说《铁道游击队》的作者刘知侠碎験班斗《铁道游击队》外文版92原鲁南铁道大队部分老干部于1991年5月在枣庄参加《鲁南铁道大队纪实》书稿座谈会期间,故地重游图中右1是大队第四任政委赵若华(现名赵明伟),右2是短枪队指导员黄岱姓,右3是第二任大队长刘金山,右4是大队警卫队长马世田,右5是铁路工委副书记靳怀刚,右6是大队第六任政委郑惕,右7是通讯员郑君伦,右8是大队协理员赵宝凯。
  大队长刘金山(左)和政委郑惕于1946年1月在黄埠庄边的运河大堤合影原鲁南铁道大队第一任政委、济南军区炮兵副政委杜季伟(右)来枣庄故地重游时,为副大队长王志胜挥笔作画。

知识出处

枣庄革命画史

《枣庄革命画史》

枣庄,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中兴煤矿公司,在奉庄近现代革命史上有着 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旧中国,煤矿工人受尽资本家、封建把头的剥削、压迫,奋起反抗;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时期,枣庄矿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