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里诗心张素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356
颗粒名称: 三、万里诗心张素含
分类号: I03
页数: 2
页码: 223-224
摘要: 张素含,字霜三,峄县左庄人,生活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尽管他博学多才,却没能步人仕途,只好躬身笔耕,聊以自娱。
关键词: 诗人 张素含

内容

张素含,字霜三,峄县左庄人,生活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尽管他博学多才,却没能步人仕途,只好躬身笔耕,聊以自娱。道光四年(1824),其族弟张聘三从隆昌县任所派人来接他人蜀,为诸子侄执教。张素含在鬓霜之年,长途跋涉,从峄县出发,经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渑池、潼关、渭南、临潼、西安、咸阳、马嵬、岐山、宝鸡、五丁关、广元、剑门关、绵阳、成都,到达隆昌。在这3个月的4700里行程中,张素含写了3万字札记、137首诗,结集为《蜀程纪略》。这些诗作,写景、抒情与咏史相结合,“严谨工整,气势雄浑,深得少陵要旨”,“想象奇特,豪情奔放,颇具太白遗风” 。
  诗人从峄县人蜀所经之地,是历史上发生过许多重要事件的地方。名山大川,英雄美人,摇荡着诗人的心灵。诗人不辞劳顿,以史家之笔,感物驰怀,把漫漫旅程变成了抒发历史情感的壮游。这一路,诗人写了淮海踏雪、中州渡河、秦关揽月、蜀道翻天、巴江晚棹、天府春波、夜郎殊俗。借古人之遗迹,泄胸中之块垒,吟出了一首首气象万千的诗篇。当年,刘邦在河南荥阳差点被俘,幸亏纪信冒充刘邦,才突围而出。纪信因此被项羽烧死,而刘邦对纪信的牺牲似乎并不看重。诗人想起这段往事,写到:“走刘误项拼身焚,围解荥阳第一勋。功狗功人都记忆,如何忘却纪将军?”路过项王祠,诗人吟道:“百战威名一战输,鸿沟割去始长吁。江心帝子魂何在?帐底美人泪已无。社稷终难成鼎足,英雄只合赠头颅。茫茫汉水仍东去,寥落荒祠涧树枯。”写白莲教起义被镇压后的剑州:“鹃声咽断夕阳残,马上停鞭不忍看。离乱白杨新战骨,模糊焦土旧兵坛。穴穿石壁人烟冷,血渍山腰草未干。太息绵江江下水,涛声犹带弩声寒。”这首诗与杜甫写安史之乱的诗作相比毫不逊色。诗人在经过四川广元的时候,赞叹了当年的益昌县令何易于。《新唐书》载,何易于任益昌令,刺史崔朴要乘船游览嘉陵江,征用民夫拉纤。上船时,发现拉纤的是何易于。何县令说,现在正值农忙,民间抽不出劳动力,只有当县令的闲着没事,可以使用。崔朴听了,十分羞愧,立即离开益昌。诗人赞叹:“廉吏冰清碑有泪,巴江风静水无波。”张素含一路写来,没有刻意成分。他自称:“频年笔耒,不值一钱;万里舌耕,真堪大笑。怀云找而觅句,非关定远封侯;指蜀道而扬鞭,敢云王尊叱驭。……聊吟短句,用遣闲愁。”正因为如此,他的诗作才远远超过那些金榜题名者的文字。诗人的艺术感觉敏锐,在一个名为“大木戌”的地方,写出“扑面尘沙纷似雨,射人山月冷于霜”。《太华》的前四句:“雨霁关门四扇开,迎人岳色自西来。芙蓉近日花常紫,落雁摩天羽欲回。”《广元道中》颔联:“马足踏残葱岭月,吟鞭敲碎蜀天云。”从这些诗句中,足以见出诗人的炼字工夫和艺术表现力。
  泇运河的开凿,是台儿庄的重要事件,不仅使一个普通的村庄发展为运河城市,各地客商和船民云集台儿庄,共同创造了台儿庄特色的运河文化。运河文化以兼容并蓄为特点,使山西、京津、江南、闽南、岭南的文化元素在此落地生根,形成了经商、从文、尚武的风气,使沉寂落寞千年的鲁南文化再度崛起,也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中催生了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为后来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营造了精神氛围。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素含
相关人物