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图书馆
枣庄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枣庄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枣庄市柳琴戏保护传承规定和措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柳琴戏》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549
颗粒名称:
枣庄市柳琴戏保护传承规定和措施
分类号:
J89
页数:
7
页码:
159-165
摘要: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探索中,枣庄市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枣庄市艺术剧院)以舞台艺术为载体。
关键词:
柳琴戏
保护传承
规定
措施
内容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探索中,枣庄市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枣庄市艺术剧院)以舞台艺术为载体,把自己对枣庄柳琴艺术的热爱倾注在戏曲舞台上,不断将灵感、经验和激情凝聚为美妙的精美戏曲瞬间,在枣庄柳琴戏的剧本创作、导演构思、表演处理、音乐设计等方面,围绕着“轻喜明爽,外朴内秀”这一原则来进行艺术生产,在适应当代审美要求的同时,努力挖掘柳琴戏原生态的载歌载舞、尾音帮腔、丁香腔的唱合、无弦乐伴奏、抹帽子表演方式等表现方式,赋予枣庄柳琴戏独特地方特色,以满足人民群众的艺术欣赏需求。
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制定保护传承规划。
1、静态保护。
(1)全面开展普査工作,基本摸清了枣庄柳琴戏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班社、班主、源流及价值等业态状况。
(2)因部分传统剧目和唱腔曲牌瀕临失传,我们正在着力进行采取补救措施,将普査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并对传统剧目音像资料进行录制和抢救。
(3)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加强了对枣庄柳琴戏的音乐、唱腔、板式、舞台角色的本体等基础性研究,进一步将研究成果编纂出版。2013年11月,已经编辑出版了《柳琴情韵、枣庄柳琴戏精品剧目及经典唱腔集》。《柳琴戏花腔探究》被列为2014年省级重点课题。
2、动态保护。
(1)重点整理加工优秀柳琴戏剧目,通过排练演出,不断提髙柳琴戏专业演艺水平。
(2)创新柳琴戏专业剧团运行机制,加强演职员队伍建设,促进艺术生产。
(3)充分发挥传承人及部分老艺人的作用,着力培养新生力童,力求解决新形势下柳琴戏的传承难题。
积极创造保护条件努力完善传承措施。
(1)努力寻求解决保护经费拮据、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柳琴戏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问题。
(2)建立有专家指导,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枣庄柳琴戏艺术保护领导小组,并以枣庄市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为责任保护单位。
(3)把枣庄柳琴戏保护传承工作纳入到枣庄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实施规划当中。
(4)努力克服资金瓶颈,采取财政拨付和自筹相结合的办法,积极筹措保护传承经费。
(5)加强横向联合,不断向市内外、省内外有先进经验的兄弟团体取经和学习,有计划、有目标的完善保护措施并着手制定长远规划。
(6)建立柳琴戏博物馆,不但可以全面系统地展示柳琴戏的源起发展、保护传承过程,而且可以大大加强保护传承力度,同时进行艺术档案正规化建设,还可以将柳琴戏的保护传承工作进一步纳入地方文化经济发展大格局,有机融入文化旅游发展。
制定规划实施目标建立保护传承机制。
(1)从文化战略上“定向”,发展蓝图中“定位”,工作决策时“定项”,领导班子内“定人”,干部职责上“定责”,资金投入上“定额”,进行一系列制度建设和机制探索。
(2)中老年演员、年轻演员、专家学者步调一致,互动互补,互助互学。
(3)继承发展,协调发展,持续保护。
(4)扶持传承人和业余剧团,点面结合。
(5)注重品牌效应与日常演出相结合,让演出与创作协调统一,让艺术创作与生活实践形成对接。
(6)力求建立一套相对完善并有成效的柳琴戏艺术生产与市场营销运营机制。
(7)参照全国戏曲动态,立足“拉魂腔”发展大格局,主动与市内外、省内外柳琴戏、淮海戏、泗州戏兄弟院团加强横向联系,取长补短,携手共进,以求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谋戏曲艺术发展事业。
知识出处
《枣庄柳琴戏》
出版者:朱庆
枣庄柳琴戏详细的讲述了:枣庄柳琴戏源流、枣庄柳琴戏的艺术魅力、建国后枣庄柳琴戏的发展、新时期枣庄柳琴戏的保护与传承等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机构
枣庄市柳琴戏保护传承...
相关机构
泗州戏兄弟院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