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枣庄绅商生活方式与心态的转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374
颗粒名称: 一、枣庄绅商生活方式与心态的转变
分类号: C912.6;F718
页数: 2
页码: 237-238
摘要: 有的士绅,在地方上既有影响力也有话语权,用传统的是非标准衡量,属于德高望重之人。但是,这些人对某些根深蒂固的价值体系顽固而盲从,甚至誓死桿卫。他们认为中兴公司来枣庄开矿是破了老祖宗坟地的风水,带领百姓抵制。
关键词: 绅商 生活方式 心态

内容

16世纪中叶,随着工商经济的发展,市场对煤炭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枣庄一带的乡绅发现煤炭行业有利可图,便开矿采煤。到清朝乾嘉年间,枣庄的煤炭外销已成规模,一口中型煤井所获的利润,相当于上千亩土地的收人。在巨大的利润面前,往日斯文谦让的士绅们,为了争夺矿权,经常撕掉面纱,对簿公堂。“峄县八大家”中的崔、王两家,因争夺窑井,经常打斗。山西商人智太祥和程有仁,在清朝嘉庆和光绪年间先后来到枣庄,与当地富户合伙开窑,大获成功。他们在枣庄南头兴建了山西会馆,并塑有刘、关、张金像,招待晋商时提醒同乡要同心抱团发展。道光年间,金家由济南迁至枣庄,与人合伙开设窑井,几年后成为拥有煤窑8座、商业作坊I3家、土地超过千亩的枣庄著名豪绅。到19世纪初,枣庄已有采煤工人数千人,煤炭通过运河船只畅销南北各地。窑主们获得了巨额利润,家财万贯,但生活方式单一,基本上还是土财主做派。中兴公司到枣庄开矿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现代化采煤设备的引进,不仅提高了生产率,增加了市场竞争力,而且提高了安全系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管理人员工资高,待遇优厚,住小洋楼,有电灯电话,矿里大院一年四季有绿草红花。他们下班之后,坐洋车,进舞场,高质量的生活令人羡慕。即便是下井工人,精神状态也明显超过小煤窑的工人。绅商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一是坚决抵制。有的士绅,在地方上既有影响力也有话语权,用传统的是非标准衡量,属于德高望重之人。但是,这些人对某些根深蒂固的价值体系顽固而盲从,甚至誓死桿卫。他们认为中兴公司来枣庄开矿是破了老祖宗坟地的风水,带领百姓抵制。崔姓地主不仅反对在峄县境内开矿,而且抵制修筑台枣铁路,使筑路工程一度停工。因为开办煤矿是发展民族现代工业的历史趋势,而且背后有强大的军政势力支持,抵制只能以失败告终。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