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西王母与东王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472
颗粒名称: 七、西王母与东王公
分类号: I207.73
页数: 2
页码: 357-358
摘要: 西王母和东王公是枣庄地区汉画像石中的主要题材之一,西汉时期的汉画像石中尚未发现东王公踪影。东汉初期,由于阴阳五行思潮泛滥,在仙道理论体系中,仅有西王母代表女仙之宗居于西方昆仑显然不行,还得创造代表男仙之宗的尊神居于东方,这样才符合当时流行的阴阳学说。于是便创造了男仙之宗东王公形象,让他居住在东方蓬莱仙境。
关键词: 西王母 东王公 神话传说

内容

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人物,在汉代几乎是唯一的神仙主宰。由于神仙家和早期道家合流,西王母升格为仙道信仰中的尊神。在汉画像石中,西王母的地位极为崇高,头戴胜杖,衣着俨然贵妇,或凭几而坐,或处于盘龙尊位上。枣庄汉画像石表现西王母的图像多达百余幅,涉及各种场面,尤以昆仑悬圃仙境图像占大多数。这种图像是在仙道思想盛行、西王母信仰逐渐蔓延的条件下产生的,与当时人们梦寐登仙度世、长生不死的迷信观念有关。山亭区桑树镇西户口村出土的汉画像石,在主神旁边刻有“田王母”榜题,“田”是“西”的误刻,确知这类神异形象就是尊神西王母。
  西王母和东王公是枣庄地区汉画像石中的主要题材之一,西汉时期的汉画像石中尚未发现东王公踪影。东汉初期,由于阴阳五行思潮泛滥,在仙道理论体系中,仅有西王母代表女仙之宗居于西方昆仑显然不行,还得创造代表男仙之宗的尊神居于东方,这样才符合当时流行的阴阳学说。于是便创造了男仙之宗东王公形象,让他居住在东方蓬莱仙境。由于仙道理论逐步完善,所以自东汉中期以后,东王公形象日益增多,日渐丰满。在东汉中晚期的墓葬、祠堂画像上,常出现东王公居东、西王母处西的固定格式。例如滕州市官桥镇后掌大村东汉晚期单室墓葬画像,画面左侧西王母头戴胜杖,肩生羽翼,端坐于巍峨悬圃台,台左侧有人面鸟身人物、羽人;台右侧有玉兔捣药,还有蜚廉、金乌和九尾狐;画面右侧为东王公,头戴山字冠,肩生羽翼,端坐于青气为廓、紫气为城的仙境中。二者之间饰以氤氲云气,由羽人引导一辆五龙驾驶的华盖云车。云车前面蟾蜍充当御者,车内乘坐穆天子。主车上方还有仙人骑龙、仙人乘三蛇云车的奇异场面。萦绕的云气中伴有仙鹤、鸟身仙人、人面蛇身神人以及各种神兽,游仙队列浩浩荡荡,乘云驾雾向昆仑仙山驰奔。
  枣庄汉画像石中大量西王母题材的产生,与当时民间流行的仙道信仰息息相关,这种崇道求仙思想与统治者提倡并推行的儒家正统思想存在很大反差。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由于无缘博取功名利禄,便将美好愿望寄托于来世。人们不再梦寐生时升天登仙,而是渴望在死后度世,步人西王母或东王公仙境。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